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時
隻有24 4周
體重僅500克
身長僅30厘米
比成人手掌大不了多少
奇迹!
曆經122天如履薄冰般的救護
終于迎來好消息
寶寶達到康複出院的标準
這刷新了南昌市第三醫院
救治存活最小出生體重早産兒的紀錄
一名超低出生體重兒緊急送往南昌救治
2019年11月9日,南昌市第三醫院新生兒科轉運團隊接到來自南豐縣的一個求助電話,一名孕24 4周的孕婦早産:“大家都沒看到我懷孕,我就生下寶寶了,看到寶寶那麼小,我們都絕望了。聽說南昌市第三醫院新生兒科很厲害,就立刻撥打電話了。”
盡管早有心理準備,但看到寶貝的那一刻,到場的醫務人員還是驚呆了,寶寶身長僅30厘米,比成人手掌大不了多少,全身皮膚呈青紫色膠凍狀,呼吸孱弱,眼睛都無法睜開。據當地醫生告知,孩子出生後1分鐘Apgar評分僅有5分。
轉診的醫護人員當即對新生寶寶進行體檢,待生命體征平穩後啟動返程。
超低出生體重兒
在醫學上,胎齡小于28周出生的叫做“超早産兒”,出生體重小于1500克,又稱為極低出生體重兒(VLBW), 出生體重小于1000克,又稱為超低出生體重兒(ELBW)。
南昌市第三醫院新生兒科
早在2004年就有
救治出生體重1.1公斤早産兒的成功經驗
迄今為止
救治的早産兒最低出生體重是720克
但這500克出生體重超早産兒
打破了該院曆史上收治的
早産兒最低出生體重記錄
我們願意挑戰極限,挑戰不可能,所有人都暗自下了決心,一定要把這孩子救過來。
新生兒科吳英主任回憶道。她們迅速組建特别診治小組,每日對診療計劃進行詳盡、精心的制定,細心呵護,制定個性化的診療護理方案。這位“特殊貴賓”,診治過程一直在溫暖的長頸鹿高級伺服暖箱裡,享受模拟宮内狀态的最适合的溫濕度舒适環境。科室人員每班仔細交接,及時觀察處理各種細微的異常變化。
與時間賽跑 醫護人員勇闖四難關
由于孕周小,體重低,超早産兒各系統器官功能發育都不成熟,病情危急,并發症多,許多問題接踵而至,随時都有生命危險。
新生兒科全體醫護人員展開了一場
生命與時間賽跑的拉鋸戰
與寶寶一起勇闖“呼吸關”“感染關”
“喂養關”“黃疸關”等數個難關
首先是“呼吸關”。因極度早産,自主呼吸弱,給予了呼吸機輔助通氣、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治療,呼吸機治療時間長達78天。24小時持續監護,嚴密觀察,每一個報警聲,都牽挂着醫護人員的心弦。
第二關是“感染關”。要闖感染關,首先要建立靜脈通道,可以想象,護士在頭發絲大小的血管上穿刺成功的情形,恰如針尖上的“舞蹈”,血管穿刺極度困難。當給寶寶更換敷料時,廖靜護士長穿好無菌隔離衣,小心翼翼地握着如成人手指粗細的胳膊。此外,人工皮的使用、每兩小時一次的更換和暢通維護、精心地擺放體位,以最大限度的維護好氧合和保護好血管通路。
第三關是“神經系統關”,超早産兒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胃腸道出血、反複出現呼吸暫停等一系列可能出現的并發症,均會導緻神經系統出現異常。醫院彩超室同道高超的床旁頭顱彩超診療技術,為超低早産兒早期顱腦的密切監測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定期給寶寶進行頭圍及顱腦的監測和監護,直到能離開病房,前往核磁共振檢查,顱腦均顯示無出血、缺血等異常表現,為日後的正常生長發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四關是“營養關”,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開奶極其困難,從一開始用母乳進行口腔護理,到每次0.5ml、1ml、2ml逐漸加母乳奶量,最後經口一點一滴地喂養,一天3次、4次、5次……逐漸增加次數,在醫護人員的診治及辛勤照料下,寶寶體重逐漸增長。母乳是最佳的喂養方式,醫護人員反複向母親進行母乳喂養宣教,取得母親的大力配合,全程均做到了純母乳喂養,為寶寶的舒适喂養等提供了強有力的營養支持。
除卻四大難關
醫護人員還進行了體溫、眼底、聽力等方面的維護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寶寶變得白皙起來
曆經122天 寶寶終于出院了
曆經122天的治療
2020年3月10日
寶寶終于達到可以康複出院的标準
期間寶寶多次曆險
家屬也有過失望、絕望
最終都化險為夷了
該例出生體重500g超早産兒的成功救治
彰顯了南昌市第三醫院新生兒科的綜合救治能力
出院3周
“袖珍寶貝”體重增至3公斤
身長也由30cm長到50cm
小臉蛋長圓了不少
不是有希望才去挑戰
而是勇敢面對了挑戰才有希望
我們祝福寶寶健康成長
也給醫護人員點個贊!
本期責編:塗偉偉
來源:南昌市第三醫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