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績,三國時吳人也。官至太守①,精于②天文、曆法。績年六,于九江見袁術。術令人出橘食之。績懷三枚,臨行拜辭③術,而橘墜地。術笑曰:“陸郎作客而懷橘,何為耶?”績跪對④曰:“是⑤橘甘⑥,欲懷而遺⑦母。”術曰:“陸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術奇之,後常稱說。
注釋陸績,他是三國時期的吳國人。他的官職到了太守,對天文和曆法很精通。陸績六歲時,在九江拜見袁術。袁術讓人給他吃橘子。陸績把三個橘子藏在懷裡,臨走時,陸績向袁術長拜告别,懷裡的橘子掉在了地上。袁術笑着說:"陸績你來别人家做客,懷裡怎麼還藏着橘子呢?"陸績跪在地上,回答道:"這橘子很甜,我想要留給母親吃。"袁術說:"陸績這麼小就知道孝敬,長大後一定會成才。"袁術認為陸績與衆不同,後來經常跟别人稱贊他。
《三國志·吳志·陸績傳》
文言知識
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句諺語叫"養兒防老,積谷防饑",家長撫養子女,除了希望子女成才外,還希望年老時有所依靠。陸績六歲就知道要把甘甜的橘子留給母親吃,在他幼小的心靈裡已埋下"孝"的種子,所以受到稱贊。關心父母,愛護父母直至贍養父母,既是小輩的責任與義務,也是一種高尚的道德。這種道德觀要從小就開始培養。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本号“我愛文言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