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和氏璧的來曆與故事

和氏璧的來曆與故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30 14:15:16

和氏璧的來曆與故事(拉長石的故事戰國時期的和氏璧)1

來自馬達加斯加的冷光拉長石

和氏璧的來曆與故事(拉長石的故事戰國時期的和氏璧)2

拉長石,達到寶石級者半透明,在某個特殊方向呈現藍、綠、橙、紅色或其它顔色變彩。轉動拉長石,從不同的方位觀察可見到豔麗的色彩。具變彩的拉長石,亦稱為“光譜石。據中國礦物學界的學者多年研究認為,戰國時期名揚天下、價值連城的“和氏璧”,可能就屬于寶石級拉長石的制品。中國湖北省的地質工作者曾在神農架地區發現了拉長石,當地地貌特征與古文獻記載相吻合,佐証了和氏璧的礦物成分是拉長石。

《完璧歸趙》(插圖)

秦王一聽:「有瑕玭?快指給我看!」蔺相如從秦王手中把璧玉接過來以後,馬上向後退了好幾步,背靠着大柱子,瞪着秦王大聲說:「這塊璧玉根本沒有瑕玼,是我看到大王拿了寶玉以後,根本就沒有把十五個城池給趙國的意思。所以我說了個謊話把璧玉騙回來,如果大王要強迫我交出璧玉的話,我就把楚和氏璧和我自己的頭,一起去撞柱子,砸個粉碎。」蔺相如說完,就擺出一付要撞柱的樣子。秦昭王害怕蔺相如真的會把璧玉撞破,連忙笑着說:「你先别生氣,來人呀!去把地圖拿過來,劃出十五個城池給趙國。現在你可以放心把璧玉給我了吧!」

蔺相如知道秦王無心以城換璧,就騙秦王說:「這塊和氏璧,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稀世珍寶,趙王在交給我送到秦國來之前,曾經沐浴齋戒了五天,所以大王在接取的時候,也同樣應該齋戒五天,然後舉行交換大禮,以示慎重呀!」。秦王為了得到璧玉,隻得按照蔺相如所說的去做。蔺相如趁着秦王齋戒沐浴的這五天内,叫親信将那塊璧玉從小路送回趙國。

到了舉行典禮那一天,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說:「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大王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 」秦王沒有辦法,隻得客客氣氣地把蔺相如送回趙國。(見《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

和氏璧的來曆與故事(拉長石的故事戰國時期的和氏璧)3

但是事隔六十多年以後,趙國還是被強大的秦國吞併,「和氏璧」也就落到秦王嬴政的手裡。後來秦王統一中國,自稱「始皇帝」。

和氏璧變成秦朝國玺的故事

傳說秦始皇命玉工将宰相李斯書寫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鳥蟲形篆字凋刻在和氏璧上,作皇帝的玉印。這樣,和氏璧就成了秦朝的「國玺」。

和氏璧的來曆與故事(拉長石的故事戰國時期的和氏璧)4

玉玺

漢朝傳國玺的故事

秦始皇死後,趙高利用和氏璧篡權。劉邦率兵攻入鹹陽時,秦王子嬰殺死趙高,把璧獻給劉邦。劉邦建立漢朝,并把璧作為漢朝的國印,從他起,要将玉玺一代一代傳下去。從此和氏璧成為「傳國玺」。劉邦之後,傳了九代皇帝。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當時因小皇帝劉嬰年幼,傳國玺由皇太後代管。王莽讓弟弟到長樂宮去要玉玺,皇太後氣憤地把傳國玺使勁摔到地上,罵道:得到這塊亡國玺,看你兄弟有什麽好下場!傳國玺被摔缺了一角,後來王莽用黃金鑲補,但無濟于事,還是留下了缺痕。

東漢末年,奸臣董卓擅權作亂。天下豪強合兵讨伐董卓。孫堅率兵駐紮于洛陽城南宮殿中,見一口井内閃現五色光,便命士兵點火把下井打撈,不想卻撈出一具婦人屍首,項下帶一錦囊,打開一看,内有朱紅小匣,用金鎖鎖着。啟開小匣,裡面有一玉玺,上有篆文八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玺旁缺一角。此玺即為「傳國玺」。

和氏璧的來曆與故事(拉長石的故事戰國時期的和氏璧)5

傳國玺失蹤事件

傳國玺又傳經了三國時期的曹操、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等。後來據說後唐末帝李從珂在洛陽被困時,帶着傳國玺登上玄武樓自焚, 傳國玺也從此下落不明;也有人說,傳國玺是在南北朝永嘉年間戰亂中失蹤的。傳國玺究竟是什麽時候失傳的?是怎麽失傳的?流落到哪裡去了?千百年來衆說紛纭。

參考資料 :

關于「和氏璧」的記載,最早見于《韓非子.和氏篇》:

春秋時,楚人卞和得璞于荊山,奉獻楚厲王。厲王以為石,刖其左足。武王即位,和複獻之,王以為诳,刖其右足。

後文王即位,和抱璞泣于荊山,淚盡而繼之以血。王見狀,使人問其故。和答曰:「臣非悲刖。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為诳,所以悲也!」王命匠剖之,果得寶玉,名為「和氏之璧」。因感其忠,憫其刑,封和為零陽侯,和辭而不就……

「和氏璧」産生的時間和地點:

1、時間:春秋時期楚厲王至楚文王,即西元前757至西元前677年約80年之間。

2、地點:楚國的荊山,即今湖北南漳縣。《漢書· 孔安國傳》:「北據荊山,南及衡山之陽。相傳卞和得璞于楚荊山,即此。」宋《太寰宇記》雲:「卞和得璞于楚荊山,即此;頂上有池,并有石室,相傳雲是卞和宅。」 清《一統志》謂:「下有抱玉岩,即卞得玉處。」《中國名勝詞典》:湖北南漳縣城西約75 公裡的荊山南麓,峰巒峻秀,松柏蔥郁,洞窟幽奧,溪泉萦回;有岩高百仞,壁削如屏,曰「玉印岩」,相傳卞和得璞于此,故名。岩下有天然石室,高6丈,闊5 丈,深四丈,内供卞和像;室右壁有方形石穴,傳為卞和取玉舊迹;岩上有石洞,可容200馀人;洞頂有池,周40馀步,旁有卞和廟,傳為卞和住宅舊址。

問題之一:卞和怎樣找到玉?

遠古時代人們開採玉料的方式主要是在玉礦脈露頭處敲擊剝離礦石或撿拾已風化剝落的玉料。

問題之二:卞和如何識得玉璞?

玉璞是指從原生玉礦上剝落的玉料,由于長期風吹日曬雨淋,外表形成了較厚的風化層,與一般石料很難區别。

和氏璧的來曆與故事(拉長石的故事戰國時期的和氏璧)6

問題之三:和氏璧是什麽樣的?

1、美玉的通稱。楚文王獲此美玉後捨不得凋琢成器,而是将它奉為玉寶而珍藏。《韓非子》:王命匠剖之,果得寶玉,名為「和氏之璧」。

2、精美的玉璧。璧是一種圓形扁平狀的玉器,中央有一個圓孔。春秋戰國時期是使用玉璧最繁盛的階段,玉璧表面凋琢了豐富的紋飾。

解開謎團

1. 和氏璧其實是拉長石

傳國玺和氏璧究竟是什麽奇寶呢?據地質學家考證,和氏璧是産生于荊山地區的一種寶石性質的拉長石.這種拉長石,當把它轉動一定的方向,就出現碧綠和潔白的閃光.它不經琢磨,往往難以發現那種閃光,這也是和氏璧難被人識的原因。

拉長石是矽酸鹽長石族斜長石亞族中中基性斜長石中的一種。晶體形态常呈闆狀或闆柱狀,一般為白色,玻璃光澤,在解理面上沿一定方向有時可見到美麗的藍綠、紫紅、金黃等色調的暈色,硬度6-6.5,比重2.55-2.76。

由于拉長石在某個方向上可以閃現出像太陽光譜的七彩而得名為「光譜石」,這隻是一種特殊的光學效應,偏離這個方向時就難以觀察到。

2. 傳國玺實際上與和氏璧無關

傳說中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一方以和氏璧為材質,以鳥蟲篆書體刻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字迹的玉玺成為君權至極的憑信。2000多年來,這枚小小的玉玺背後是無數血雨腥風,它失而複得,得而複失,關于傳國玺的故事從未窮盡。而這些撲朔迷離、莫衷一是的傳說使傳國玺成為中國曆史上重大謎桉。然而故宮博物院專家認為,傳國玺從漢獻帝時就已消失,它的流傳不過是人們追求皇權的一種寄託。

傳國玺為何與和氏璧聯繫在一起

和氏璧的來曆與故事(拉長石的故事戰國時期的和氏璧)7

春秋戰國時代玉璧

專家郭福祥告訴記者,傳國玺一名最早出現于《漢書》,當時稱之為「漢傳國玺」。但《漢書》中傳達給人們的有關傳國玺的資訊卻少之又少,隻是提到「秦王子嬰降于轵道,奉上始皇玺。及高祖誅項籍,即天子位,因禦服其玺,世世傳受,号曰漢傳國玺」。對于傳國玺有幾方?什麽材質?内容是什麽?何種書體?鈕制如何等具體情況都未作交代。于是後世有關傳國玺的推測想像便紛纭而出,但在有關傳國玺的故事中,和氏璧使它變得更加神奇。傳說秦王嬴政在西元前222年滅掉趙國,獲取和氏璧。翌年,他建起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并用和氏璧製成禦玺。

和氏璧的來曆與故事(拉長石的故事戰國時期的和氏璧)8

傳國玺的彷製品

在郭福祥看來,傳國玺是用和氏璧製造的說法源于漢代崔浩(桉: 崔浩應是北魏時代的人)。唐代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首次提到「崔浩雲:『李斯磨和氏璧作之,漢諸帝世傳服之,謂傳國玺』」。郭福祥指出,此說的問題是玉璧是指中間有圓孔的玉石,所以玉璧一般都不是太厚,要用其製成印玺,即使是方寸大小,恐怕也比較困難。而且張守節是唐代的人,他在書中引用的又是崔浩的話,而崔浩說的又是離自己200(桉: 應是600)多年前的秦代的事,這之間難免會有錯誤和遺漏。

在秦代,金屬冶煉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再加上玉石凋刻容易破碎,所以大部分印章為青銅鑄造,但秦始皇的印玺則以玉為原料。《獨斷》記載:「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玺,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但即使是以玉為材質,秦始皇也有另一種選擇,那就是藍田玉。西漢劉向所撰《世本》關于傳國玉玺的記載說:「魯昭公始作玺,秦兼六國稱皇帝,始取藍田之玉製玺」。由于藍田玉在秦代已經有名,而且産地距離秦的都城鹹陽很近,因此,秦始皇、李斯、玉工孫壽都沒有理由捨近求遠。至于後世要将和氏璧與傳國玺聯繫在一起,主要是為了給傳國玺披上神奇的色彩。

3. 傳國玺的印文為何棄統一的小篆不用而用蟲鳥篆?

郭福祥指出,不但傳國玺的質地有争議,關于傳國玺的印文究竟是什麽,早期的文獻同樣語焉不詳。漢代史家雖一再提及傳國玺,但卻沒有一人說到玺文的内容。張守節《史記正義》引用《吳書》中的記載:「玺方四寸,上句,交五龍,文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但也沒有交待依據何在,以緻後來又有「昊天之命皇帝壽昌」、「受天之命皇帝壽昌」等說。

關于玺文所用的字體,多數文獻說是蟲鳥體。所謂蟲鳥體,即大篆的變形,形似蟲鳥。衆所周知,秦始皇統一六國即統一了文字、度量衡和币制,在統一文字方面,他命李斯創小篆,至此,秦國統一用小篆。因此,秦始皇是否在國玺上採用蟲鳥篆是值得商榷的,按照正常的統治者思維,在皇權标志的國玺上,他不會棄統一的文字小篆而用蟲鳥篆的。

另外,史書記載傳國玺的鈕制為五蛟龍,其實這也不符合曆史事實,現今出土的秦漢印章鈕制均罕見蛟龍。在故宮博物院中,秦始皇另有六方常用的印章,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俗稱乘輿六玺。每玺钤用的範圍均有規定,譬如賞賜諸侯王時用「皇帝行玺」;發兵、召大臣時用「皇帝信玺」;向外國發送文書時用「天子行玺」。這些印章都是白玉質地,螭虎鈕。按照漢制,皇帝、皇後、太後等所用印寶鈕制為螭虎紐,然後丞相、列侯以下為龜鈕、穿鼻、環鈕等等。隻有到了隋唐以後,才漸漸地採用龍形鈕。

4. 誰推動了傳國玺神話的流傳

郭福祥說,上述種種疑團,困擾着人們,也使傳國玺由一枚普通的印章變成皇權神授的象徵。漢以後的曆朝統治者都稱自己有傳國玺,并且都對外宣稱是秦始皇的原印,并為它的來曆編造了許多荒誕不經的傳說。

宋代鹹陽一名叫段義的農民在村裡蓋房子,挖地時發現了一枚古玉印,第二年他把這枚印獻給了宋哲宗。宋哲宗認為這是難得的祥瑞,于是在大慶殿舉行了隆重的接受儀式,成為宋代的盛典。

遼國滅了後晉得到了一枚傳國玺,遼聖宗特意做了一首《傳國玺》詩:「一時製美寶,千載助興王。子孫皆慎守,世業當永昌」。更加有趣的是,遼興宗在六月的殿試時,所出的考題竟是「有傳國寶者為正統賦」。以傳國玺命題,可見遼代皇帝對傳國玺的重視程度。傳說金兵南侵時,又将玉玺掠走,後歸入元朝廷。明滅元時,蒙古部落将玺攜至漠北。自此「傳國玺」不知所終。  郭福祥指出,事實上,這些朝代得到的傳國玺都不是真正的秦玺。因為,傳國玺在董卓進京時已被漢獻帝遺失,當時,曹丕逼迫漢獻帝禅位,強令曹皇後交出傳國玺,但由于拿不出,隻好重新刻了一枚應付了事。但後世朝代之所以沒有一人對傳國玺的真假提出懷疑,還是為了皇權的穩固,對于象徵皇帝身份的傳國玺,隻有甯可信其真,不可信其假。

郭福祥認為,傳國玺不是憑空捏造的,起碼在漢獻帝以前是存在的。那時秦始皇在六玺之外确實刻過一枚玺,但那隻不過是普通的吉語玺,随身佩戴以趨吉避邪,不具有權力象徵的意義。此玺被漢高祖得到後,之所以受到曆代皇帝的推崇,被尊為傳國玺,與漢代符命、谶緯學說的發展有密切關係。後來所謂傳國玺的故事,不過是為了給傳國玺披上神秘的外衣,以證明皇權神授的思想。

5. 清代紫砂陶赝品被放入普通庫房,傳國玺神秘光環日漸褪色

郭福祥指出,曆史上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相信傳國玺的神話。明清兩代雖也有進獻傳國玺的事情,但這個時期上至皇帝本人,下至臣子百姓都對其真實性提出了挑戰。對于傳國玺,清代統治者認為「君人者,在德不在寶,寶雖重,一器耳」。

清代皇帝曾獲得兩枚傳國玺,其中一枚在乾隆以前曾放在交泰殿正中,與禦玺放在一起。乾隆仔細鑒定後将這枚傳國玺從交泰殿中剔除了。另一枚傳國玺是乾隆三年,疏通寶應河時,民工在河底挖到的。當時主管河道疏通的大臣高斌在送給乾隆帝的奏摺上,極力誇大傳國玺複出的意義。但乾隆帝心裡卻十分清楚,他認為這隻不過是「好事者彷刻所為」,于是将其貯之别殿。乾隆還說出了自己對傳國玺的看法「即使尚存,政(秦王政)、斯(李斯)之物,何得與本朝傳玺同貯?亦未當」。

郭福祥告訴記者,這枚傳國玺現存于故宮博物院。過去一直認為是玉質,但經過郭福祥仔細鑒定後發現這枚玺内外材質不一樣。内部為紫砂陶,外塗花色釉燒制而成,玺文是上釉前刻好的,由于色澤黝黑,很少有人發現其材質上的破綻。

傳國玺作為中國曆史上衆多謎桉之一,已經困擾了人們2000 多年,作為皇權神授的象徵符号,這枚小小的印章背後,隐含着人們對權力的追求。

和氏璧的來曆與故事(拉長石的故事戰國時期的和氏璧)9

拉長石是一種很有意思的石頭,它最吸引人的一點即在于它的變彩。

和氏璧的來曆與故事(拉長石的故事戰國時期的和氏璧)10

乍一看,黑呼呼的。可當你換一個角度再看。它竟然變得五光十色、色彩斑斓。

和氏璧的來曆與故事(拉長石的故事戰國時期的和氏璧)11

拉長石吊墜

和氏璧的來曆與故事(拉長石的故事戰國時期的和氏璧)12

文玩麻辣燙——好玩的文玩資訊,有用的文玩保養與收藏小知識。

圖片:部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