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這三個字呢,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出現,而且我們特别容易混淆。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詳細的區分“的、地、得”的用法。同學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遇到“的、地、得”的時候,你能分清這三個字嗎?或者說你是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區分這三個字的?
我們來看下面一個例子,你能分清楚嗎?“我的書包”是這個“的”,“我焦急地跑去學校”是這個“地”,“我開心得哈哈大笑”是這個“得”。那這三個字用法究竟對不對呢?那你感覺到這三個字的用法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了嗎?好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解下“的、地、得”的用法。
首先呢,我們來看一下白勺“的”。 白勺“的”的用法其實很簡單:它放在名詞的前面,用在名詞,也就是表示人和事物名稱的詞前面,就用白勺“的”這個字。我們來看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就是“我愛勤勞的媽媽”,這其中用的是白勺“的”,是因為它放在了“媽媽”這個名字的前面,所以要用白勺“的”。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就是:“公園裡的荷花美極了!”那麼,這裡我們也用到了白勺“的”,到底為什麼呢?那是因為,它放在了“荷花”這個名詞的前面,所以就用白勺“的”。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其實白勺“的”的用法非常簡單,我們隻要看用“的”這個字後面,是不是一個名詞就可以了。
學會了用白勺“的”,我們下面來學習土也“地”的用法。土也“地”的用法跟白勺“的”一樣,都是特别簡單的,那我們具體就來看一下。土也“地”的用法跟白勺“的”的區别在于它是放在動詞前面,什麼意思呢?也就是在句子中,土也“地”用在動詞——表示動作行為的詞前面。我們來看下面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是:“他高興地笑了。”因為“笑”是一個動詞,所以前面用了土也“地”。第二個例子:“大雨嘩啦啦地下着。”這裡的土也“地”放在“下”字的前面,我們是不是發現了“下”字也是動詞。所以說,土也“地”都是放在動詞的前面。而白勺“的”呢,是放在名詞的前面。
我們接下來看一個非常關鍵的雙人“得”,它到底是怎麼樣來應用的呢?雙人“得”的用法,和另外兩個不太一樣,它是用在動詞或形容詞的後面。也就是在句子中,動詞或形容詞後面多數用雙人“得”。我們來看幾個例子,第一個:“地被打掃得很幹淨。”在這裡,“打掃”是一個動詞,放在動詞後面就用了雙人“得”。第二個例子:“小弟弟笑得流出了眼淚。”那麼這裡的“得”放在“笑”的後果。因為這個“笑”是個動詞,後面就要對應使用雙人“得”。第三個例子:“小麗激動得跳起來。”這裡的“激動”是表示狀态的形容詞,放在形容詞的後面,所以我們要使用雙人“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de”字的後面是“很、真、太”這些詞,那麼這裡十有八九都用雙人“得”。有一種情況,例如“他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這句話後面的“一蹦三尺高”本身是表示動作的,但是在這裡它是是形容“高興”的程度的,所以說應該用雙人“得”。
最後,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的、地、得”的用法。我們通過一首小兒歌的形式來進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的、地、得”不一樣,
用法分别記心上。
名詞前面是白勺“的”,
動詞跟着“土也”跑,
行動後補“雙人”到。
好了,一起再來回顧一下:名詞前面是白勺“的”,動詞前面是土也“地”,形容詞和動詞後面是雙人“得”。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如果喜歡葉sir的課程,記得點個關注 轉發哦,讓更多的小夥伴一起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