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周遜 腎病科主任醫師
“發物”不能吃,在腎病朋友中已經傳得太久了。可是真正了解發物的,或許很少很少,或者說對“發物”的理解是片面的或不全面的,或許咱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筆者發現,純西醫的朋友對發物一概否定,而純中醫的朋友卻迷信得又走火入魔。其實,這兩種情況都是不可取的。為什麼會這麼說?一概否定不可取,因為有的“發物”确實會誘發某種疾病;迷信更是要不得,因為不同的“發物”對應不同的疾病,而不是所有患病朋友都不能吃所謂的“發物”。
那麼,“發物”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今天就讓腎為先詳細道來。
1.何為“發物”?
發物是指富于營養或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誘發某些疾病(尤其是舊病宿疾)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在通常情況下,發物也是食物,适量食用對大多數人不會産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适,隻是對某些特殊體質以及與其相關的某些疾病才會誘使發病。
2.咱老百姓知道的“發物”有哪些?
從中醫角度,按照發物性能分為六大類:
一為發熱之物,如薤、姜、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等;
二為發風之物,如蝦、鵝、蟹、雞蛋、椿芽等;
三是發濕熱之物,如饴糖、糯米、豬肉等;
四是發冷積之物,如西瓜、柿、梨等各種生冷之品;
五是發動血之物,如海椒、胡椒等;
六是發滞氣之物,如羊肉、蓮子、芡實等;
從西醫角度,是否可引起過敏性疾病等:
發物中如雞、蛋類、豬頭肉、魚、蝦、蟹類、牛羊肉等對人體而言為異體蛋白,這種異體蛋白就可構成過敏源而導緻特殊人群的發病。因為作為過敏源,它們本身就含組織胺,而組織胺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擴張、充血、血漿滲出、水腫、腺體分泌亢進及嗜酸性白細胞增高等,從而導緻了機體變态反應,即過敏反應,誘發過敏性疾病,如出現紅斑、丘疹、水疱、發熱、腹痛、尿血等等。
對有嚴重過敏體質的病人,甚至對大米、小麥、玉米及某些水果等都可産生過敏反應。而酒、蔥、蒜等可通過酒精或揮發刺激物質直接引起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速,使原有的皮膚病病情加重或病情遷延。
3.“發物”怎會導緻舊病複發或加重病情?
①動物性食品中可能含有某些激素,會促使人體内的某些機能亢進或代謝紊亂。如糖皮質類固醇激素超過生理劑量時可以誘發感染擴散、潰瘍出血、癫痫發作等,引起舊病複發。
②某些食物所含的異體蛋白成為過敏源,引起變态反應性疾病複發。如海魚蝦蟹往往引起皮膚過敏者荨麻疹、濕疹、神經性皮炎、膿疱瘡、牛皮癬等頑固性皮膚病的發作。豆腐乳有時也會引起哮喘病複發。
③一些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如酒類、蔥蒜等辛辣刺激性食品對炎性感染病竈,極易引起炎症擴散。這就是中醫所說熱證實證忌吃辛辣刺激性發物的道理。
4.咱們腎病朋友有哪些“發物”不能吃?
咱們腎病朋友面對老百姓傳得神乎其神的那些“發物”,不能全部認同,也不能充耳不聞,而應該用科學的眼光看待它。比如,從中醫治病角度來看,先了解一下自己的體質特征。也許給自己體質辨識有點難,但應該大概了解一下自己是陰虛體質還是陽虛體質(熱性或寒性),再進一步看是否有“濕(寒濕或濕熱)”或“氣滞”等病證。再比如,從西醫角度看,自己是否是過敏體質,是否有高鉀風險,是否有痛風或高尿酸血症等。
對自己的病情與體質狀況了解了,也就知道哪些食物适合自己,哪些食物不适合自己,那些不适合自己的食物才算是“發物”,也許别的人不适合的食物是他們的“發物”卻适合自己食用,對于自己而言可以食用就不是“發物”。
5.不适合腎病朋友的那些"發物",能舉例說明嗎?
說了這麼些,也許小夥伴們還不能直觀理解,下面還是給腎病朋友舉例說明吧。
①正在服用大劑量激素(激素為“陽烈之品”)及怕熱的腎病朋友,體質多為陰虛火旺,原則上少吃“發熱之物”,如花椒、羊肉等;
②特别怕冷及胃寒的腎病朋友,最好少吃“發冷積之物”,如西瓜、柿、梨等;
③舌苔厚膩大便粘的腎病朋友,少吃“發濕熱之物”,如饴糖、糯米、龍眼肉等;
④有痛風病史的腎病朋友,應該忌食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内髒、葷湯等;
⑤過敏性紫癜性腎炎朋友,應該避免食用高度可疑的過敏食物。每一位過敏性紫癜性腎炎朋友的過敏源都可能不一樣,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的“異體蛋白”(如雞、蛋類、豬頭肉、魚、蝦、蟹類、牛羊肉等)都不能吃,隻有高度懷疑的那些異體蛋白才有可能是你的“發物”,其它的都能吃。
⑥有高鉀血症風險的腎病朋友尤其是腎衰竭患者,含鉀高的食物就可認為是“發物”,如冬棗、香蕉、土豆及菌菇等盡量少吃或不吃。
⑦腎病合并血壓增高或出現明顯水腫患者,高鹽食物就是“發物”,因為它可以引起血壓升高及腎病加重,所以這些朋友應低鹽飲食。
⑧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來說,甜的或含糖量高的食物就是“發物”,因為吃多了這些食物可導緻血糖升高病情加重,所以糖尿病腎病患者應該少吃。
⑨等等。
6.總結一下
“發物”隻是老百姓的說法,從中醫理論來說也是相對的概念,而對于西醫理論來說,根本沒有“發物”這一說。其實,對咱們身體來說,沒有發不發的食物,隻适合不适合的食物。隻要不傷身、不傷腎、幹淨衛生,都是健康的食物。
文章來源于《腎為先》微信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