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中考化學方程式計算方法

中考化學方程式計算方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8 04:04:35

中考化學方程式計算方法?一、選擇題1.在“2A 3B=2C 4D”的反應中,已知8g物質A完全反應生成11g物質C和9g物質D.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則物質B的相對分子質量( ),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中考化學方程式計算方法?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中考化學方程式計算方法(适用于江蘇省中考)1

中考化學方程式計算方法

一、選擇題

1.在“2A 3B=2C 4D”的反應中,已知8g物質A完全反應生成11g物質C和9g物質D.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則物質B的相對分子質量( )

A.16 B.32 C.48 D.64

2.根據化學方程式書寫原則判斷,下列錯誤的是( )

A.Cu 2HCl═CuCl2 H2

B.Na2CO3 CaCl2═CaCO3↓ 2NaCl

C.2Fe2O3 C

4Fe 3CO2

D.CO2 Ca(OH)2═CaCO3↓ H2O

3.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确的是( )

A.C O2

CO B.NaOH H2SO4═Na2SO4 H2O

C.CaCO3 2HCL═CaCL2 CO2 D.C 2CuO

2Cu CO2

4.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石灰水長期存放後産生的白膜用硝酸清洗:Ca(OH) HNO3═CaNO3 2H2O

B.硫酸铵與燒堿混合:NH4SO4 NaOH═NaSO4 H2O NH3

C.制取鋁:3Zn Al2(SO43═3ZnSO4 2Al

D.銅表面的銅綠[Cu2(OH)2CO3]用鹽酸除去:Cu2(OH)2CO3 4HCl═2CuCl2 3H2O CO2

5.根據下面實驗内容書寫的化學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在空氣中點燃鎂條 Mg O2

MgO

B.鋁片放入稀硫酸中 Al H2SO4═AlSO4 H2

C.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氯化鋇 2NaOH BaCl2═Ba(OH)2↓ 2NaCl

D.碳酸鈉溶液中滴加硝酸銀 Na2CO3 2AgNO3═Ag2CO3↓ 2NaNO3

6.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确的是( )

A.鐵在氧氣中燃燒2Fe 3O2

2Fe2O3

B.鹽酸除鐵鏽Fe2O3 6HCl═2FeCl3 3H2O

C.密閉容器中燃燒紅磷驗證質量守恒定律2P O2

P2O5

D.CO還原氧化鐵Fe2O3 3CO═2Fe 3CO2

7.下列化學方程式中符合題意且書寫正确的是( )

A.正常雨水偏弱酸性原因:SO2 H2O═H2SO4

B.生活中用天然氣作燃料:C2H3OH 3O2

2CO2 3H2O

C.用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症:NaHCO3 HCl═NaCl CO2↑ H2O

D.工業上用熟石灰制取燒堿:Ca(OH)2 2NaNO3═Ca(NO32 2NaOH

8.下列指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正确的是

A.鎂條在氧氣中燃燒:Mg O2 MgO2

B

.古代濕法煉銅:2Fe 3CuSO4==== Fe2( SO4)3 3Cu

C.用胃舒平[含Al(OH)3]治療胃酸過多:Al(OH)3 3HC1==== A1C13 3H2O

D.用石灰石漿處理二氧化硫: SO2 CaCO3 O2 ==== CaSO4 CO2

高溫

9.下列方程式表示的反應正确,且能實現目的的是 A.高爐煉鐵:2Fe2O3+3C = 4Fe+3CO2

高溫

B.煅燒石灰石制生石灰:CaCO3 = CO2↑+CaO C.從硫酸銅溶液中得到單質銅:CuSO4+2Ag=Ag2SO4+Cu

D.除去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硫酸鈉雜質:Na2SO4+BaCl2=BaSO4↓+2NaCl

10.化學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學用語.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确的是( )

A.2KMnO4

K2MnO4 MnO2 O2

B.Mg O2═MgO2

C.Cu FeSO4═CuSO4 Fe

D.Na2CO3 HCl═NaCl H2O CO2

11.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療胃酸過多症:2Al(OH)3 3H2SO4=Al2(SO43 6H2O

B.

用熟石灰處理硫酸廠排放的污水:Ca(OH)2 H2SO4═CaSO4 2H2O

C.

用燒堿溶液處理煉銅廠用黃銅礦(CuFeS2)、輝銅礦(Cu2S)煉銅排出的廢氣中的二氧化硫:SO2 2NaOH═NaSO3 H2O

D.

新使用的鋁桶或鋁壺,浸水部分變黑:2Al Fe2(SO43═Al2(SO43 2Fe

12.下列指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正确的是

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4Fe+3O2 2Fe2O3

B.鋁片溶于稀硫酸:Al+H2SO4 AlSO4+ H2

C.銅綠的形成:2Cu+O2+H2O+CO2 Cu2(OH)2CO3

D.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純堿和氧氣:Na2O2+CO2 Na2CO3+O2

二、非選擇題

13.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所化鎂:

(2)鋅和稀硫酸反應:

(3)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反應:

(4)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5)硫化氫(H2S)氣體和二氧化硫氣體混合生成硫和水:

14.對知識的比較與歸納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現有以下三個化學方程式:

①H2CO3

H2O CO2

②CaCO3

CaO CO2

③Cu2(OH)2CO3

2CuO H2O CO2

通過比較發現:

(1)它們有許多相似之處,請寫出其中的一條:

(2)它們也有許多不同,請指出其中一個與另外兩個的不同之處: (答一條即可).

15.化學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學用語.觀察化學方程式可得到很多信息.請你根據化學方程式:

4HNO3(濃)

4NO2↑ O2↑ 2H2O,寫出你得到的三點信息.

(1)

(2)

(3)

16.用适當的化學方程式說明或解釋下列問題:

(1)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弱

(2)工業上煅燒石灰石制生石灰

(3)用石灰漿粉刷牆面,幹燥後變得堅硬

(4)服用Al(OH)3的藥丸治療胃酸過多症

17.鈉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直到1807年才由英國化學家戴維通過電解氫氧化鈉得到單質金屬鈉,實驗室通常将金屬鈉保存在煤油或液體石蠟中,但仍會發生緩慢氧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金屬鈉發生緩慢氧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探究金屬鈉與水反應時,發現有氣體生成,收集氣體并點燃,有明顯爆鳴聲,向反應後溶液中滴加酚酞試劑,溶液呈紅色,由此推斷,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推測:金屬鈉放入硫酸銅溶液後,溶液底部會出現金屬銅的紅色沉積物,經實驗實證,實際觀察到的是藍色沉澱,産生藍色沉澱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18.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②鋁與氧氣反應

③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 ;④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19.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在生産和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

(1)熟石灰可由生石灰溶于水制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測量其溶液的pH時,可以 ,再用标準比色卡比較試紙顯示的顔色,讀取該溶液的pH.

(2)用石灰漿粉刷牆壁,幹燥後牆面變硬,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用熟石灰來改良酸性土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以土壤中含有硫酸為例).

(4)用熟石灰粉與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環保農藥“黑白粉”.使用時,選擇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莖葉上,可消除忌堿蟲體.

①“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堿性更強的K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②“黑白粉”還可提供植物必需的營養素是 (填元素符号).

20. 2015年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核心議題是碳排放及全球氣候變暖.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以下兩個過程:①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氣.②自然界中的水體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從物質轉化的角度看,上述兩個反應的反應物相同,而産物卻完全不同,其原因是 .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是

(2)二氧化碳可被壓縮成液态,封存在地質結構中.從微觀角度解釋二氧化碳能夠壓縮成液态的原因是 .如果CO2被封存在含氫氧化鈣的地下鹹水層中,則可轉化為固态碳酸鹽,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科學家利用太陽能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合成氣”(H2和CO的混合氣體).用“合成氣”為原料生産甲醇(CH4O)時,按照“綠色化學”原則,應調節“合成氣”中H2和CO的分子個數比為

21.某化學興趣小組把金屬鈉放到硫酸銅溶液中,實驗并非如想象的有紅色銅析出,而是生成一種藍色沉澱,同學們非常好奇進行實驗探究.

(1)【提出問題】金屬鈉放到硫酸銅溶液中到底發生了怎樣的化學反應?

(2)【查閱資料】鈉是非常活潑的金屬,能與水發生劇烈反應,并放出氣體,生成的溶液顯堿性

(3)【實驗探究】

實驗一:把一小塊擦幹淨的金屬鈉放到裝有少量蒸餾水的試管中,點燃生成的氣體,聽到“噗”的一聲後燃燒起來,說明有 氣體生成

實驗二:在剩餘的溶液中滴加硫酸銅溶液,發現有藍色沉澱

(4)【實驗總結】實驗一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實驗二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5)【實驗拓展】興趣小組又将一小塊擦幹淨的金屬鈉放入盛有FeCl3溶液的燒杯中,觀察到發生了化學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