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脾胃調理怎麼做?孩子的脾胃健康時身體才能強壯,而脾胃虛的小兒特别容易患感冒,那麼小孩子如何調理脾胃?
一、小孩脾胃調理
中醫認為脾胃是消化系統的主要髒器,它的功能是運化水谷,即對食物進行消化并吸收其中的養分供身體利用。此外中醫認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功能強的人抵抗力也很強時不易生病。脾胃虛的小兒特别容易患感冒,表現面色萎黃、眼帶青暗、鼻梁有“青筋”、身體瘦小、食欲減退、睡眠不安以及常有腹瀉等等。那麼小孩脾胃調理怎麼做呢?
1、日常飲食
中醫中的脾胃指的是脾經和胃經。若是孩子飲食不節、過食肥膩、饑飽不均、偏食偏嗜等偶可能傷及其脾胃。建議注意小孩的日常喂養要适宜,不要讓孩子吃過多的肉類食物,最好定時、定量還應讓孩子少吃一些零食。
大部分人都會出現脂肪攝入量過高的情況。利用兩三天時間減少精制米、面、糖果、甜糕點的攝入,強迫自己多喝水,尤其是多喝開水,這樣可以加快胃腸道的新陳代謝使胃腸道盡快恢複到正常水平。
3、吃水果保平衡
節日吃的美食很多是煎炸或甜點,多吃自然苦了腸胃。要調整節日裡失衡的消化功能,水果是相當有效的。橙汁和木瓜能很好地調整消化機能,它們都有去熱滞的作用。此外不妨買點銀花、菊花、木棉花加點蜜棗煲水喝,不但香甜可口,還有平衡消化功能。
4、綠色蔬菜補充纖維
綠葉蔬菜多含膳食纖維,多補充可促進腸蠕動增加排洩。
三、小孩脾胃調理,推薦這三款粥
中醫認為小兒脾胃功能不好主要有脾胃氣虛、脾陽虛、胃陰不足三個方面的問題,下面就教給大家幾個食療為主、藥物為輔的針對性調理方法。
1、蓮子山藥粥:補脾胃氣虛
脾胃氣虛的兒童常有面色萎黃、神疲乏力、不欲飲食、食後脹滿、大便稀溏等表現,必要的時候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參苓白術散、七味白術散等中成藥來調治,平時食療可選用蓮子山藥粥。
制作:蓮子30克、山藥80克、粳米50克。将蓮子去皮及芯加山藥、粳米和水煮粥食用,适用于脾胃虛弱導緻食欲不振、消瘦的孩子。
2、芡實茯苓粥:健脾陽
脾陽不足者常見四肢冰冷、腹部冷痛,稍食生冷食物就容易腹痛腹瀉。典型的脾陽虛可用理中丸來調治,日常食療可用芡實茯苓粥。
制作:芡實15克、茯苓15克、大米适量。前兩味入鍋煮成軟爛,再加入大米适量繼續煮爛成粥分頓服。有健脾祛濕、澀腸止瀉的功效。
3、沙參麥冬扁豆粥:補胃陰
胃陰不足的孩子平時總是口舌生瘡,伴有口幹唇紅、手腳心熱、沒胃口、大便秘結等症狀。中成藥可用養胃增液湯來調治,食療可用沙參麥冬扁豆粥。
制作:沙參、麥冬各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參、麥冬加水煮約20分鐘濾取湯汁,加入粳米、扁豆煮成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