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惠州破萬億gdp

惠州破萬億gdp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17:55:32

惠州破萬億gdp(GDP逼近5000億惠州十四五)1

  惠州新材料産業園全面進入建設實施階段,配套功能設施加速完善;東江灣産業園占地最大的入駐項目首批智造産業樓已封頂,數棟建築拔地而起……新一年的首月,東江兩岸熱火朝天,惠州在新征程上奮楫前行。

  上周末,一組數據再次振奮惠州: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全年惠州市地區生産總值達4977.36億元,同比增長10.1%,實現“十四五”強勁開局。“惠州GDP直逼5000億元大關”成為市民和企業熱議的焦點,惠州聚力實體經濟走穩高質量發展前行路子成為共識。

惠州破萬億gdp(GDP逼近5000億惠州十四五)2

三棟數碼園。惠州東江圖片社 供圖

  做大做強經濟“頂梁柱”

  “2 1”現代産業集群發力,工業總産值突破1萬億

  在仲恺高新區,TCL模組整機一體化智能制造産業基地源源不斷地向全球輸出高端液晶面闆;在大亞灣區西區,光弘科技第三智能産業園生産車間,全自動貼片生産線、自動測試生産線、智能物流設施等科技感滿滿;在龍門大健康産業園,賽康制藥廠封閉式全自動生産線上,一片片藥劑源源不斷成型。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惠州堅持狠抓實體經濟發展,圍繞提升産業核心競争力,把資源、力量集中向“2 1”現代産業集群傾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進入快速發展的上升通道。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惠州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2082.3億元,增長14.1%,工業總産值突破1萬億元。

  這一年,電子信息産業集群實現擴規提質,形成5G及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電池等主導産業,全市11家企業上榜全省電子信息制造業100強,行業總産值4590億元,居全省第三。

  這一年,石化能源新材料産業集群實現提速發展,國企、民企、外企同台競技,形成年産能2200萬噸煉油、220萬噸乙烯煉化一體化規模,行業總産值2830億元,兩年年均增長10.9%;清潔能源加速建設,總裝機676萬千瓦,占能源總裝機比例71.7%。

  這一年,生命健康産業初步形成以中醫藥為特色産業,醫藥、器械同步發展的産業集群,産值達377億元。

  托起電子信息産業半壁江山的仲恺高新區獲批全省首批超高清視頻顯示特色園區,移動智能終端和超高清視頻顯示實現較快恢複,智慧能源産業躍升為新的支柱産業,多個戰略性新興産業逐步成形,顯示出創新驅動的産業轉型升級正在釋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大亞灣石化區連續三年位列“中國化工園區30強”第一,實現産值1858.9億元,增長38.3%,綜合實力連續8年位居中國化工園區前列。

惠州破萬億gdp(GDP逼近5000億惠州十四五)3

惠州實景。惠州東江圖片社 供圖

  狠抓項目建設積蓄發展新動能

  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1.8%,工業投資大增50.5%

  中海油煉化二期、中海殼牌二期、TCL液晶模組整機一體化智能制造等項目建成投産,正威(惠州)新材料産業園首期部分投産,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恒力(惠州)PTA、惠州LNG接收站等重大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太平嶺核電一期1、2号機組加快推進……惠州“3 7”工業園區内,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工程車輛往來穿梭,工人們緊張有序作業。

  堅持“項目為王”,惠州全力破解項目建設“用地難”,新增用地指标近七成用于工業項目;創新項目服務機制,實行工業項目施工圖審查容缺承諾辦理,全面推行建設工程項目“信用快審”承諾制,項目建設跑出“惠州速度”。

  中安産業投資(深圳)有限公司在博羅智能裝備産業園園洲片區建設“博羅智能制造工業供應鍊服務項目”,該公司董事長胡文铎稱,項目從洽談到項目公司注冊及外資進入,從土地供應到開工,整個過程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感受到了“保姆式”的溫暖服務。“同樣是辦施工許可證,在别的城市我們在資料齊全的情況下要一個月才能辦下來,這裡對工程規劃許可證實行容缺機制,我們7個工作日就辦下來了。”龍門縣德瑞達電子産品生産基地項目主管李朝雁點贊龍門的政務服務。

  項目的背後是未來,是後勁,是潛能。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惠州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1.8%,兩年平均增長18.9%。其中,工業投資增長50.5%,高于固定資産投資增速28.7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36.4%,比前三季度兩年平均高3.4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占固定資産投資比重33.1%,比前三季度提升1.1個百分點,顯示出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

惠州破萬億gdp(GDP逼近5000億惠州十四五)4

大亞灣石化。惠州東江圖片社 供圖

  深度融深融灣搶抓機遇

  2026年GDP實現8000億,惠州有信心

  1号公路全力推進、贛深高鐵通車、深汕高鐵加緊建設……以“豐”字交通主框架為引領,惠州深度融深融灣步伐不斷加快。

  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惠州瞄準2026年GDP實現8000億元目标!今年市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熱議點,成為惠州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五年後GDP實現8000億元,惠州有基礎、有優勢、有潛力。近年來,惠州把土地等資源要素集中在産業園區建設、優質工業項目落地上,形成了大項目、好項目逆勢“搶灘”惠州的大好局面,這些重大項目将在未來五年陸續建成投産釋放效益。市政協副主席、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吳欣認為,“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5年惠州可以保持8.5%以上的增速,實現8000億元GDP的目标。”

  “惠州整體經濟轉入了快速發展通道。”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統計局黨組書記黃育勳認為,惠州GDP跨過2019年增長4.2%的谷底後,在2021年增長10.1%實現“V”字形反轉,進入了快速發展的上升通道,未來幾年還将保持這一趨勢。與此同時,惠州過萬億元的固定資産投資夯實了新的發展基礎,一大批工業大項目建設投産極大增強惠州經濟發展動力。

惠州破萬億gdp(GDP逼近5000億惠州十四五)5

惠州西湖。惠州東江圖片社 供圖

  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一系列經濟工作重點,為惠州實現今年GDP增長8.5%的預期目标強化了發展引擎,也為未來持續發展夯實根基。

  “惠州積蓄了強勁的發展勢能,潛在增長率明顯提高,形成了向前沖的增長勢頭。”市委黨校科研部主任、經濟學博士黃忠平指出,大力推進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重大項目建設,聚焦新基建、新能源、新技術、新産業等重點領域謀劃一批補短闆鍛長闆項目,惠州完全有條件乘勢而上、突圍而出。

  “堅定區域産業格局的定力和信心,努力推動新一輪的經濟增長,構建大灣區新增長極,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惠州大有可為。”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副教授梁乃鋒認為,惠州要堅持“項目為王”,加大招商選資力度,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着眼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發展格局,持續推動“2 1”現代産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和區域産業格局形成,為“雙區”建設貢獻不可或缺的“惠州元素”和“惠州力量”。

  惠州日報記者馮麗均 李向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