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有人說,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裝傻。有人覺得,大智若愚是做人的一種高度。從心理學方向分析這兩種說法可以發現,它們潛藏着同一種心态:自以為是。
中國社會語境中的“裝傻”本質在中文社會環境和語境裡,向來都鼓勵人們裝傻,且認為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至于為什麼不認可實事求是,不去求真務實,一方面與社會文化傳統相關,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它包含着的人生處世哲學,非常宏大,不可執着于一面。
雖然社會環境總是鼓勵人們“看破不說破”,但卻沒有抛棄真相,而是換一種方式去應對現實。在中國人的語境寓意裡,“裝傻”是有隐性前提的,即明白事理,知曉全局。
裝傻,并非真傻,而是明白事理,知曉全局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真正目的來自我暴露,有所言行。這,一直都是大家公認的聰明人做法。
回溯起來,我們有這種思維模式和心态,多半源自儒家含蓄、中庸、内斂的文化教養。
在儒家教義中,君子敦厚、儒雅、溫良恭儉讓。雖然也講究敬孤獨而慎幽微,但總體而言,中國人在任何社交場合,都希望看到舉止得體,儒雅睿智、老謀深算者的沉潭氣象,而非張揚肆意者的膚淺、苟且、自以為是。
從文化浸潤和習俗傳統來說,知而不露,敏于行而慎于言,才是讓大家都舒心和佩服的做人方式和形象氣度。
因為這種内斂含蓄,非常符合東方文化中的敦厚、溫婉的傳統;正如中國的太極八卦,陰陽有别又互為映襯,讓人醒悟到其機敏的同時,又覺得深不可測。
所以,在儒家這種内斂含蓄影響下,我們養成了行為上諸事退讓的思維習慣,習得了即使明白真相也刻意“裝傻”的生存策略;更對與之相近的“大智若愚”頗為敬仰,認為那是自己終生都難以企及的智慧高度。
顯然,裝傻這一處世策略非常有好處。好處在于面對事實,大家你知我知,心照不宣;彼此之間彬彬有禮,各自完全脫離實際的虛禮,謙遜井然。
與此同時,裝傻的壞處也非常明顯:裝着裝着,自己就真形成了傻子做派。即為了符合情境,而做出了反智商的愚蠢舉止。
美國行為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在觀察人們的情緒和行為聯系時,發現了一個“表現”原理。他認為,人們做出相應的行為,就會獲得相應的情緒感受。
譬如叼着鉛筆練習微笑,練習者明顯比不笑時更能感受到愉悅感。顯然,在詹姆斯看來,行為會影響認知,并改變人原有的認知,進而改變人的思想。
無獨有偶,回溯傳統智慧,也表達過類似看法:團隊建設時,團建教練告訴大家,如果面帶微笑,我們的内心會更容易感到快樂。相反,如果經常皺着眉頭,心情也不太愉快。
此外,在近期發表于《實驗心理學》“Experimental Psychology”上的一篇研究,更是揭示了表情動作,可以影響人們情緒和認知的事實。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Fernando Marmolejo-Ramos博士是南澳大利亞大學的一名人類和人工認知專家。他認為:
“當你的肌肉說自己很高興時,你将更有可能以積極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而在研究中我們發現,當一個人強行進行微笑練習時,它會刺激到杏仁核-----大腦的情感中心,并釋放出神經遞質,進而促進情緒上的積極狀态。這一發現對維護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發。那就是,如果人們可以欺騙大腦,将外在刺激視為“快樂”的話,那麼我們将可以利用這種機制來促進自身的心理健康。”
此處引用心理學研究理論的意義在于,長久以來,我們都自以為是地揣着明白裝糊塗,自以為這樣是應對現實最好的策略,是自己聰明的表現。
但其實,長遠看來,明知真相并非如此卻要裝傻融入大衆認知的行為和僞裝,對自己并沒有實質性的好處,反而會讓自己真正變傻。
因為,在你以違背事實本身的狀态去做事和表達自我時,你會真正陷入到虛假中;久而久之,人就廢了。也就是說,最初人都還是能夠明白真實現狀的,但因為你的内心決策讓你裝傻,于是你便展開行動,開始做傻事,從而真正陷入到虛假之中,并變成假的一部分。
換句話說,你陷入到了羊群效應裡。大家都這麼做,雖然我看到了真相但是迫于無奈我也這麼做,結果,所有人都落入到了造假者的圈套内。
最終得利的,隻可能是那個知道真相卻以虛假圈套蒙蔽大衆的少部分群體。
最近基金集體暴跌,就是一個非常顯著的例子。
所以,回過頭來反觀一下國人長久以來推崇的“裝傻”,以及自以為高度智慧的“大智如愚”,給我們自己和這個社會帶來了哪些好處呢?帶來了習慣性直面真實的求真思維了嗎?
帶來了敢于探讨事實真相的社會風氣,以及對科學、自然、事實進行大膽探索的務實精神了嗎?似乎沒有,幾乎少有。
裝傻和大智若愚這種處世策略和境界,通行于中國人情社會近千年的最大價值,就是讓多數人學會了虛以委蛇,學會了習慣性避開真相,習慣了走向虛僞和凡事都走過場。
站在更為廣闊的角度去看待“裝傻”這一處世策略時,我們會發現,那些說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裝傻的人境界的确太小了。其如此認定的出發點,無非是保養自己以及自身利益。
是為了避開自己無法抗衡的權勢和要害,進而把自己放在最合适的位置和時機上,以謀求個人利益最大化。
升鬥小民要生存,民間智慧就出來了。裝傻就是一種生存智慧,無可厚非的同時,也非常悲哀。因為它生長出來的土壤裡,沒有“求真務實”、“實事求是”、“開拓創新”的營養。
小民要生存要過得好,這樣做無可厚非。但設若一個大公司、一個大企業乃至一個國家也這樣不實事求是地裝傻,那麼前途堪憂,民族未來堪憂。
看看國際上一些被當權者謀取私利而搞垮的國家你就會知道:不從實際出發,隻顧眼前虛假繁榮的下場是有多麼慘烈。
相對于裝傻,認為大智若愚才是人生智慧高度的人,在心智上還是有所差别的。因為畢竟先講究要有大智慧,然後要像愚鈍的人一樣,謙遜低調地活着。這是做人的品性和道德境界的體現,更是為人處世态度和方式上的選擇。
老子曾說,大道至簡;蘇格拉底也說過:人啊,你要認識你自己,要認識到自己的無知。
老蘇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隻有人的學問豐厚到了一定程度,才會知曉自然宇宙的奧秘是無窮無盡的,且學海無涯,自己所學所知不過滄海一粟,一羽鴻毛罷了,非謙遜低調,不足以成大器。
顯然,認為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裝傻,是一種典型的中國式市儈思維;何妨把目标定位為大智若愚?
先讓自己在求真務實的基礎上,智慧博學起來;然後,負手天下,笑而不語。
- The End -
作者 | 湯靡達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1]Tartakovsky, M. (2018). 6 Ways to Become More Independent, Less Codependent.
[2]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第一心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