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張由哈勃拍攝的土星照片中,你可以看到環狀行星中部的凸起。NASA / ESA / STSCI /萊斯特大學
我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玫瑰是紅色的,行星是球形的。這就是事物本身存在的方式,對吧?如果我們建造太陽系模型時不使用小泡沫球,而是要制造一堆二十面體的球狀行星模型,這會更具挑戰性。
但是你有沒有好奇過為什麼行星看起來都是這樣呢?為什麼它們基本上都是球體,而不是圓柱體或立方體?
實事求是的說,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并沒有一顆行星是真正完美的球體,甚至就連我們的太陽也不完美。所有星體都可以更準确被地描述為“扁球體”。這種形狀的物體在中間略微凸起,借用天文學家菲爾·普萊特(Phil Plait)的一個比喻,它們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被人坐着的籃球。
更确切地說,扁球狀天體的極周長小于赤道周長。所以在地球上,如果你要從北極前往南極并返回,那麼你總共行走了39931公裡,而赤道之旅的完整路途會更長遠一些。那是因為地球赤道的周長是40070公裡。因此,當你站在赤道的海平面上時,你離地球中心的距離比你站在任何一個極點都要遠。
在其它的一些行星上,這個凸起甚至更加明顯。就比如說木星,地球赤道截面的寬度僅僅比兩級截面寬了0.3%。但是木星的測量結果則顯示了更大的差距。實際上,天文學家已經發現,這個超大号的行星在其赤道上的寬度比在兩極之間的寬度整整寬了7%。
扁球體的形狀主要是由兩個因素作用的結果:重力和旋轉。華盛頓州Goldendale天文台主任特洛伊卡彭特最近通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讨論了此事:“所有自身引力巨大的物體,其自身重力都會試圖從各個方向向内擠壓物體,”卡彭特解釋道。
那是因為所有物體都具有自引力,這是一種将原子拉向共同中心的力。随着物體質量增加,向内的自重引力也會增加。當它超過一定質量之後,過大的自引力會超過臨界點并使物體向内坍塌,直至變成球形的程度。小的物品,比如香蕉或扳手,可以逃脫這種命運,因為它們的自引力相對較弱,允許它們保留非球形的形狀。然而,在行星、太陽和其它真正巨大的天體中,這種力是如此強大,以至于它們無從避免于被壓縮成球狀體。
卡彭特說:“但重力不是全部,”當引力使行星呈球體時,它們的旋轉速度同時試圖使它們變得更平整。一個天體旋轉得越快,其赤道隆起的比例就越大。“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太陽系沒有完美的球體……隻有扁球體,”卡彭特告訴我們:“太陽幾乎是一個完美的球體,因為其巨大的引力,和相對較慢的25天的自轉速度。天空中相當大比例的恒星旋轉得比太陽更快,并且在赤道處的膨脹更顯著。”
像圖中的牽牛星一樣,恒星的腹部也會凸出。
美國宇航局/ 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史蒂夫·金
牽牛星,距離我們的地球僅有16.8光年,它是夜空中最亮的天體之一。牽牛星的自轉速度也非常非常快,僅10.4地球小時就能在其自轉軸上完成一次完整的自轉。因此天文學家估計,牽牛星的赤道寬度至少會比兩極之間的寬度大14%。轉速也解釋了木星中部的隆起。畢竟這個巨大的氣态行星的一天隻有9.9個地球小時。
其它的一些力量也會作用于恒星和行星,從而改變它們的形狀。雖然地球是一個扁球體,但它肯定不是一個完美的球體,太陽和月亮的引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它的形狀。且就這個問題來說,地球自身的闆塊構造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因此,我們的地球質量不僅分布不均勻,還相當的凹凸不平。
盡管如此,我們的地球還是比木星(和土星)圓得多。反過來說,宇宙中的行星總是看起來比它們的一些衛星更加接近球體。例如,火星有兩顆小衛星,它們兩個都沒有被自重力壓成扁球體。相反,它們的外觀通常被描述為馬鈴薯形。
總之,我們要為我們的母星說一句話:它可能不是完美無瑕的,但至少它算是非常圓了。
結尾彩蛋:
在DC漫畫的超人系列中,臭名昭著的角色比紮羅Bizarro來自一個名為Htrae的天體。也被稱為比紮羅世界Bizarro World(圖),這個行星的形狀像一個巨大的立方體。根據物理學教授兼漫畫迷詹姆斯卡·卡裡奧斯的說法,像Htrae這樣的地方在現實世界中必須是非常微小的。“如果要避免變形為球體的話,那麼從Bizarro行星中心到其中任意一個面的平均距離不能超過300英裡(483公裡)。”Kakalios在他的《超級英雄的物理學》中寫道。相比之下,德克薩斯州從東到西長達1239公裡,這算得上很大了。在那樣微小的星體中,Htrae 不會有足夠的引力來維持自己的大氣層。
如有相關内容侵權,請于三十日以内聯系作者删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