小孩子總是會忍不住哭鬧,讓聞者心煩,撫養者煩躁。
我想起來我小時候也是這樣,父母們會想方設法的讓我閉嘴安靜,哄騙、關小黑屋、放豬圈、掌掴等等方式,好像都是治标不治本,還是會哭鬧,至于我為什麼會哭鬧,我也不知道,小時候的記憶,唯一能記得最多的就是從小和父母聚少離多。
長大後,我也一直對這個問題很好奇,因為總是能碰到鄰居家的小孩一天到晚都在哭鬧。租房時也會遇見室友養的寵物,時不時地犬吠、喵叫。
自己總是會受到這些嘈雜的聲音的影響,一邊在煩躁,一邊又在試圖安慰自己學會包容,畢竟自己小時候也愛這樣又哭又鬧,但心中難免不了有一種疑惑,他們為什麼會這麼鬧騰,或者說曾經的“我”,為何也會和他們一樣?
我在讨厭他們的同時,就像是在否定小時候的自己……
那一年,我姐帶着她的孩子來城裡玩,那次的偶然,好像讓我隐隐約約知道了那個疑惑的答案了,但是我當時的注意力并沒有在這上面……
因為,剛一見這個小侄女,我就知道這是個愛鬧騰的主兒。
果不其然,那天我隻想安靜地一個人在自己房間裡打遊戲,但是我在玩,她不知何時跑了進來,在一旁看得也想動動手指。
我讓她安靜,她說她也想玩。
“乖,聽話!待會兒給你買糖!”我承諾道。
但這方法對她貌似不起作用,她時不時的在屏幕上亂動手指,嚴重影響到了我的操作。
我不由道:“走,我們先出去給你買糖!”
她随即很驚喜道:“好!”
我先起身做了個離開的動作,她也跟着我一起,離開了房間的大門,等她走出了大門,我突然一個閃身折返回房間裡,立馬關上房門,随即反鎖大門,一氣呵成。
心想着,這下終于可算是清淨了!
她可能沒料到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吧,回過神來,一邊大罵着:“大騙子,開門!” 一邊拍打着房門,一聲比一聲大。
剛解決一個麻煩,又引來一個更大的麻煩,我隻能沖門外喊道:“姐!快來管管她!”
不多時,門外傳來哭鬧聲,我姐拽着她離開了,但是哭鬧聲始終沒有停止,上一秒剛安靜一會兒,下一秒又開始了,整得我打遊戲的心情也沒有了。
第二天依舊,時不時的就會聽見門外的哭鬧聲,甚至到了晚上都不安生一會兒,就沒有安靜的時候。
我姐在一旁也是,又是打、又是哄,看得我就好像在親曆小時候的那個愛鬧騰的自己,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這次我忍不住了,放下了準備用來打遊戲的iPad,走出房門,直面恐懼,問這個鬧騰的小侄女:“這次我們不玩遊戲了,來玩其他遊戲吧,你要玩什麼?”
“我要玩躲貓貓!”
“好!”
就陪着她從下午一直玩到晚上,期間故意不下心被她發現幾次,又故意裝作找不到她的樣子。
與以往幾天不同的是,這天伴随更多的是歡聲笑語、乖巧,而不是一邊鬧騰、一邊哭泣。
玩累了,那晚她很聽媽媽的話,早早就睡覺了,沒有再鬧騰。
比起連哄帶騙,和嚴厲處罰的方式讓一個人如何安靜、不鬧騰,用陪伴和對方一起玩耍,似乎更能使對方快樂的釋放自我,更容易安靜下來。
這不就是你一直疑惑着的那個問題的答案嗎?
當時,我也好像意識到了什麼,可惜我的注意力沒在這上面,而是想的明天他們就走了,終于能一個人安靜的打遊戲了……
回到現在,我們似乎總是無法意識到自己,總在以成人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小孩子的問題。
人一旦經曆了成年生活的社會磨砺,就會意識到:人一旦成年,就不能再回歸到年少稚拙時的自己來處理任何問題了。
而養育生命的意義,或許就是再讓你回歸到年少時的自己,喚醒你年幼時的記憶,來體驗小孩子之間的樂趣,用小孩子之間的規則來看待問題。
生命從弱小幼嫩時的懵懂無知,再到茁壯成長,變成能獨當一面的人,而随着年齡的老去,又會回歸到最初誕生時的弱小無助。如此,形成一種生命的循環。
而聽到的那些寵物的叫聲,何嘗不是一種養育與陪伴和一起玩耍的需要?
隻是,人類和這些寵物的成長方式卻有所不同。
人的壽命和出生時代的不同,注定會使得父輩一代的人要先行離去,他們隻能從最初對這些孩子的呵護照料,到還沒有迎來自己最終的離開之前,還要能教會這些長大的孩子學會自立成長。
而這些寵物的宿命,一生卻隻能被定格在一個固定的房間或籠子裡才能成長,一生能夠活動的地方可能不足幾十平米。
主人每每離去,它們會忍不住哀嚎,主人回來時,它們會激動地欣喜若狂,用人類長達于它們幾倍的壽命,陪它們度過此後餘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