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國産運動服飾品牌明顯很能“打”。
近期,安踏、李甯、特步、361度等頭部國産運動服飾公司發布财報,上半年業績增長明顯,營收同比增長均超過13%。反觀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巨頭,在華業績遇挫,營收下滑。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為21萬億元,同比下降0.7%,其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是下降較為明顯的領域。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6.5%。
在戶外運動大熱、國潮興起的趨勢下,中國運動服飾市場仍舊蓬勃發展。根據魔鏡市場情報數據顯示,相較于男裝、女裝行業,運動服飾行業整體表現較好,淘系平台銷售額為140.82億元,同比增長6.8%,而男裝和女裝行業都呈現負增長情況。
經曆數十年的發展,如今中國運動服飾品牌已能夠在國内市場與耐克、阿迪等國際品牌叫闆。不過受疫情影響,國内運動服飾企業面臨複雜的外部環境,消費者意願日益發生變化,競争相應地激烈起來,庫存問題和增長問題擺在眼前。更為長遠的挑戰則在于,如何堅持長期主義,回歸到産品本身,滿足日益多元的消費者需求。
安踏、李甯争霸三十年
1989年,“體操王子”李甯退役,拿着健力寶集團1500萬元的投資,成立了李甯品牌。作為專業體育品牌,李甯從創辦之初,就含着金湯匙,接連拿下第十一屆亞運會聖火傳遞指定服裝、中國國家代表隊亞運會領獎服等贊助。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身着李甯牌鞋服出現在運動賽場上。
這意味着中國品牌開始進入奧運代表團的着裝世界,結束國外品牌壟斷的局面。而連續四屆奧運會成為領獎裝備贊助商後,李甯成為民族品牌代表之一。
就在同一時期,福建晉江一家制鞋作坊門口第一次挂上了安踏的标志。當時的安踏,在老闆丁世忠的帶領下,開始為跨國公司OEM生産運動鞋,這些海外訂單為安踏完成原始積累,但是安踏并不隻承接海外訂單,還開始打通國内市場。
1999年,安踏簽下中國國家乒乓球隊世界冠軍孔令輝出任代言人。同年,李甯則邀請了名模瞿穎作為代言人。近30年的時間裡,李甯和安踏多次交手,争搶“一哥”位置。
成立之初,李甯在奧運冠軍光環的加持下,帶有先發優勢。進入21世紀,李甯确立了品牌定位,并迎來高速發展時期,2002年李甯營業收入不到10億,2008年則達到了66.9億,增長率基本每年保持在30%以上。那時,即便耐克、阿迪等國際巨頭在中國大舉進攻,李甯依然能夠在市占率上超越阿迪達斯,僅次于耐克,排名全國第二。
轉變發生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運動鞋服市場變天,整個市場增速滑落,陷入低迷。2010年李甯營業額接近百億,但是到了第二年,則進入徘徊期。根據公開報告顯示,2011年運動服飾行業陷入庫存危機。李甯也未能幸免,營收下降,庫存積壓,随後出現數十億虧損。
鞋服獨立分析師程偉雄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那時候李甯出現業績衰退的核心問題在于産品定位等方面出現偏差。獲得70後和80後認可後,如何能夠讓90後這些年輕人接受?
幾年的市場沉淪,給了安踏們機會。2011年,安踏的營收基本追平李甯,2012年,安踏的營收則首次超過李甯,高出10億左右。抓住機會後,安踏趁勢崛起,不斷将盤子拉大,到2019年,全年營收已經超出李甯200億。
今年上半年安踏營收達到259.65億元,李甯營收為124億元,二者營收差距實際上還在拉大。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安踏的營收超過耐克、阿迪達斯在大中華區的營收,成為中國運動服飾新晉“一哥”。
不過安踏赢了,李甯也沒輸。從利潤上看,李甯淨利潤達到21.89億元,安踏為35.88億元。李甯依靠國潮成為“頂流”,賺錢能力似乎更勝一籌。
艾媒咨詢CEO張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李甯達到20%左右的淨利率,明顯比安踏高一些。不過這背後也是兩家公司不同打法所造成的結果,一個追求利潤,一個追求規模。
誰勝誰負言之尚早,但令人們樂見的是,安踏與李甯三十年的激烈競争,直接促進了整個國産運動品牌的迅猛發展。
走在不同的道路上
“買買買”是安踏多年以來貫徹到底的戰術。2009年,為了提升在市場上的地位,安踏從百麗集團手中花了3.32億收購意大利品牌FILA,該品牌主打高爾夫、網球等運動休閑系列服飾。在完成收購後,安踏直接對标耐克和阿迪。收購當年,FILA的營收是負增長,到了2022年上半年,FILA的收入達到107.77億元,成為安踏的現金牛業務,對整體營收和毛利率貢獻極大。
安踏在收購的動作中,瞄準了一系列中高端運動品牌:2016年安踏收購英國戶外品牌迪桑特,2017年收購滑雪品牌可隆,2019年則将擁有始祖鳥等品牌的亞瑪芬集團收入麾下。程偉雄指出,安踏實際上構建了以安踏、安踏兒童為基石,針對下沉市場布局,再逐漸向中高端市場切入的商業帝國。
相關研報指出,安踏目前在市場上的定位還是具有性價比的大衆品類,賣的大多是基礎品。程偉雄分析,面對這樣一個涉及下沉市場幾億人口的基本盤,同時在收購多個運動品牌後,不斷進行渠道建設,安踏的壓力并不小。因此,在規模做上來的同時,毛利會受到一些影響。
根據财報顯示,安踏2022年上半年DTC業務收入的占比高達一半,電子商務營收占比為34.2%,傳統批發及其他業務收入占比為16.1%。而在上一年,這個數據分别是35%、34.1%和30.95%。兩年前,安踏宣布推動DTC轉型,核心在于将經銷商門店轉變為直營門店,财報中顯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安踏主品牌門店數為6600家,一半為品牌直營。
“DTC要求企業從品牌宣導、産品研發、渠道開發、門店運營和觸達用戶的方式要求一體化,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一個全渠道零售公司,觸角很多很廣,因此在投入方面會比較大。此外,安踏實行多品牌戰略,像迪桑特等品牌目前還沒能完全成長起來,因此收入貢獻不大”,程偉雄指出安踏利潤率相對偏低的原因。
反觀李甯,借助國潮的紅利,在運動服飾領域找對了感覺,近兩年風頭正盛。2018年,李甯首次登陸紐約和巴黎時裝周,在以禅宗哲學、陰陽和中國山水畫為靈感的中國傳統元素中,吸引了不少國内年輕人的眼球。近幾年,去老化、追時尚成為李甯的标簽。
“現在很多經銷商熱衷于在購物中心開店,售賣中國李甯系列産品,一開就掙錢,當年就能把成本收回來,其他品牌根本不可能實現這樣的吸金能力”,一位業内人士如此形容李甯的火熱。
今年上半年李甯營收達到124.09億元,同比增加21%左右,利潤方面達到21.89億元。其中在渠道收入方面,直營業務占比為22.5%,特許經銷商為47.5%,電子商務則達到28.5%,上年同期則分别為24.7%、45%和29.1%。李甯的電商渠道收入占比出現下降,這意味着在全渠道建設中加盟商仍是主力軍。
“李甯自己也做渠道,但加盟商明顯貢獻更大,這是借助于李甯的品牌勢能,因此李甯的利潤情況看起來更好一些。這要求企業不能放松對品牌和設計的建設”,程偉雄指出。
魔鏡市場情報高級分析師易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李甯和安踏走的路線各有不同,李甯主打國潮,通過“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的策略,想要打破時尚圈被歐美壟斷的局面,走出中國特色;安踏實際上更注重高性能運動裝備,采用的是“單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戰略。
面臨成長的煩惱
2011年中國運動服飾市場的庫存危機,背後是各大企業跑馬圈地,大肆擴張,導緻零售終端反應較慢,無法及時做出調整。庫存銷售的壓力往往影響一個企業的利潤情況。
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響,線下零售不利,安踏、李甯的平均存貨周轉天數均出現同比上升的情況。平均存貨周轉天數最高的安踏,比去年同期增加28天達到145天,存貨金額超過81億元,同比增加7%;李甯的平均存貨周轉天數同比增加2天到55天,庫存金額同比增長11%接近20億。
張毅認為,近兩年來安踏和李甯都走出一個相對不錯的模式,短期的毛利率、淨利率波動是正常的,庫存問題相對來說也不影響基本盤。不過,對企業而言,渠道轉型、研發投入以及産品設計等都需要進一步提升,尤其是要建設高端化産品,實現品牌溢價,才能走到世界舞台,真正與耐克、阿迪等抗衡。
“安踏、李甯各有優缺點,都具備走向世界的可能性,而且現在輿論上已經高呼走向全世界了,但是中國市場還沒有實現穩紮穩打,如何走向世界”,程偉雄認為,運動服飾的發展還是要回歸到産品本身。
事實上,借助國潮這股東風,不少國内運動服飾品牌開始頻頻攻城略地,搶占耐克和阿迪的市場份額。一份調查數據顯示,過去十年裡,中國消費者對國潮的關注度漲了528%,遠超對國外品牌的關注度。易凡認為,“國潮的崛起為國内服飾品牌提供一些助力,但是消費者對國潮消費也逐漸趨于理想,最終下單時還是要回到産品本身上。”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運動鞋服整體市場規模達3718億元,預計2025年将達到5990億元。近些年中國運動鞋服市場蓬勃發展的态勢,通過安踏和李甯等連年營收、利潤增加也能夠體現出。
眼下,不同人群對于運動服飾的需求呈現差異化趨勢。易凡表示,對于年輕消費群體,他們的需求點在于款式設計及社交價值,彰顯自己的個性化,産品除了自用外,還需要滿足社交分享欲;對于專業運動消費群體,他們對運動服飾的需求與運動場景深度相關,産品設計要保證身體在運動過程中始終處于舒适的狀态,并要起到一定保護作用,性能是關注點;對于中年人群,需求側重于面料的材質,舒适、親膚、透氣是他們的主要訴求。企業應明确産品定位、目标人群和使用場景,結合不同人群需求、場景需求、運動特點來滿足消費者需求。
張毅觀察到,安踏的用戶群體總體而言比李甯的用戶群體年長十歲左右,因此年輕人相對更容易接受李甯,安踏近年來也在逐步向年輕群體去靠攏。
易凡總結,在運動市場能夠具備與耐克、阿迪的品牌競争能力,一方面需要品牌具備較為穩定産品質量,二是需要品牌不斷感知國内消費趨勢,不斷地貼近年輕消費者的審美趨勢。無論是李甯、安踏,還是其他運動品牌,都可繼續嘗試與國内新銳設計師或海外知名設計師合作,推出聯名單品,借助設計師的藝術感知和産品稀缺性不斷刺激年輕消費者下單,打造出符合他們個性化追求的運動單品。
作者:孟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