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隊田徑運動員在你面前經過,恐怕在他們當中你會很容易地就把練投擲項目的人認出來,因為一般投擲運動員個子較高,塊頭挺大。為什麼投擲運動員個較高、塊頭大呢?這是因為投擲的器械重量是一定的,如果人的質量(體重)越大,投擲起來就越容易、越有利,特别是鉛球、鍊球等器械本身較重的項目。很明顯,兩個推7.26公斤鉛球的人,一個瘦小,一個高壯,肯定後者能推得遠些。
但這隻是問題的一方面,是不是任何時候所有投擲項目都絕對如此呢?事實證明并不完全這樣,我們時常可以看到投擲比賽時兩個運動員身體條件差不多,力氣大小也相仿,但是一個成績很好,一個則差許多。在擲标槍、投手榴彈比賽中,有的力氣大的人,有時反而不如力氣小的投得遠。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投擲得遠近,力量僅僅是基本的因素之一,除了力量大小之外,還有個投擲方法,技術動作問題,這同樣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各項投擲運動需用時間都很短,有的隻需要幾秒鐘就結束了,所以實效性要強,必須在很短的時間裡,發揮出最大的力量(也就是“爆發式”用力),使器械獲得最大的初速度,才能投得較遠。
有的人力量并不小,但投擲方法不對頭,技術不熟練,因而不能在很短的時間裡動員肌肉快速收縮,表現不出全部的最大力量;或者是由于沒有掌握正确合理的技術,也就限制了肌肉協調用力,或相互牽制、抵消,或隻動員局部肌肉參加,或半途停頓中斷,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有勁使不上”。這樣的人和一個力量相差不多而技術較好的人相比,或者和一個力量雖差些但技術很熟練的人相比,顯然他就不如人家投得遠了!
另外,再看看鉛球和鍊球的重量雖然相同,但因一個是推擲,一個是掄擲,隻因投擲方法不同,兩者成績竟相差幾十米遠。即或一個項目,一種器械,原地投和帶助跑的投(包括滑步、旋轉)也因為投擲技術不同,而成績相差甚遠:鍊球20-25米,标槍16-22米,鐵餅6-10米,鉛球1.5-
2.5米,這些數字表明,技術性越強的投擲項目,相差的就越多。還有,一個人原地投和帶助跑投的成績相差的越大,說明他的完整投擲技術越好;相差越小,則說明他的投擲技術還差些。
由此可見,要想取得良好的成績,除了需要發展力量等身體素質之外,正确掌握和不斷改進投擲技術,使它日趨完善和熟練也是十分重要的。
當你坐在看台上觀看田徑比賽時,看到田徑場上有幾個象張開的紙折扇一樣的場地,那就是鍊球、鉛球、鐵餅的投擲區。雖然它們的投擲圈大小不一樣,可是那個扇形的投擲區的角度卻都是45°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