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中。”這句話是盧梭名著《社會契約論》的開篇語。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追求快樂,對于每個人來說,雖然幸福與快樂的内涵各有不同,但有一點卻是确定無疑的,那就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擁有更大的自由,包括行為的、精神的。可以想象,如果失去了自由,那麼所謂的幸福與快樂還能剩下多少?!
人人身上都背負着許多的枷鎖,隻是,卻未必人人盡知。而且,有些枷鎖,人們對它已經失去了意識的能力。正如盧梭這裡所說的,——那就是人類的文明。
人是社會的動物,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類擺脫了原始社會的落後蒙昧生活,就步入了所謂“文明時代”,建立了國家,形成了不同的階級和階層,各種各樣的制度、意識形态之後,就形成了枷鎖,套在了所有人的身上,并且,還是人自己心甘情願套上的;等到終于感到不适,想要摘掉這枷鎖的時候,鑰匙卻早已經找不到了。
有人把人類從野蠻時代進入文明社會時代,稱為“枷鎖時代”。
馬克思把這種枷鎖下的不自由稱之為“異化”,他說,“随着文明而産生的社會為自己所建立起來的一些機構,都轉化為它們原來目的的反面。”他把“文明”視為異化的最大根源。
人類的文明有許許多多種,西方文明是,東方文明是;基督文明是,伊斯蘭文明是,中華的儒家文明、釋道文明又何嘗不是?這些文明從某種角度來看,又何嘗不是一個個的枷鎖?隻是人們往往已經被這種種的文明所催眠,早已經滲透進人們的身體裡,融化進了血液之中,人們已經失去了辨别的覺悟,和反抗的的能力。
人之初生總是自由的,人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心靈是一張白紙,沒有任何先入為主的成見。人區别于動物的,就是人 是靠文化和經驗生存,人總是有意無意地遵循着先輩裡的教誨,和已經走過的路,從他們那裡承繼着所謂的是非、善惡、真假等等觀念。
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盧梭才對現代文明極其反感,他說:“我們所有的智慧,都擺脫不了奴隸的偏見。我們所有的習慣都在奴役我們、束縛我們、壓制我們。文明人從出生到死都擺脫不了奴隸的羁絆。”“他們已經被關入了文明的牢籠,喪失了自由的意志。”
文明當然意味着社會的前進,助力于人類美好的生活;但文明總是瑕瑜互見的,每一種文明都有其糟粕和偏見之處。
一切優秀的文明,應該是幫助我們認識世界、認識自我,指導我們人生前路的舟楫和眼睛,為我們插上可以自由飛翔的翅膀,而不是為我們套上形形色色的枷鎖,使我們的人生更加的沉重。
因為,幸福與快樂,才是人類永恒追尋的主題。
人類現有的各類文明決非天經地義,也絕不是從來就有的。它倒更像山野裡自然形成的風景,那些獨特的樹木、花草,那些獨特的飛鳥、走獸……與所形成它的獨特的地域、地貌、氣候、曆史演繹等等有關。
我們大可不必因為是祖宗的,或者哪個神仙皇帝、或是聖人所說,就對它不分青紅皂白,倒頭便拜,自甘成為它的奴隸。我們可以像遊覽那些風景一樣地審視、鑒别、欣賞,從中汲取營養,豐富自我,但必須要明白,時時刻刻地牢記:我們永遠是我們自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