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育人的初心和使命?作者:高雲飛 雲南大學附屬中學 ,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教書育人的初心和使命?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作者:高雲飛 雲南大學附屬中學
初心和使命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就是教好書,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就是立德樹人。守好教書育人初心,擔好立德樹人使命,教好書,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才能無愧于這個偉大的時代,才能為黨和國家偉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事業增光添彩,作出曆史性的貢獻。
教育工作者必須守好教書育人的初心
守初心,總的來說,就是要求我們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奮鬥目标。新時代的教育者應當具有對黨和國家的“忠誠之心”,對學校和崗位的“責任之心”,對工作和生活的“進取之心”,對學生和家長的“仁愛之心”。
一、對黨和國家具有“忠誠之心”,就是要信守政治文明。政治文明的一個重要内容就是“誠”和“正”。孔子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其根本思想也是“誠”和“正”。我理解的“誠”和“正”,就是要思正事,行正道,出正果。
思正事。就是要想政治的事、想正經的事、想正大的事,使自己具有自覺的強烈的政治意識。一是要瞄準政治标準努力上進。堅持進步的政治傾向和明确的政治觀點,不做政治上的騎牆派和懦夫,有政治上的高站位和好眼光,善于從政治上謀全局、抓工作,開創工作新局面。二是要強化自身政治素質。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能夠站穩政治立場,嚴格要求自己追求高遠的政治抱負、高尚的政治道德、高昂的政治氣節、卓越的政治才幹。三是要自覺把自己置于政治要求之中。能夠始終增強“四個意識”(即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即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對黨和國家、人民始終忠誠,做到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大風大浪面前立場堅定,講政治、顧大局、有全局,不做糊塗人,不幹糊塗事,更不當“兩面人”。
行正道。就是要走正确的、寬廣的、光明的大道,使自己具有開拓創新的政治行為。要激勵自己正向的政治擔當,以黨和國家、人民的需要為導向培養人。采取光明的政治行為,認真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要求,自覺在大局下和全局中開創事業、發展事業,完成好各項任務,勤于、善于和勇于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出正果。就是要為安定、團結、和諧的政治局面而傾心傾力。一是執行好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遵守好黨紀黨規和國家的法律法規,處理好自己的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的關系,追求共同的事業,追求團體、學校的榮耀。二是助力良好政治風氣的形成,共同營造積極學習政治理論的風氣、積極關心政治大事的風氣。
二、對學校和崗位具有“責任之心”,就是要信守職業文明,包括先進的職業觀念、科學的職業精神、人道的職業操守、精湛的職業技藝。
具有先進的職業觀念。一是教師應成為職業人且依靠職業素質獲得勞動報酬。一方面,職業人是獨立個體,與學校保持契約關系。職業人因工作而與學校有關系,如果不在這裡工作就與學校沒有關系。職業人因在學校工作而享有工作的權利,也必然要承擔義務。學校與教師互為平等的權利義務主體。合同是事先約定的,具有法律效力,雙方都不可以任意違約,否則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另一方面,職業人是依靠職業素質獲得報酬的勞動者。勞動報酬的确定依據:勞動時間;學曆證、教師資格證、各種進修證、各種榮譽證書等;教學實績。二是職業人要愛惜自己的口碑。對教師而言,隻要去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就會有好口碑。什麼樣的人受歡迎?我想,應該有四個特點:熱情、真誠、善良、寬容。因為熱情,守護着教育之愛;因為真誠,回應着學生之需;因為善良,顯示着心靈之美;因為寬容,厚植着信任之情。三是職業人要為自己的未來投資,使自己不斷增值。投在哪裡?要投在學習上,學習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投在增加個人經曆上。拿什麼投資?要拿時間、精力和金錢去投資。增值的辦法:經曆特别,别人不可替代;能夠提供比别人更好的教學和服務質量。四是職業人要服務于人。擺正自己的位置,形成“崗位就是服務”的價值取向;提高服務工作技能;改善服務态度,微笑、積極、傾聽、和善。
具有科學的職業精神。職業精神實為以公共利益為基準的公共精神、職業文化,包括立足職業的學習與創新意識;張揚個性、解放個性、發展個性的自主和競争意識;注重生命和諧發展的生态與和諧意識;和合思想指導下的合作與雙赢意識;共生共存的誠信與寬容意識;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仁愛與尊重意識;尊重個性、認可差異的民主與平等意識;公平聚人心、效率促發展的公平與效率意識。
具有人道的職業操守。就是要權衡是非利弊,堅守一定原則,遵從一定标準,把握一定尺度而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體現時代精神和以教育創新為己任的風範。執著于信仰,執著于理解,堅毅果敢,做教育創新的主人。讓“人生為一大事而來,做一大事而去”。其中,尤其要有執著的敬業精神、高度的責任感和誠實守信的職業品格,使作為職業人的自己光彩照人、意氣風發。
具有精湛的職業技藝。要精通教育教學理論,深谙教育教學規律,懂得教育經營管理,駕馭教育經營市場,總攬教育全局。要了解你所教的孩子的心理需求,設法用你的魅力和魄力,用凝聚在你身上的對真理的敬畏、對善良的信仰,以及你高貴的氣質、得體的語言、你的激情你的幽默和真正對生命的關懷,去吸引并指引每一個孩子。
三、對工作和生活具有“進取之心”,就是要信守方法文明。這裡所說的方法,是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研究方法等的融合,又是教育教學方法、管理方法、督察方法和追求幸福的方法等的貫通。
思想方法要與時俱進創新意。一切問題的提出,一切創造的發轫,都要以體現時代精神,符合主流文化取向的科學思想方法為先導。要遵循認知規律,深掘教育内涵,開拓創新思路,從物質觀、發展觀、曆史觀、質量觀等認識教育的本質和原點;要堅持實踐原則,開闊教育視野,實施創新突破。創新要從實踐開始,實踐不僅是思維的源泉,也是思維的動力。實踐是通向真理的“此岸”,也是一切創新的“此岸”。因此,我們必須“親口嘗一嘗梨子的滋味”,深刻把握中國的教育現狀、外國的教育現狀、世界的教育走向及發展趨勢、教育理論的發展前沿,達到“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的境界。
工作方法要開拓創新結碩果。要遵循教育規律,構建從對學生的“權力教導”轉變為“能力教導”的方法體系;要堅持育人原則,順應主流趨勢,面向全體學生,即全面育人;讓每個學生的品質、體質、智商、情商、創造力等全面提高和協調發展,即育人全面。
研究方法要求真務實攀高峰。第一,遵循邏輯規律,改變思維方式。既要從英國心理學家、哲學家和經濟學家穆勒的契合法、差異法、契合差異并用法、共變法和剩餘法這五種邏輯方法以及德國新康德主義哲學家卡西勒的“邏輯構建”中汲取力量,更要從錢學森歸納推崇的三類邏輯思維(形象思維:直覺;抽象思維:理性;頓悟思維:靈感)中獲得啟迪,變封閉性思維為開放性思維,變滞後性思維為超前思維,變常規性思維為創新性思維,變分散性思維為整合性思維,從而使教育管理觀向教育經營觀轉變,使知識育人向文化育人轉變。第二,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勇攀科學高峰。“實”包括老實(科學的态度)、誠實(科學的精神)、紮實(科學的作風);“事”包括事物、事實、事理;“求”包括尋求(主動找研究對象)、探求(對研究對象進行科學分析)、苦求(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是”包括真、善、美。真正做到了實事求是,就能無往而不勝。
生活方法要不懈努力登“三樓”。我一直認為,人生的幸福有三層樓,第一層樓是物質生活,第二層樓是藝術追求,第三層樓是獨立思想。我們的物質條件将越來越好,我們可以将教育過程當作藝術創新過程,可以将教育活動與人生思索融為一體。這樣,就能從幸福的一層樓、二層樓登上三層樓,達到幸福的制高點。
四、對學生和家長具有“仁愛之心”,就是要信守人際文明。人際文明的理性内涵,是對民主、平等、仁愛的深邃思考,是對人性美好的不懈追求。人際文明的感性外露,就是親情、友情、同學情、師生情、同事情、家校情,乃至民族情、愛國情等人們所看重和要典藏的情、理、義。因此,可以說,一些地方出現的道德滑坡、腐敗滋生、社會風氣不良等現象,既是教育重物質輕精神、重科學輕人文的片面育人導向扭曲了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結果,又是人際文明缺失的結果。我們必須做到“文理彙通、有無相生”,必須尋找回來并信守人際文明,這是文化育人的需要,也是學校和教育工作者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目标。為此,要牢記老一輩教育家終生從事教育所總結的核心和精髓,即“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要強化“吾生吾子、我校我家”的意識,“用心導航,用愛教育”,踐行十種愛生愛家長的方法:用愛的目光注視學生和家長,用愛的微笑面對學生和家長,用愛的耳朵聆聽學生和家長,用愛的眼睛發現學生和家長,用愛的渴望調動學生和家長,用愛的細節感染學生和家長,用愛的管理約定學生和家長,用愛的語言激勵學生和家長,用愛的胸懷包容學生和家長,把愛的機會還給學生和家長。
總之,我們應該時刻牢記初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努力提升,全心全意為人民的教育服務。
教育工作者必須擔當好立德樹人的使命
擔使命,總的來說,就是要求我們勇于擔當負責,積極主動作為。要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在新時代,面對廣大人民群衆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望,面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新的挑戰,讓我們意識到立德樹人,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培養可靠的創新拔尖人才的緊迫性和必要性。立德樹人,每個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
一、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需要服務好國家和社會
在思想理論建設上下功夫。通過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和思想認識水平,深化對黨和國家、人民以及對馬克思主義、曆史規律的認識和理解,強化理論認同、心靈認同,用實際行動愛黨愛國愛人民,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用先進的思想引領方向,用正确的觀念指導行動,用向上的态度看待人生,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為國家和社會真誠奉獻、紮實工作。同時,把學習作為終生的内在追求,堅持不懈,廣泛深入涉獵多種領域知識,博觀而約取,移植而内化,比較而選擇,厚積而薄發,為能多作貢獻于國家和社會而提升多元素質和綜合能力。
在黨性教育上下功夫。将黨性鍛煉作為終生的必修課,向先進典型看齊,向英雄模範學習,積極響應國家号召,增強政治修養和敏銳性、鑒别力。從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入手,确立緻力于國家富強、社會進步的方向和奮鬥目标,站穩腳跟,培養堅定和執著的信念,始終為國家和社會奮戰在前、吃苦在前、拼搏在前,以優異的成績報效國家,回饋社會。
在道德建設上下功夫。努力追求“四個做”:一是加強道德修養,做大衆的标杆;二是增強文化内涵,做大衆的“首席”;三是改進交流藝術,做大衆的良友;其四是保持清正廉潔,做大衆的表率。自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嚴格要求自己,以“懂得感恩,崇尚優秀”為基點,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把崇高的師德内化于自覺的價值追求和行為取向,自尊自勵,自警自省,以自身的模範行為影響師生、影響社會,為國家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添磚加瓦。
二、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需要服務好人的發展
用文化的力量陶冶人。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提高文化素養,做精神教練,不是當“管人”的老師,不是拿着鞭子跟在後面,而是舉起先進而光輝的旗幟走在前面;不是叫學生“給我上”,而是讓學生“跟我上”。
用思想的力量感召人。你可以做一個盡善盡美的大好人,但是沒有思想絕對做不好一個教育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應是“星象互動式”的關系,就像是太陽系的“公轉”和“自轉”,老師、學生是相對獨立的星球,必須要“自轉”,隻有“自轉”才能進入“公轉”,而共識是核心的光源。共識,就是教育者的思想成為受教育者群體的共同思想,在這種思想光芒的指引下,受教育者群體健康發展,勝利前進。
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為人師表首先必須有高尚的人格作保證。”學生具有很強的向師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樹立一種令人傾慕的楷模形象,充滿人格之美。這樣,“言真可信,行正可效”。學生接受管理的前提,是對管理者的認同,這種認同是心靈的相通、心底的認同,由此,“上下同心,其利斷金”。
用情感的力量感化人。有一句詩是“未成曲調先有情”,對學生也是這樣,首先要滿腔熱情。你的熱情,就要像冬天裡的一把火,會燃燒整個沙漠。對學生感情的投入、人格的尊重、個性的理解,以及滿足其合理的需求,尤其是深層次的精神上、心理上自我實現的需求,必能堅定其上進心、責任感和成就感,産生“峰值體驗”的歡樂,使其更加愛學好學。
用智慧的力量啟迪人。要展示一種博學多識的學者風範,樹立一種敏知善思的智者形象。要做到這兩點,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學習。在現代科技突飛猛進、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學生懂得而我們卻不懂得、不熟悉的東西越來越多,我們要同已有較高的知識積累的新一代學生打交道,做他們的老師,可能遇到各種矛盾,需要處理各種問題,必須盡量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不斷學習新知識、研究新問題,培養多種興趣和愛好,更好地開闊視野,力求與學生成為“學習共同體”。這樣,才能走進學生,成為他們的“可心人”;才能把握機遇,成為内行,适應工作的需要。
三、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需要服務好人類文明的傳遞
為社會多增加一點誠信。做人,真誠是第一位的,真誠不能靠模仿,更不能靠作秀,它是一個誠實守信者的生命常态。誠信不僅是一個人的修養,更是一種力量、一種資源,而且是能夠赢得資源的資本,是我們對未來最好的投資。誠信是人類社會的共同價值取向,我們要大力倡導誠實守信的社會風尚,并在實際工作中身體力行,去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誠實守信,以此塑造好個人形象、學校形象、社會形象。
為社會多增加一點規矩。有規則并守規則才會有秩序、有公平,良序運行的公平社會人人都會從中受益。提出“經濟人”概念的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有一句話,大意是一個人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對社會的貢獻大于他事先給自己制定的目标。也許他無意識,但實際效果就是這樣。比如,有人經批準開墾一片荒山種水果,在出售水果獲得收益的同時,也改良了土壤,綠化了荒山,改善了環境,後者也許不是他的初衷。所以,科學的規則和良好的秩序以及公平的環境,能充分挖掘人的内在潛能,充分體現對人的價值的尊重,能在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實現社會利益最大化。
為社會多增加一點理性。所謂理性,就是要用聯系的、辯證的觀點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從事物的深層去把握事物的本質,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順應規律、運用規律、成就事業。為此,我們要把做事與悟理結合起來,不斷總結規律,提高認識規律、遵循規律的自覺性。而要努力培養理性思維,就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帶頭,養成不斷學習、積累、思考、鑽研的習慣。思想的力量是強大的,我們正處于一個越來越依靠思想、智慧來發展自己的時代。學會理性思維,會使我們變得冷靜、客觀、從容、自信。
為青年多增加一些自信。青年在推動人類發展進步的曆史進程中,從來就是一支積極的力量。無論從個體看,還是從總體看,青年都處于為将來的事業打基礎、做準備的階段。信息産業的風雲人物中,絕大多數是青年,這給人一個強烈的信息:在對人類社會生活、經濟生活、思想觀念、科技發展産生不可估量的信息網絡這個領域,青年扮演着一種引領潮流的角色。廣大青年成才的年齡在降低,成才的周期在縮短。所以,我們要告訴廣大青年,要明确自己的曆史使命,更加自覺地肩負起光榮的曆史重任,站在時代前列,為推動整個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打造作出更大的貢獻。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守好教書育人初心,擔好立德樹人使命,我們才能無愧于這個偉大的時代,才能為黨和國家的事業增光添彩,作出曆史性的貢獻。
責任編輯 從永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