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鄉土散文五月份

鄉土散文五月份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6 01:23:24

鄉土散文五月份(今日作家劉豫東)1

秋分

文/劉豫東

池塘未覺春草夢,階前悟葉又秋聲。感覺白露節氣還沒過幾天,秋分就要登場。

鄉土散文五月份(今日作家劉豫東)2

昨天早上在機關大院散步,碰見機關後勤的老王正在不遠處掃地,“天涼了,地上的落葉也多了。”他邊忙活邊沖我說。“可不是,快秋分了,馬上要收秋了呢。”我附和了他一句,繼續散步。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地裡的莊稼像玉米、大豆、谷子等即将進入收割期,豐收在望。機關院子裡的海棠樹葉子凋零了不少,一個個綠黃相間的海棠果在枝頭上愈加的顯眼,樹下的草叢中也散落着大小不一的海棠果。今年秋氣早,木落不待黃。可能土地養分不足的緣故,海棠葉子還未到暮秋就早早地落了,蕭瑟中略顯蒼涼。小池塘裡的荷花也沒有往日的繁盛,枯荷的美也是另一種視覺感受,昔日的荷花成了美好的回憶,黑褐色的蓮蓬頭猶如鐵打銅鑄一般,在水中頑強地矗立着,像是在昭示曾經的爛漫芬芳,這定格的情形仿佛濃彩油畫讓人暢思。眼前的花草,百日紅過了盛花期,其它開花的寥寥無幾,唯有花圃裡的幾株月季花依舊怒放,駐足花前,沁人心脾的花香讓人流連忘返。

擡頭望去,天高雲淡,不時有幾隻鳥兒歡快地飛過,耳旁沒有了擾人的蟬鳴,真是難得的清淨。不知怎地,淩亂的思緒竟飄到了兒時的故鄉。

那時農村的秋天是繁忙的,閑暇時,我和姐妹經常下地幫父母幹農活,像薅草、拾棉花、摘綠豆或豇豆,還有割豆子、殺芝麻,等等。盡管幹活不老練,卻也是力所能及的。現在老家劉口種植棉花的基本沒有了,在當時好像家家戶戶都種棉花,棉花屬于經濟作物,雖然管理費力氣,可都想靠種棉花發家緻富。我們家也不例外,東地種了三四畝棉花。種棉花需要育苗、打杈、施肥、噴藥、捉蟲,等這一切忙完了,秋分前後就開始陸續拾棉花了。拾棉花看似簡單,幹時間長了每每是累得腰酸胳膊疼。為了搶時間,下地幹活的村人有時候中午飯也顧不上回家吃飯,多是從家裡帶點吃的就地解決。因為棉花一茬一茬地開得很快,三五天就要拾摘一回。拾回來的棉花拉到家裡後還要集中晾曬,待積攢到一定數量後,再用闆車拉到棉站賣花。雖然時隔多年,但拾棉花的記憶尤新。母親是個拾棉花的好手,她拾花不僅快而且拾得幹淨,每次都是把我們甩一大截。可能是年齡小的緣故,我拾棉花不太在行,拾得慢不說,還夾雜着一些幹枯棉花葉子,甚至被棉花殼紮住過手,為此,沒少被姐姐們嘲諷。印象中拾棉花也有驚險的時候,運氣不好的話,在棉花田地裡會遇見蛇。當然,我還是比較喜歡拾棉花的,因為,忙了一晌午父母通常會買點煎包、燒餅犒勞一下我們姊妹幾個,打打牙祭。那時候,拾棉花的圍腰包袱都是母親自己用破布改做的,很方便。也有人圖省事,直接拎個用過的化肥袋盛棉花,感覺沒有圍腰好用。曾在書上看到法國著名畫家米勒的油畫作品《拾穗者》,畫作中拾麥穗的婦女就系有那種圍腰。看到畫作的那一刻令我倍感親切,佩服畫家的觀察入微,它從側面印證了藝術來源于生活,也勾起了我對昔日童年鄉村生活回憶。

鄉土散文五月份(今日作家劉豫東)3

比起拾棉花,剝玉米似乎比較輕松。老家人管玉米叫棒子。記憶中,剝棒子多是在晚飯後開始。中午家裡大人們将棒子從地裡掰回來,堆卸在庭院裡,然後繼續下地忙碌。等到晚上喝罷湯,一家人圍坐在棒子堆前,邊閑扯邊剝棒子。如果停電了,母親會點一盞帶玻璃罩的煤油燈照明,大家有說有笑地撕掉棒子的苞衣,享受一天難得的輕松時刻。仲秋的晚上,涼風習習,幹起活來也快。街坊四鄰中有會過日子的人,懶得點燈,他們就趁着月光剝棒子。剝棒子時,父親有時會趁機考我們姊妹幾個的詩詞,讓我們背誦帶月的詩句。父親常說,傳家兩字,曰耕曰讀。要在勞動中學習,在學習中勞動,從無字句處讀書,将來即使富貴了也不能不忘稼穑。父親的話時刻激勵着我們,讓我們始終保持着農村人的本色,那就是不怕吃苦,踏實肯幹。為了方便晾曬,老家人剝棒子總要留下來幾片苞衣,母親會把它們成串編起來,等到天明,再把編成串的棒子或挂到樹上,或搬到屋脊上晾曬。在我眼裡,編棒子是技術活,非母親莫屬。遇到沒有熟透的棒子,通常把它們單獨另放一邊,留着煮着吃嫩棒子,有時也燒着吃。母親常說,燒的香,煮得甜。那時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可沒少吃嫩棒子,還有煮花生、煮毛豆,真正的純綠色食品。時過境遷,沒想到如今花毛(煮花生、毛豆)竟然成了都市餐桌喝啤酒的經典菜品。可能是白天太累,晚上我和姐妹剝着剝着就開始打瞌睡了,父母遂叫我們姊妹幾個先去睡,他倆就着燈光繼續剝棒子。等第二天早上起來,發現院子裡小山似的棒子堆不見了,院子也被打掃得幹幹淨淨,編成串的棒子整整齊齊地擺在廚屋旁。哎,真不知道父母親倆人夜裡忙到幾點呢。時光飛逝,說這些都是幾十年前的事了,至今想來仍曆曆在目,如在昨日。

春華秋實。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也是忙碌的日子,盡管很多農村人這段時間是勞累的,可心情卻是愉悅的,畢竟,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如今,包括收麥子、摘棉花、掰玉米等農業生産勞動基本實現了機械化,現在的人們再也用不着躬身勞作了,奔走在小康的路上,人們的生活比蜜甜。金秋惹人醉,盛世夢相随。四年前,國家将每年的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讓大家夥更加堅定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新農村的信心。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時分。秋分,不僅是一個農曆節氣,更是我們豐收的節日、歡樂的節日。期待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鄉土散文五月份(今日作家劉豫東)4

作者簡介:

劉豫東,男,河南商丘人,筆名:流汗的公牛。文學作品曾在《中國醫藥報》《河南日報》《焦作日報》《焦作晚報》《文化商丘》等報刊發表。

今日作家”微信公衆号ID:jinrizuojia00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