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齊桓公與管仲的故事?春秋時期有個很厲害的人,名叫管仲,齊桓公姜小白之所以能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正是因為有他的輔佐,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春秋戰國齊桓公與管仲的故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春秋時期有個很厲害的人,名叫管仲,齊桓公姜小白之所以能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正是因為有他的輔佐。
管仲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在于他不但政治頭腦一流,還是個商業奇才。古代商業不發達,他卻已經認識到商業對于一個國家的重大影響,将商業手段運用到了政治中,讓好幾個國家滅亡或衰微了。怎麼回事呢?請看下文。
向楚國購鹿,導緻楚國屈服于齊國齊國是姜子牙的封國,傳到姜小白這一代時,已經是疆域瀕臨大海的東方大國。姜小白野心勃勃,并不滿足于現狀,而是想稱霸諸侯,成為周天子以下的第二号人物。
在他擴大自己影響力的路途中,踢到了鐵闆:楚國。楚國也是一大強國,還不怎麼講理。50多年前楚國伐随國,随國君很無辜地說“我無罪,為什麼打我?”,楚國君悍然回答“我蠻夷!”
姜小白覺得很煩惱,動用武力吧,損失肯定很大,還不一定能打赢楚國;以理服人吧,自認蠻夷的楚國又不願聽自己的教誨。難道真要止步于此嗎?不,他不認命!
好在他有個智商卓絕的國相管仲。某天,姜小白找來管仲喝點小酒順便說說心裡話:“仲父,楚國兵強馬壯,咱們恐怕打不過。一個楚國都搞不定,以後的路可怎麼走啊!”
管仲微微一笑:“君上勿憂,so easy !”随即出了個主意,高價收購楚國特産的鹿。
姜小白雲裡霧裡,不明白管仲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咱們不是在說怎麼收拾楚國嗎?扯到買鹿是幾個意思?
但出于對管仲的一貫信任,他還是同意了這個計劃。讓人在齊楚交界的地方修築了一座小城,專門用來收鹿。當時楚國的活鹿是八萬錢一頭,姜小白派中大夫王邑帶了二千萬錢去楚國大肆搜購。
楚國從國君到平民個個歡欣雀躍,都懷疑齊國君是不是傻了,竟然肯花這麼多錢來買沒什麼大用的鹿。那還有什麼好說的?當然是抓住這個發财的機會,放下手裡活計上山捉鹿呀。
美麗的小鹿
為了進一步刺激楚國,管仲對來自楚國的官方采購人員說:“如果你能給我弄來二十頭活鹿,我就賞賜你一百斤黃金;如果弄來兩百頭,你就可以拿到千斤黃金。楚國就算不向老百姓征稅,這筆錢也夠用了。”
請注意,他所使用的黃金單位不是“兩”而是“斤”。如此土豪的作風,讓楚國君有一種被好運砸中的感覺,親自發布命令,讓國人趕緊捕捉活鹿,争取把齊國的黃金全部換過來!
在楚國為鹿瘋狂的時候,管仲悄悄派人去楚國民間收購并囤積糧食。于是,楚國雖然靠賣活鹿賺了很多錢,但最重要的物資卻流向了齊國。最要命的是,楚國君竟然沒發現這麼嚴重的問題,還在忙着賣鹿。
感覺到楚國快要無糧可收時,管仲告訴姜小白可以出兵了。因為以前沒人這麼做過,所以現代人一看即明的事情,姜小白雖然全程參與,卻還是不太明白,更不知道兵鋒指向楚國何處。
管仲告訴他,楚國百姓忙着逮鹿,誤了農時,糧食一時半會兒又種不出來,家裡存的也被我們買了,楚國無糧,必然到鄰近的國家購買,咱們封鎖邊境就行。
姜小白恍然大悟,下令封閉與楚國的邊境。果然,沒多久楚國米價暴漲,楚國君捧着一堆錢四處購糧,卻被齊國用各種方式截斷。
此時楚國君也知道上了齊國的大當,卻無力與齊國開戰,無糧哪來的兵?僵持三年,楚國元氣大傷,無奈地屈服于齊國,承認齊國的霸主地位。
而在這三年中,逃往齊國的楚國難民達到本國人口的十分之四,楚國還拿什麼和齊國鬥?再不屈服,國人都跑光了。
管仲兵不血刃,就弄垮了楚國的民生經濟。
管仲和他的好朋友鮑叔牙
向衡山國購買兵器,導緻衡山國滅類似的手段,管仲還用于衡山國。衡山很小,但這個國家的兵器鑄造得好,有“衡山利劍,天下無雙”的說法,兵器好,就代表着戰鬥力強,姜小白擔心出征會造成極大的損失。
管仲還是很淡然,微笑道:“别擔心。咱們去衡山高價收購兵器吧,燕、代兩國視您為學習的榜樣,會跟着您一起買,而秦、趙兩國以為您有什麼陰謀,會跟您相争,其他國家也會聞風而動。這樣一來,衡山的兵器将漲價十倍以上,到那時,咱們的機會就來了。”
衡山兵器漲價了,關我們什麼事?姜小白默默的吞下了這個疑問,他怕問出來顯得自己智商欠費。至于事情,當然是按管仲說的去做。
進擊的姜小白
一切都按照管仲設想的那樣發展,各國争相購買衡山兵器。這簡直成了一種風尚,哪國要是不去買上一批,在諸侯間都擡不起頭來。
需求方遠遠大于供貨方,兵器供不應求,價格一漲再漲,最後竟然漲到了二十倍。衡山國君和當初的楚國君一樣,無比高興,命令百姓放棄農業轉而打鐵。
這個時候,管仲開始購糧了。這次他不是去衡山國,而是去趙國,趙國的糧價每石十五錢,他卻開出每石五十錢的高價,各國聞之,紛紛主動上門賣糧,包括衡山國。
各國由此發了一筆橫财,正開心時,齊國突然封閉關卡、停止收購糧食和衡山國兵器。衡山國君有點慌,少了一個大主顧,定然影響本國的收入。
但很快,他就不是慌了,而是絕望。因為齊國出兵攻打衡山了,衡山國君完全不知道怎麼辦。打仗要糧,以前存貯的糧食都賣給齊國了,其他國家也差不多,他有錢都買不到;打仗還要兵器,可打出來的兵器早已賣給諸國,現打肯定來不及。
也就是說,經濟和軍事上,衡山國都沒有還手的能力。下場比楚國慘多了,楚國至少還存在,衡山直接被齊國吞并了。
網絡配圖
向魯國購買缟布,導緻魯國不得不簽下尊從齊國的條約管仲對付魯國的手段,雖然也是從商業入手,卻比前兩次更高明。
齊國出産的白色絹布被稱為“齊纨”,魯國出産的類似織物則稱為“魯缟”,本來齊國的官員都用齊纨做衣服,但有一天,管仲忽然說魯缟更好,命令全國大小官員的衣料改用魯缟。
官員們都很不滿,支持本國經濟有錯嗎?為什麼要把錢花到國外?再說了,多少年都用齊纨,早習慣了,就算你是國相,也不能強迫大家用什麼料子吧?
但管仲還真能。因為國君姜小白看出了一點門道,全力支持管仲的決定。
管仲和齊桓公
其實,魯國對齊國一開始是防備的,都知道齊國愛出幺蛾子。但是,本國數年來積攢了那麼多魯缟,不賣出去留着在倉庫積灰嗎?越賣價越高,掙來的小錢錢太過美麗,魯國君有點把持不住,遂命令全國放棄農業生産,大織缟布。
一年之後,管仲表示魯缟看久了也不好,還是用回咱們的齊纨吧。當然了,這一年中管仲并沒有忘記自己的常規操作,同樣派人去魯國購糧,購買的力度雖然沒有前兩次那麼大,也能達成目的。
這下魯國君傻眼了,雙方又沒有合約,屬于自由貿易,齊國沒有義務一定收購魯缟。那麼,織出來的魯缟怎麼辦?行,可以慢慢消化。但是,這一年來被耽擱的農業怎麼辦?國中已無糧怎麼辦?
姜小白不失時機的站出來,說我們齊國人都很講道理,隻要魯國成為齊國的附庸,簽下這份尊從齊國的條約,承認本人的霸主地位,齊國就幫你解決糧食問題,白給是不可能的,價格可以低一點。
魯國君沒有更好的選擇,隻好從了。這就是“齊纨魯缟”的故事。
網絡配圖
【結語】
就這樣,管仲通過商業手段颠覆了衡山國,讓楚國、魯國都依附于齊國,推着姜小白一步步走向霸主之位。這種計謀看似簡單,其實不容易。想要實施得解決兩個主要問題。
第一是錢,如果齊國沒這麼多錢,前期投入跟不上,這三個國家不會中計;第二是勢,和錢财比起來,這一點才是最難的,如果沒有商業方面的天賦,造不出這麼浩大的聲勢,三位國君不一定會被想像中的巨大利益沖昏大腦。
而最關鍵的則在于糧食。無論原始的農耕社會還是現代社會,糧食都是一個國家的命脈所在,一旦被别的國家掌握,這個國家基本就失去自主權了。管仲這是透過表面現象,看到了最本質的東西,軍事力量很重要,經濟發展也很重要,但如果沒有糧食,一切都是虛的。
所以,他用盡辦法,掌握了目标國的糧食。
這些事例也證明了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天上不會掉餡餅,如果掉了,大概率有毒。
參考資料:《管子》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