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光明時評一句話

光明時評一句話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17 20:14:48

作者:李思輝

“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這份博士論文送到你面前。”近日,中科院自動化所一篇博士論文的緻謝部分在網上引發熱議。作者在《緻謝》中回顧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運抗争的故事,打動衆多網友。據報道,論文作者黃國平2017年從中國科學院大學畢業,現就職于某知名互聯網公司。

光明時評一句話(一篇緻謝何以萬千和聲)1

從大巴山深處的炬光鄉走到大寅鎮,從儀隴縣走到綿陽市,從重慶的西南大學走到中科院自動化所……通過黃國平博士樸實無華的文字,人們“看到”這位“從大山走出來”的青年,承受的少年喪親之痛、經曆的貧窮困頓之苦、背負的自尊心受挫之辱,不禁暗暗為之動容。所幸的是,一路過來,盡管吃盡了苦頭,“記不清多少次因為現實的壓力而覺得快扛不下去了”,但他最終挺了過來,完成了命運的逆襲。這樣的結局,令人欣喜。

通常來講,博士畢業論文往往會表達對學校、師長、親人的緻謝。這篇《緻謝》緻謝的到底是什麼?緻謝的不是貧窮——貧窮本身不值得感謝,而是“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生活态度;緻謝的不是苦難——苦難本身不值得歌頌,而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緻謝的不是命運——命運本身并不是決定因素,而是“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進取規律。

這讓筆者聯想到那位“感謝貧窮”的河北衡水女生王心儀。當年,王心儀被北大錄取後,她的一篇文章引發熱議。她在文章中寫道:“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紮與迷茫。盡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感謝貧窮》也好、《緻謝》也好,都是寒門學子曆經磨難、一路走來的質樸心聲,都寄托着戰勝貧窮、改變命運的堅定信念和不懈努力,都在或明或暗中直擊人的心靈,給人注入拼搏進取的力量。令人每每思之,不禁熱淚盈眶。

從社會層面看,“寒門逆襲的辛酸”既印證了自強不息、靠拼搏改變命運的奮鬥哲學,也折射了很多類似“逆襲者”的不容易,它的背後是一個徹底改變貧困地區、貧困家庭貧窮面貌的時代考題。從“大涼山格鬥孤兒”的争議,到“工地收北大通知書”的新聞,從考入北大“感謝貧窮”的刷屏,到寒門學子博士論文《緻謝》引發的思考,人們對寒門學子悲苦經曆的密切關注,除了對奮鬥者的欽佩外,實則也寄托着進一步彌合“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從制度層面讓更多寒門學子擺脫貧困和苦難人生的熱切期盼。讓每一個人不論出身、不論地域,都有夢想、有奮鬥、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是社會公平的題中之義。

在《緻謝》結尾,黃國平寫道:“理想不偉大,隻願年過半百,歸來仍是少年,希望還有機會重新認識這個世界,不辜負這一生吃過的苦。最後如果還能做出點讓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這輩子就賺了。”誠如斯言,一個人無法改變出身,但可以靠奮鬥改變命運。成功後再回望,你就會發現,拼搏奮鬥改變命運的過程,實則也是一種非常寶貴的磨砺。“艱難困苦,玉汝于成”,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來源: 光明日報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