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世界之謎科普

世界之謎科普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6 19:35: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世界之謎科普(破解亞長之謎)1

殷墟54号大墓是一座在考古界聲名顯赫卻被大衆忽視的古墓。

不久前該墓出土的牛尊上了央視的《國家寶藏》,很多觀衆才驚呼:原來這是一座有故事的大墓呀!的确,在殷墟考古人眼裡,亞長墓,也即54号大墓,是可與婦好墓進行比較的、具有重要價值的寶藏,這裡出土的青銅器、玉器在殷墟博物館裡一直擺放在重要的位置。

20年前參與考古發掘的何毓靈寫了本《亞長之謎》,原原本本介紹了當年曲折的考古故事以及考古人破譯出的墓主人的人生。

這是一座險遭盜掘的大墓。2000年12月,為配合花園莊基本建設,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安陽工作隊進行考古調查,發現了一座商代墓葬。因天寒地凍,考古隊決定等春天土地解凍時申報發掘。但沒過兩日,參與殷墟多項考古發掘的安陽本地老技師何建功發現,墓葬周邊疑似有盜墓賊活動。大家意識到事态嚴重,當晚便安排專人看護,并決定立即開始考古。

考古過程中,大大小小的盜洞、盜溝密布,讓大家的心情起起伏伏,一度以為大墓已慘遭毒手。但越往下挖,盜洞越少,整齊的夯土建築,整齊的墓口,顯示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墓葬。

直至2001年1月23日将最後一批文物運輸至庫房,40天過去了。當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和燦爛耀眼的煙花環繞在回家路上時,他們才意識到那一天是舊曆的除夕。

相比枯燥的考古簡報,從書中可以了解到更為詳細、生動的真實考古過程——墓内一椁一棺都已腐朽,與填土及墓主人、随葬品壓在一起,剝離起來很考驗人。椁壁闆在四角處采用榫卯方式結合,棺蓋髹紅漆,花紋精美,以夔龍紋和魚紋為主,棺蓋的四周飾有金箔——這幾乎是殷墟墓葬發現金箔最多的地方了。青銅禮器主要放在棺椁之間,鼎全部放在北端,方尊、方斝、方彜、觚、爵等多放南端。青銅兵器大部分放在椁内棺外的東西兩側……考古人員第一時間給每件文物貼好标簽,注明編号、名稱、質地、保存狀況、出土位置、與其他器物的組合關系以及器物表面有哪些附屬物,相當于發了張身份證。

搶救性考古後是長達4年多的整理、修複、研究。這本書暗暗緻敬了安陽工作站的“技師天團”。牛尊剛出土時,腹部、四肢已碎成多塊,甚至有部分缺失,通體鏽蝕,擠壓導緻多處變形,經“最強修複師”王浩義尋找殘塊、校正變形、複制缺損、焊接修複、做舊等一道道複雜工序,才有了今天完整的模樣。

殷墟考古一直都有最先進的理念與最強的科技考古團隊:荊志淳教授最早建議用近紅外光譜儀對玉器的制作工藝進行檢測分析;清華博士劉煜用變頻X射線探傷機對青銅器進行掃描,了解青銅器内部構造和損傷程度,還意外找到了銘文;植物考古學家趙志軍發現陶罍中有殘留的梅子果羹,銅簋内有烹饪的谷物,還有當時流行的用來防腐的花椒,揭示了古人生活的秘密。

考古學追求透物見人。大墓的主人是誰?身居何職?因何而死?并非所有的問題都能有答案。但何毓靈他們是幸運的。54号大墓出土的青銅器中,131件上有銘文。出土的7件青銅钺(殷墟墓葬中出土青銅钺最多)中,6件鑄有“亞長”字樣。專家認為,“亞長”就是墓主人的身份标簽。“亞”指帶兵打仗的武官,“長”是墓主人的家族姓氏。墓主人是一位來自“長”族、帶兵打仗的将軍。可以推測,他的身份極為顯赫,其軍事權力甚至不亞于武丁的王後婦好。

做體質人類學分析的王明輝從殘存的頭骨、四肢骨等分析出墓主人約35歲左右,身體共有7處創傷,6處集中于身體左側,多為刀斧類銳器砍傷。可以想象,戰鬥中,亞長右側先受傷,又将身體左側暴露給了敵人,被蜂擁而上的敵人一頓亂砍而喪命。

商王為他舉行了盛大的葬禮,還特意葬在宮殿的附近。考古人将墓葬面積、殉人殉牲數量、随葬青銅禮器與玉器數量等多種指标與其他墓葬對比分析可知,亞長的等級僅次于著名的女将軍婦好。

何毓靈坦言,聽說他在殷墟做考古,别人總會問他,你家肯定有很多文物吧?考古與盜墓沒啥區别吧?國家花那麼多錢考古有啥用啊?“以前,對這些質問我們總是一笑了之,但現在意識到,我們有義務傳播正确的考古學常識,比如寫一寫自己經曆的考古故事。”

他說,他最想寫的故事是《商王的一天》。我們期待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