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養殖泥鳅技術

養殖泥鳅技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5 03:11:38

養殖泥鳅技術?養殖環境養殖場應選擇光照良好,溫暖通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周圍無污染源的場所建造養殖池,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養殖泥鳅技術?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養殖泥鳅技術(養殖泥鳅技術方法)1

養殖泥鳅技術

養殖環境

養殖場應選擇光照良好,溫暖通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周圍無污染源的場所建造養殖池。

養殖池采用水泥池、土池均可,單池面積1-5畝,不宜過大,東西走向,便于池塘采光,池塘深1米左右,每個池塘要有單獨的進出水口,進出水口要用鐵絲網或20目左右的尼龍篩絹圍住,以免泥鳅逃逸。

若用水泥池養殖泥鳅,新建水泥池塘在進水前一定要浸泡1個月以上或進行脫堿處理,池塘底部要鋪有15~20厘米的壤土;土池土質以壤土為佳,滲水嚴重的區域要進行防滲處理,防滲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防滲布防滲,防滲布上層鋪20厘米左右的壤土;另一種方法是池底用三合土夯實。養殖水源:要求水質清新,水量充足,周圍沒有污染源。水源水質應符合GB-11607的規定。

泥鳅種選擇和放養

泥鳅腸壁薄、腸管直,血管分布多,除用鰓呼吸外也能用腸呼吸,因此,泥鳅耐低氧能力很強。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水面可放3~5厘米鳅種50~80尾,如有流水條件的可以高于常規放養密度的1~2倍。

在1個池中放養的鳅種規格最好差距不大,避免搶食拉大差距,影響商品鳅規格整齊性。泥鳅鳅種選擇以黃闆鳅為好,青鳅次之,放養苗種應選擇無病無傷、遊動活潑、體質健壯、規格整齊的苗種放養。鳅種在放養前用濃度為10PPM的高錳酸鉀溶液或3%食鹽溶液浸洗魚體10~15分鐘進行魚體消毒。

池塘管理

泥鳅活動适溫在18℃~30℃,在水溫25℃~28℃時生長最快,30℃以上即鑽入泥底或草叢中栖息。因此每年的4~10月份是泥鳅的生長旺盛期,應加強管理,這期間的管理要做到“勤”和“細”,即勤巡塘、勤管理,細心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餌料投喂

泥鳅喜夜間覓食,食性廣雜,繁殖力強,栖息于靜水的底層和有腐殖的淤泥中,養殖水域或泥中的動植物、微生物及有機碎屑等均是它的良好食料。人工飼養可投喂蛆蟲、蚯蚓、小雜魚肉、蚌肉、魚粉、畜禽下腳料等動物性飼料及麥麸、米糠、豆渣、餅粕等植物性飼料,或人工配合飼料。

人工投喂餌料按照“四定”原則,即定時、定點、定質、定量。投喂量視水質、天氣、攝食狀況而定,水溫适宜時,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溫較低時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占在池泥鳅體重的百分比:3月,1%~2%;4~6月,3%~5%;7~8月,10%~15%;9月,4%。不同水溫條件下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投喂比例:水溫低于10℃或高于30℃時,少投或不投;水溫11~20℃,植物性飼料占60%~70%,動物性飼料占30%~40%;水溫21~23℃,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各占50%;水溫24~29℃,植物性飼料占30%~40%,動物性飼料占60%~70%。

水質管理

泥鳅放養後,根據水質肥瘦情況适時追肥,培養浮遊生物,使水體始終處于活、爽的狀态。水溫達到30℃時,泥鳅會鑽入泥中避暑,易造成缺氧窒息死亡,此時要經常加注新水,以調節水溫和增加水體溶解氧含量,同時還要采取遮陽措施,可用水葫蘆、水白菜或在水面上種植竹葉菜進行遮陽。如果發現泥鳅時常遊到水面吞氣時,表明水中缺氧,應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越冬季節,加深水位提高水溫,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檢查泥鳅的活動、吃食、病害等情況,同時,觀察養殖池有無滲漏水,泥鳅有無逃逸現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殘留飼料,做好日常記錄。

把泥鳅和其他魚類一起混養,不需專門給泥鳅投喂較多餌料,隻需給其它魚類投餌。而魚類吃不完的餌料和排出的糞便即為泥鳅的食物來源。故這種養殖方式效益高,水面利用價值大,值得大力推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