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次華山論劍誰厲害? 無論你是否了解金庸,或者不管你是否讀過金庸的小說,但華山論劍這個詞,你一定聽說過,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最後一次華山論劍誰厲害?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無論你是否了解金庸,或者不管你是否讀過金庸的小說,但華山論劍這個詞,你一定聽說過。
華山論劍是金庸創造出來的一個高端精英的聚會,是江湖上絕頂高手間相互切磋武功的頂級盛事。這個詞,現在已經走進千家萬戶,已經成了一種代名詞,任何組織或單位,舉辦活動或論壇,都常常冠以“華山論劍”之名來進行宣傳和造勢。可見,華山論劍,給當時的江湖,以及給我們現在的現實世界,都帶來了多麼大的影響。
那麼,在金庸的小說中,華山論劍一共舉辦了幾期呢?
答案是:三期。
這是在《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中的情節。三次華山論劍貫穿這兩部小說,影響三代武林中人。
第一次華山論劍,發生在《射雕英雄傳》的前期。書中沒有正面描寫,隻通過親曆者的回憶來從中捕捉當時的情形。
參與比試者,一共有五人,分别為王重陽、黃藥師、歐陽鋒、洪七公和段智興。另有旁觀者數人,包括王重陽的弟子及其他個别人物。
第二次華山論劍,發生在《射雕英雄傳》時期,書中有明确的描寫,參與者有洪七公、黃藥師、歐陽鋒、郭靖、黃蓉。而此時,段智興已出家為僧,成為一燈大師。一燈大師和裘千仞、老頑童周伯通雖然出上得華山,但僅僅是露了一面便走了,沒有參與比武。
第三次華山論劍,發生在《神雕俠侶》時期。這時,楊康的兒子楊過已經長大,且武功大成,所以也參與其中。
這時的參與者都包括:一燈大師、黃藥師、周伯通、郭靖、楊過,同行的人還包括黃蓉、小龍女、瑛姑、郭襄等人。這次論劍,沒有比武。
三次華山論劍,間隔的時間也不盡相同。第二次和第一次間隔25年,第三次和第二次間隔約35年左右。
但我們無論是讀原著,還是看影視劇,都會有一種感覺,就是三次華山論劍,論精彩程度,一次不如一次。論影響,也一次不如一次。感覺越來越雞肋,越來越沒意思,越來越隻具形式而缺内容了。
這又是為什麼呢?
二、三次華山論劍,應該說,屬第一次華山論劍最為精彩。
第一次時,幾個武林高手是為了一部《九陰真經》而相互比武,武功高者可以獲得這部武學奇書。
參與比賽的那五人,也确是五位不世出的高人,各有絕技,差距不大。在那華山絕頂,相互間比鬥了七天七夜,最終還是全真教王重陽技壓旁人,奪得武功天下第一的名頭。而那部《九陰真經》,也歸其所有。
那次比武,除王重陽外,其餘四人都感覺略有遺憾,因為自己的武功還未達到更高境界,比如當時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尚未完全純熟,黃藥師于武功一道也未開創出更厲害的招式,雖然于當時武林中他們已然遠超衆人,但于他們本身而言,總覺假以時日,完全能把本事再進行明顯提高。
而事實也是如此,二十多年後,他們四人的确比第一次論劍時,強出許多。洪七公降龍十八掌陽剛第一,打狗棒法天下無敵,黃藥師碧海潮生曲及落英劍法等精彩絕綸,歐陽鋒蛤蟆功更為深厚,又新創靈蛇杖法招招狠毒,一燈大師一陽指配上先天功,内力深厚綿綿不絕。多年過去,四人本事均有大幅提高,遠非過去所能比。
除去直接動手比試外,第一次華山論劍時,各人還多次坐下來,互相評論武學之道,互相品評各人武功。這些内容,也讓五人都受益匪淺,哪怕是旁觀者,都從中領悟到不少上乘武功的精髓。這次論劍,也讓當世的五位絕頂高手有了名震江湖的名号: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既有拳腳器械,又有喝茶論道,既有争論之心,又能不失和氣。這樣的華山論劍,七天七夜下來,當然是留下無數遐想,讓後人望而興歎。
按說,王重陽死後,剩餘各人的武功也都突飛猛進,各有所成,互不服氣。第二次論劍時,應該更精彩才是。
可事實卻不然。第二次論劍,少了許多味道。
這一次,少了王重陽,少了一燈大師,多了郭靖和黃蓉。
比賽過程也很快結束。先是洪七公與歐陽鋒打了一架,歐陽鋒受洪七公一棒,受傷而去。再是黃藥師與郭靖比試,然後是洪七公與郭靖比試,都沒有分出輸赢。偏這時,瘋了的歐陽鋒再次出現,以一人之力連敗黃藥師和洪七公,奪得天下第一之名。然而他卻瘋了。這次論劍也就此結束。
第三次論劍就更是無趣,連打架都沒有。一群人上得華山,祭拜了洪七公和歐陽鋒,人到得倒是非常齊全,有一燈大師、周伯通、黃藥師、郭靖、楊過、黃蓉、小龍女等。這次非但沒有比武,連坐而論武都沒有,直接商量出了各人的名号,是為:南帝一燈、北俠郭靖、東邪黃藥師、西狂楊過、中頑童周伯通。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一次比一次沒意思了呢?
三、我覺得至少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是缺少了争搶的“寶物”。
最初時,他們是為了一本武林絕學《九陰真經》而比試。這本真經,每個人都想得到,于是,各人均不甘落後,既争真經,也争那天下第一的名号。所以,才有那七天七夜的華山論道。
《九陰真經》的确是武林至寶,得到它後,修煉武功也能得到極大提升。于是,在王重陽死後,武林中因為《九陰真經》而出了許多事故。
在第二次華山論劍前,《九陰真經》已為郭靖和周伯通所得,并且,郭靖把真經中的内容先後分享給歐陽鋒、洪七公和一燈大師,而黃藥師,原本就有真經殘本。不同的是,歐陽鋒得到的,是竄改後的真經而已。
這樣一來,幾乎人人都知道一部分真經内容,世上也再無一本完整的真經書本。二次論劍,就天然地不再有争“寶物”之心。剩下的,就隻有所謂的“天下第一”的名号而已。
這個名号,最在乎的是歐陽鋒,但他瘋了。最不在乎的是一燈大師和周伯通,所以,這兩人就沒有參加。其次是洪七公,他隻想趕緊結束,好好去吃一頓。黃藥師也許看重些,可也未必太放在心上。這就是二次論劍時的場景。所以,在黃蓉的操縱下,幾個人象征性的過過招,也就此不了了之了。
等到第三次,就更沒有什麼可争的了。《九陰真經》之事,提都沒有再提。而天下第一之名,歸了武功和名利心都最佳的周伯通,各人均無異議,連象征性的比武都省了。
第二個原因,是原本互不相幹的一群人,變成了沾親帶故的“一家人”,就沒有了比武争論的必要了。
第一次論劍時,那五絕之間,沒有什麼特别的關系存在,所以,相互間動手較量不必顧慮太多。隻是在私下,五人的關系會有所不同罷了,比如一燈大師就比較推崇洪七公,而歐陽鋒就相對孤立一些。但并不是特别的突出。
而第二次論劍時,情形就出現了很大的不同。以參與者而論,郭靖是黃藥師的女婿,又是洪七公的徒弟,黃藥師的女兒也是洪七公的徒弟。他們之間比武,會下狠手嗎?會傾盡全力嗎?當然不會,走個樣子而已。
而唯一不走樣子的,是歐陽鋒。所以,歐陽鋒成了大家的公敵。他們四個人一緻對外,直接把歐陽鋒弄得瘋瘋癫癫,生死不知。這樣的情形,在第一次論劍時,是不存在的。
等到第三次論劍,情形更是簡單。連個“不走過場”的人都沒有了,全部都是一家人。一燈大師與郭靖黃蓉互有救命之恩,周伯通與郭靖是把兄弟,楊過是郭靖的侄子,也曾受郭靖黃蓉的養育,黃藥師更不必說。所有的參與者,都是郭靖黃蓉的“派系”,請問,還需要比武麼?所以,自己把名号一分,也就結束了。
綜上所述,華山論劍為什麼成為雞肋?為什麼到了第三次之後就再無下文?為什麼越來越沒有意思?答案不言自明。
其實就是,沒有了競争,缺少了對手。人人都在走場面,人人都很和氣禮讓。這華山論劍的紅毯,不走也罷。
你覺得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