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孟秋節是什麼時間

孟秋節是什麼時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3 10:16:25

農曆七月七日,為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七夕,又稱乞巧節。“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用這樣一句詩來形容牛郎織女最合适不過。在古時候的夜間,萬籁寂靜,人們擡頭望着漫天的繁星,生出一種朦胧神秘之感,并由此誕生了許多美麗的傳說。

孟秋節是什麼時間(七夕一瓢水孟秋不怕鬼)1

每逢七夕,有情人便會遊園相會,歡度這佳節。但是在民間,這七夕可不止關乎郎情妾意,也與老百姓的生活有很大關聯,也因此誕生了許多風俗,例如就曾有這樣一句俗語“七夕一瓢水,孟秋不怕鬼”,這七夕的水究竟有何作用?孟秋又指的是什麼呢?很多人都知之甚微,其實這暗含古人的智慧。

七夕的水,仙女傳說

相信大家在不少文學影視作品中,都曾了解過牛郎織女的故事。其實這佳話最早來來源于南北朝時期任昉所著的《述異記》,傳說在天河的東邊住着天帝的女兒織女,她日日在織布機上勞作,與河西的牽牛郎相愛,後來天帝大怒,兩人不顧世俗的壓力,最終感動了上蒼,于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

孟秋節是什麼時間(七夕一瓢水孟秋不怕鬼)2

而在民間各個流傳的故事版本中,都認定牛郎在河邊與織女相會,所以這經過仙女使用過的水,自會帶有仙氣,乃是人間的仙水。其次在民間的哲思中,認為“七”與萬物的輪回有着重要的關聯,在《易經》中曾有言“逢七必變”,而七夕又是農曆的七月七日,在古人看來更是十分重要的。

孟秋節是什麼時間(七夕一瓢水孟秋不怕鬼)3

于是古人便會在這一天收集雨露之水,或者來到溪流與池塘中,将清澈的水挑回家中,用來沐浴。至今這樣的習俗代代流傳,在南方的江浙一帶,很多地區依舊保持七夕節洗頭的風俗。在千年前,華夏就孕育了獨特的神話傳說,女娲補天,精衛填海等等,這些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在百姓的心中形象深刻,也由此産生了不同的崇拜現象,而這七夕的水也便是如此。

孟秋之月,中元時節

很多人初讀這句俗語,無法理解“孟秋”所指,其實這是古人特殊的紀年方法。在這一年中有四個季節,即春夏秋冬,而古人又進一步将每個季節中的三個月單獨命名,分别是“孟仲季”,例如在夏季,第一月為孟夏,第二月為仲夏,第三個月則為季夏。所以這孟秋也就是秋天的第一個月,農曆七月。那這樣的月份又與鬼神有何關聯呢?

孟秋節是什麼時間(七夕一瓢水孟秋不怕鬼)4

其實在農曆的七月,不止有濃情蜜意的七夕佳節,在這之後的農曆七月十五,還有被稱為“鬼節”的中元節。這七月半的中元節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古時期的祖先信仰和農事的豐收祭拜,為了祈求先人的保佑,農業的生産能夠風調雨順,民間便興起了祭拜儀式。在此期間,為了不讓小孩外出搗亂,便逐漸流傳有鬼神之說。

孟秋節是什麼時間(七夕一瓢水孟秋不怕鬼)5

所以在這孟秋之月,百姓們為了避免沾染邪氣,便在七夕這一天提前用仙女的水來沐浴,來祈求生活的安康,這也便是“七夕一瓢水,孟秋不怕鬼”的俗語來源。

七夕習俗知多少

七夕節,現如今普遍被人們認定為情人節,但是在古代可不是如此,有多種風俗可以使老少一家人共度此佳節。首先,對于成婚的妻子而言,這七夕乃是乞巧節。婦女們在家中擺上糕點,來祈求織女賜予她們高超的紡織技藝。在古時候,從養蠶栽棉到紡紗織布是社會文明的一大進步,而女子的“女紅”技藝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這也象征着女子的品行能力。

孟秋節是什麼時間(七夕一瓢水孟秋不怕鬼)6

其次,很多學士還會在七夕節拜“魁星”,因為相傳魁星的誕生日是農曆的七月七日,而這位上古的神話人物主宰文運,所以苦讀的學子便寄希望能夠皇榜高中。

小結

“七夕一瓢水,孟秋不怕鬼”乃是民間所流傳的關于七夕節的俗語,很多人初讀無法理解其中的深意,這是因為此句雖然隻有短短十個字,卻涉及上古神話與古代習俗,乃是古人敬重自然與先祖的一種體現。

孟秋節是什麼時間(七夕一瓢水孟秋不怕鬼)7

時至今日,這俗語中的風俗可能已經不再适用,但是由此牽扯的傳統文化,我們卻可以加以領悟。在曆史長河中,華夏的文化乃是一脈相承的瑰寶,後人定不要忘卻才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