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歐石英男運動表為什麼好?[腕表之家 鐘表文化] 電子技術不僅提供了精準性,還帶來了一種新型顯示方式,從而催生了數字腕表這使一些公司得以涉足制表領域,甚至一躍成為行業領軍者,卡西歐無疑就是最佳例證本篇文章将重點介紹卡西歐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的創造性工作,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卡西歐石英男運動表為什麼好?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腕表之家 鐘表文化] 電子技術不僅提供了精準性,還帶來了一種新型顯示方式,從而催生了數字腕表。這使一些公司得以涉足制表領域,甚至一躍成為行業領軍者,卡西歐無疑就是最佳例證。本篇文章将重點介紹卡西歐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的創造性工作。
卡西歐Casiotron數字顯示腕表
美國生産者的失敗
盡管電子技術主要是在美國開發,但美國制表公司卻沒有抓住機會,對全球市場産生影響。事實上,錯誤的選擇緻使個别領先制表商停滞不前,甚至與石英技術失之交臂。例如,寶路華在1960年推出音叉表時被譽為創新公司。但是,這種技術選擇推遲了石英技術的應用,最終成為公司沒落的原因之一(1976年寶路華被一位香港投資者收購)。
卡西歐創始人樫尾忠雄
1970年代,約有三十家美國制表商(如General Watch、Gruen Industries、Waltham、Elgin、Timex和Benrus)和電子企業(如Microma Inc.、General Electric、Intersil、Fairchild Camera & Instrument Co和Texas Instruments Inc.)推出了數字腕表。然而,這些腕表卻未能在國際市場上生存下來,主要原因在于背後的制表商和電子企業缺乏明确的營銷策略和相對強大的商業組織。
卡西歐Data Bank腕表
在日本,多家制表商通過與電子企業合作獲得了新技術。例如,東方雙獅與夏普公司聯合開設研究中心,生産數字石英表,而卡西歐則與三洋電機合作。值得注意的是,數字表的興起并沒有為日本制表行業帶來過多的新成員,這與美國的情況相反。當時,許多制表商迅速采用這項技術,包括服部公司(1973年)、理光(1973年)、西鐵城(1974年)和東方雙獅(1974年)等。卡西歐是唯一一個在日本國内乃至國際市場上獲得名聲的新成員。
卡西歐山形廠生産線
制表中的計算器
1946年,卡西歐由曾就讀于東京早稻田大學的樫尾忠雄創立,主要生産辦公設備和計算器。起初品牌承接一些機械行業的分包工作,後于1957年推出電子計算器。從那時起,卡西歐成為該市場的專家,并保持指數增長。1960年代中期,計算器市場逐漸飽和,競争愈發激烈(卡西歐與夏普的“計算器之戰”)。及至1970年代初,品牌開始踐行多元化戰略。
卡西歐Casiotron,第一款數字顯示石英腕表,1974年。
1974年,卡西歐推出首款數字石英表Casiotron,邁出第一步。這款腕表是卡西歐研究LCI石英技術的成果,電子袖珍計算器使用的技術與石英表類似。卡西歐腕表的共同之處,在于都是電子的、并且售價親和。
位于羽村的卡西歐G-Shock研究中心
成功的G-Shock
卡西歐的增長勢頭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初,其腕表營收從1976年的48億日元躍升至1981年的587億日元,後于1985年達到689億日元。這段時期,制表對卡西歐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産量占比從10%增長到三分之一以上。然而,接下來的數年裡,制表對卡西歐的重要性有所下降,最終占到品牌營收的四分之一左右。
卡西歐Digital G-Shock腕表
産量和營收下降的原因,是卡西歐在國際數字表市場上面臨香港生産商的競争。1985年,卡西歐腕表銷售額達到689億日元,但三年後下降至5,170萬日元,品牌采用新的營銷策略後才恢複增長。通過推出G-Shock(1983年)和Baby G-Shock(1991年),卡西歐展現了成為優質數字表生産商的決心。1992年,該品牌的腕表營收達到8,060萬日元。
1976至1992年間卡西歐腕表産量及營收占比情況
然而,更重要的是,卡西歐已經成為日本制表行業的領軍者。該品牌在日本全國腕表産量(含機械表)中所占的份額從1976年的2.2%上升到1985年的18.7%。1980年代後期遇到的問題暫時阻礙了增長,後于1990年代重新恢複。
卡西歐G-Shock限量版腕表
1992年,卡西歐占日本腕表産量的28.7%。自1990年代以來,其營收一直在700億日元到800億日元之間波動,僅次于精工和西鐵城。(圖/文 腕表之家 許朝陽編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