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供血不足在現在的生活中其實是長發疾病,特别是在現代經常可以發現有些中老年朋友經常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失眠、凡事都打不起精神來,可是到醫院進行儀器檢查(如CT、MRI)和神經體征檢查卻都沒有發現異常。這時就要了解“腦供血不足是怎麼回事?”
腦供血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1)某些動脈血管腔狹窄或血管痙攣,通過的血流量減少,緻使所供應的腦區發生供血不足;
(2)血流動力學障礙,當血壓降低,心髒搏出量減少時腦組織供血不足;
(3)某些原因造成的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緩慢及血液成分的改變,也可發生及供血不足;
(4)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即動脈搏粥樣硬化的闆塊脫落,在血流中形成微栓子,随血流到小動脈而堵塞血管,則會出現腦局部供血不足。
腦供血不足的病因與腦動脈硬化有關。腦血管病的發病率随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大,其主要發病基礎是腦動脈硬化,正常成年人的平均腦血流為每分鐘100克腦組織40-60毫升,同時大腦對血液供應不足非常敏感。
當血液供應降到正常值的75%-85%時人就會産生判斷錯誤和意識障礙,降到正常值的51%-65%時即可出現昏迷。腦循環停止幾秒鐘就會導緻喪失知覺,幾分鐘即可造成不可逆性的神經元損傷。因此,保持連續不斷的充足穩定的血液供應對維持大腦的正常功能非常的重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