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四十不惑之年,我懂得了與自己和解,頓時覺得心裡的重擔輕了很多,莫名的愧疚和煩惱少了又少。
正如前些天讀梁漱溟先生的書《這個世界會好嗎》,文中所述:“人類面臨有三大問題,順序錯不得。 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問題,接下來要解決人和人之間的問題,最後一定要解決人和自己内心之間的問題。”
生命是一條單行道,每個人遲早都要面對死亡,于是會不安,焦慮,懷疑,悲觀,恐懼。人到中年,我們真的會不經意間問自己:我從何而來,要到哪裡去?人生的意義在哪裡?
懂得了與身體和解
首先,我承認,40歲了,臨近步入中年,體力,精神的确都不如年輕時候的自己了。自己深深地知道,我已經不是那個大學中的徹夜苦讀書,職場中的熬夜寫方案,第二天一杯速溶咖啡又能續航24小時的我了。
每天按時吃早餐,
每天10點前隻喝一小杯咖啡,
晚上11點準時睡覺,
不再喝碳酸飲料,
不再聚會喝大酒,
不再吃過多的甜食,
盡量不在外邊吃飯...
因為,我明白了,40歲隻是人生的一半。後邊的日子,無論貧窮與富有,無論順風還是逆勢,一個好的身體,才是真正人生的基礎。
懂得了與成長和解
40歲了,拼搏的心猶在,拼搏的力卻不足,并不是停止了腳步,而是更深度的思考,更效率地前行。職場拼搏了近20年,認識了一些人,經曆了一些事,工作過一些公司。可能對于成功,不是那種雞血般的迫切,隻是對于步步為營更加執着。更加理性的看待成長,更加真實的感受進步。
遇到誤解不再據理力争
遇到表揚不再沾沾自喜
遇到困境不再唉聲歎氣
遇到迷茫不再自暴自棄
遇到不公不再辯解反駁
遇到停滞不再急功近利
因為,我明白了,職場不是講人情,講道理的地方。強者自強,愚人自愚。
懂得了與家人和解
40歲,正在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自古就有家和萬事興的名言。想想以前年少時,對父母長輩的無理抱怨,曾經抱怨為何别的同學有電腦,我沒有。結婚後,對于太太的置之不理,希望結婚後主理家務,賢惠顧家。當爹後,對于孩子的苛刻要求,總是期望孩子能夠學業有成,未來飛黃騰達。現在想想,自己就是一個笑話...
有時間多去父母那裡看看,如果真的遠,至少視頻通過電話。
有時間多幫太太做做家務,一起做飯,一起刷劇,一起喝茶。
有時間多聽孩子的人生觀,一起陪伴,一起閱讀,一起玩耍。
懂得了與内心和解
40歲,不惑之年。要懂得,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大人物,哪有那麼多大事件。95%的人都是普通人,95%的事都是日常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花才是日常的生活。承認自己是普通人,普通人過着普通人的日子,延續着普通人的幸福,這真的不好嗎?
認知自己隻是個普通人,沒有什麼特别天賦。
認識自己也是不完美的,缺點藏着并沒有用。
認清自己也有企及不到的,能力隻是人的一部分。
認準自己也有膽怯懦弱,有時活在别人嘴裡的世界。
*個人承認,缺少文字天賦,寫作能力有限,表達方式膚淺,本文隻是想到哪說哪。
石鍋子(16年HR工作經曆)
願做一個普通讀書人,一個有靈魂有趣的HR...
非常感謝您的關注、點贊、轉發。
#我要上 頭條# #人生微語# #人到中年,什麼是最重要# #自己# #生活日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