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一”前夕,荔灣區周門路岔口,一幢全透明玻璃屋吸引了路人的目光。經過改造後,彩虹街家喻戶曉的玻璃屋重新向街坊敞開大門,升級為玻璃屋黨群服務驿站。從舊房子到嶄新的驿站,新的布置,新的用途,裡面值守的依舊是親切熟悉的面孔。
前不久,彩虹街道召開玻璃屋志願服務驿站五周年座談會,5年來,在退休黨員和居民志願者的努力下,玻璃屋共幫助彩虹街老舊小區居民加裝電梯150餘部,另有20餘部準備加裝,加裝率突破70%。
随着志願服務驿站成為黨群服務驿站,玻璃屋也不斷擴展自身功能,由加裝電梯咨詢平台到為街坊提供更加多元的社區服務。以黨建引領社區共建,5年來,玻璃屋鄰裡共建的精神在彩虹街落地生根,黨群合力共同推進民情議事,将矛盾化解在家門口,提高了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百次咨詢與81面錦旗
全透明的玻璃屋真正是“屋如其名”,讓這座黨群服務驿站内的一切都暴露在公衆眼目之下。坐在屋裡的明叔和董叔不時和路過的街坊們微笑招手,見到二老坐在裡面有些街坊主動走進屋來寒暄。“感謝你們,今年我們樓終于用上電梯了,為這事情跑了5年多得你們的幫助。”曾姨感激地說,接孫女下學時路過這裡,小朋友遠遠就喊道:“新房子好漂亮啊!”
在彩虹街轄區玻璃屋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存在。2017年5月,彩虹街黨工委在周門街設立了全市首個街道舊樓宇加裝電梯黨員志願者服務站(俗稱“玻璃屋”),2020年1月,彩虹街玻璃屋黨支部成立,搭建起聯合政府、企業和志願者的舊樓宇加裝電梯“一站式”服務平台,推動舊樓宇加裝電梯民生實事落地生根。
明叔和董叔是玻璃屋黨支部的退休黨員,從2017年起,兩位老人就是本樓加裝電梯的牽頭人,當時,彩虹街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還是少數,居民們普遍對加裝電梯流程、費用、政策等不甚明了。在玻璃屋裡,街坊們度過了許多個難以抉擇的日子,大家共同研究政策、法規、程序、費用等,逐一協商破解個中專業難題。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在街坊的齊心協力下,明叔與董叔所住樓宇相繼完成電梯加裝,成為彩虹街較早加裝電梯的“吃螃蟹的人”。據統計,彩虹街共有300多棟老舊樓宇,其中适合加裝電梯樓宇約230棟,樓宇高度以6至9層居多,對于這片老齡社區來說,加裝電梯是亟待解決的民生問題。
此後,明叔、董叔以及其他8位熱心街坊組成的玻璃屋志願者服務隊輪流值守,一坐就是5年,以自己的經驗為街坊們答疑解惑。“一開始是分享經驗,到後面發現每棟情況各不相同,分享的過程變成了邊學習邊指導,越到後面的案例就越困難。”董叔說。
五年來,玻璃屋黨支部先後收到來自街坊的81面錦旗。彩虹街黨建辦主任殷功林介紹,玻璃屋以黨建為引領,老黨員在流程咨詢、化解矛盾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大家凝聚共識“讓黨旗在樓宇上高高飄揚”,玻璃屋黨支部獲得了區裡面的表彰,也陸續有其他區來這裡取經。
明叔表示,加裝電梯牽頭人是關鍵,要在鄰裡中有威信和話事權。此外,對政策的熟悉和科學的攤分方案也很重要,經過多年探索,玻璃屋裡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舊樓加裝電梯指引,包含加裝電梯的八大關鍵工作,集中了多年的寶貴經驗和民間智慧。其中,由大家共同研究确定的加裝電梯“黃金分割線”,各樓層所出費用以20%作為遞增(減)幅度,得到了廣大街坊的一緻認可。
在董叔看來,加裝電梯是一個利益平衡的協商過程,籌備組要盡量平衡好各方訴求,特别是在簽訂補償協議方面,要做到科學民主,不能解決了一個問題又留下了一堆問題。加裝電梯涉及規劃、法律、建築、社會治理等多方面問題,是基層治理中矛盾較為集中的事項。“有時看着街坊們的沮喪,看着他們幾年下來的争論,看着他們來到玻璃屋近百次,最後再看着他們達成一緻……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成就感。”明叔表示,近年來,玻璃屋裡的10位志願者輪流值守,與轄區裡很多街坊成了相互信賴的摯友。
“有了電梯後老年人都能出街了,家人不用再去為此掏錢買新電梯房,老舊小區也實現了增值是一舉多得的事情。”董叔認為,此後,随着玻璃屋黨群服務驿站的設立,更希望能在硬件軟件方面補充資源,讓玻璃人成為群策群力的居民共同的“家”。
凝聚黨群合力,共建安全社區
就在“七一”前夕,荔灣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黃洪飙來到玻璃屋,看到煥然一新的環境他不禁為玻璃屋點贊,同時希望玻璃屋增添更多便民服務設施,讓這個小小房子能為更多人所用。以玻璃屋精神為指引,彩虹街積極探索社區黨群共治基層黨建新模式,近日,彩虹街與轄區多家企業簽訂疫情防控共建協議書,不斷優化防疫平戰轉換流程,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
去年至今,廣州市曆經數次本土疫情,為提升街道疫情防控應急處置能力,提升基層公共衛生安全,彩虹街着力打造“三區”(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管理服務體系,與交通銀行荔灣支行、廣東新供銷天潤糧油集團黨組織等簽訂疫情防控共建協議,以黨建引領打造社區防疫應急處置隊伍,明确網格劃分和責任,通過培訓演練培養常态化支援力量。
彩虹街黨工委書記王偉表示,彩虹街道黨工委統籌建立疫情防控應急處置“三個五”工作機制(即五個預案、五個層級、五項任務),構建條塊結合的組織指揮體系,組織轄内單位人員參加“三區”管理服務工作組,設立“1 5 3 3 9 N”工作服務隊,确保“三區”管理服務每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補漏”。
街道黨員幹部、轄區企業、居民群衆未雨綢缪共同織牢社區安全網,在常态化落實“1520”核酸服務圈的工作基礎上,加強應急處置能力、物資供應保障能力、防控漏洞排查能力等。近一年多來,董叔、明叔與玻璃屋志願者隊伍也常常加入核酸檢測工作隊伍,協助鄰裡完成一次次全員檢測任務。每當遇到這些熟悉的面孔,大家的配合度也随之增加,有志願者隊伍出現的地方就有群衆的應聲支持。
黃洪飙指出,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要明确什麼人幹什麼事,做到定域、定崗、定責、定事、定人,要建立完善精細化網格地圖和工作手冊,确保支援人員拿着地圖和手冊即可以順利開展工作。
對此,彩虹街依據不同力量的不同優勢将其分到不同工作小組中,有街坊緣的志願者更适合做群衆工作,而天潤糧油集團則被分配到物資保障組,而轄内的廣州市生态環境局荔灣分局則負責聯絡溝通政府部門等。以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為核心,綜合統籌各種資源凝聚黨群合力,共同守護家園安全。
由玻璃屋開始,退休黨員率先成為黨群共建美好家園的粘合劑,将“急難愁盼”的堵點化解成社區生活的亮點,他們在政府與居民間架起一座橋梁,成為街道最絢麗的一道“彩虹”。
【南方日報記者】郎慧
【作者】 郎慧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