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宋江的結局究竟是怎樣的?有哪些說法呢?這些說法哪個對呢?
(宋江劇照)
其一,宋江兵敗投降說。
關于宋江兵敗投降的說法,主要記載在《宋史·張叔夜傳》裡:“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踞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賊,江乃降。”這裡指的是宋江率軍攻打海州的時候,張叔夜設計打敗宋江,最後宋江投降了。
其二,宋江招安封官說。
關于宋江受招安被封官的說法,有兩個史料:一是《宣和遺事》上說的:“宋江和那三十六人,歸順宋朝,各受武功大夫诰勒,分住諸路巡檢使去也。”
二是曾當過北宋吏部尚書,靖康年間奉命出使金營,不屈而死的李若水,在他的《忠愍集》中,有一篇《捕盜偶成》的詩,裡面寫着:“去年宋江起山東,白晝橫戈犯城郭。殺人紛紛剪草如,九重聞之慘不樂。大書黃紙飛敕來,三十六人同拜爵。獰卒肥骖意氣驕,士女骈觀猶驚谔。”
這兩個史料說明,宋江在投降宋朝,受招安後,被封官拜爵。《宣和遺事》甚至說,宋江拜的是“武功大夫”。
(征方臘)
其三,招安投降并征讨方臘說。
這個說法,也有好幾個史料有記載:一是南宋高宗年間的學者徐夢莘在《三朝北盟會編》中記載:“宣和二年,方臘反睦州……以貫為江浙宣撫使,領劉延慶、劉光世、辛企宗、宋江等軍二十餘萬讨之。”也就是說,宋江作為童貫的副将,前往征讨方臘。在同樣一本書裡,他還有關于宋江參與擒獲方臘的記載。
二是另一個南宋學者李埴在《十朝綱要》中記載:“宣和元年十二月,诏招撫山東盜宋江……宣和三年二月庚辰,宋江犯淮陽軍,又犯京東、河北路,入楚州界。知州張叔夜招撫之,江出降……六月辛醜,辛興宗、宋江破賊上苑洞。”這個話,按照順序就是首先皇帝下诏招撫宋江,接着張叔夜招撫,宋江投降,接着,宋江參與了攻打方臘的行動。
三是南宋學者楊仲良《續資治通鑒長編紀事本末》中也記載了宋江參與了征讨方臘的事情。
其四,宋江受招安又反叛說。
這種說法,依據是1939年出土的宋将折可存的墓志銘中的記載:“方臘之叛……公遂兼率三将兵……臘賊就擒,遷武節大夫。班師過國門,奉禦筆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繼獲,遷武功大夫。”
這個記載說明,折可存先參與擒拿方臘。拿下方臘以後,再參與擒拿過宋江。可惜的是沒有記載時間。不過,上面幾個史料記載的時間是,宋江于宣和三年二月被招降,方臘于宣和三年六月被擒拿。方臘被擒,是在招撫宋江之後。因此隻有一種可能,就是宋江投降以後,又再次落草為寇,接着被折可存剿滅。
但似乎又有些不合适,因為如果宋江是降而複反的話,折可存的墓志銘中似乎不應該稱宋江為“草寇”。
(招安朝廷,圖取其意)
其五,宋江戰敗被殺說。
這主要是海州一代,一直流傳着一個傳說,也就是張叔夜打敗宋江後,把他及其部将殺害,葬于白虎山中。
以上史料中,還有一個疑點,就是宋江受招安後,是不是參與了征讨方臘的行動?一是宋江二月受招安,宋朝早就在征讨方臘了,而且方臘是六月被擒拿,宋江似乎在時間上不合适。二是宋江就算投降,也隻是個武功大夫,其實是很小的官,不會擔任童貫的副手。
有鑒于此,日本學者宮崎市定認為,史料上記載的宋江,可能有兩個,一個是草寇宋江,一個是大将宋江,不是同一人。
看來,關于宋江的結局之謎,還需要再能找到更詳實的史料加以鑒别。
(參考資料:《宋史》《三朝北盟會編》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