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在我國北方地區種植較為廣泛,是一種速生型樹種,其樹型高大,有較多的用途。本文主要針對楊樹常見病蟲害的防治加以分析和探讨。
楊樹在黑龍江地區是造林數量較多的一個品種,因此,抓好楊樹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1.1楊樹葉鏽病
楊樹生長速度快,這一優勢,使其用途廣泛,深受歡迎。該病多發于夏季,受到影響較多的是其嫩芽和葉梗生長期。嚴重時,多數楊樹葉子都會生病,病斑最初時為小黃點狀态并在正面出現,并逐步在背面出現,直至造成葉子最後落下。其成因和容易發生的環境目前已經基本查明,但在防治上有一定的難度。一般由于樹苗間隔過小,影響到其生長發育;而且,該病易發于濕度較大和通風性能及透光性能不好的地區,其特點是病菌傳播的快,而且損失也較大。
防治該病一般采用以下方法。一是選用抗病型樹種;二是控制好種植密度;三是及時清除并燒毀生病樹枝;四是在5-9月期間用藥物進行防治。
1.2楊樹白絹病
白絹病的病原也是一種細菌,名為真菌齊整小核菌。該菌屬半知菌亞門,屬于絲孢綱,無孢目,是小菌核屬。菌核最初時為白色,随後會由淡黃色逐漸向呈栗褐色轉變,最終成為茶褐色。其特點是表面平滑,呈現為球形或近球形,直徑大約0.8-2.3毫米,這點十分類似于油菜籽。該病菌最适發育的溫度為32-33℃,最高溫度應低于40℃,最低溫度8℃。耐酸堿度範圍較寬,PH值為5-9。
要防治該病,應該以增施有機肥料為主,其目的是為了增強樹勢。當發現病株嚴重的,要對其進行及時清除,并對原處土壤使用石灰粉嚴格消毒。如果情況較輕,應該先扒開表土,再用石灰粉覆蓋,随後再在三類粉上覆土。如采用藥物,可以按每畝/1千克标準,使用50%退菌特;該病發病初期時,可以采用50%代森铵1000倍液進行灌澆,大約隔7-10天後,再采用同樣方法進行再次防治,目的是為了有效殺滅土壤當中存在的病菌。确診發生該病後,可以施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也可以使用50%多菌靈(1000倍液),在植株莖基周邊的土壤進行灑施,以有效抑制該病害繼續蔓延。
1.3楊樹黑斑病
該病通常也被稱作是楊樹褐斑病,多種楊樹都可能被侵染。該病的危害對象為楊樹的葉片及嫩梢,并以葉片為主要危害對象。
對于該病的防治,一般是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種是煙霧機防治法。這種方法,主要适用于高大的樹木。可由專業防治隊伍采用煙霧機,以集中方式進行施煙防治。在藥物方面,可有多種選擇。常用的有:①8%百菌清煙霧劑;②2.5%氟矽唑油煙劑。為保證防治效果,要控制好防治時間。一般情況下,應該無風早晨5-7/時,也可以在傍晚18-20時。
第二種方法是噴霧防治法。該方法是在病害初侵染前使用(最好在雨季來臨之前使用),主要針對苗木和低矮的幼樹使用。可噴施的藥品包括:①波爾多液(200倍);②70%代森錳鋅(600倍液)③50%多菌靈(700倍液);④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第三種方法是加強營林管理。主要是采取的辦法有:①增施有機肥(土雜肥);②改善通風和透光條件,其目的是進一步增強樹勢,以有效提高樹木自身抗病性;③抓好雨後林地積水及時排除;④及時幹淨清理病葉、落葉,以有效消滅該種病的原菌。
楊樹常見蟲害較多,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2.1白楊透翅蛾
該蟲害主要危害的對象是苗木以及幼樹
在防治上,主要是要抓好嚴格檢疫。嚴防非疫的地區有發生害蟲的苗木進入。要及時在苗圃内清除蟲卵,并在蟲孔裡注射有機磷等藥劑,還可以藥棉堵住蟲孔,也可采用利用天敵的方法。
2.2光肩星天牛。
其危害對象主要是黑楊派以及小葉類
主要應該采取的防治方法是選用抗蟲類品種,加強水肥管理,提升樹木自身抵抗害蟲的能力,采用天敵防治法(如啄木鳥)。對于幼蟲,可用有機磷農藥注人蟲孔方法來防治,也可以插入毒簽;對于成蟲,可采用人工捕捉法,也可以采用有機磷農藥方法來進行毒殺。
2.3桑天牛
該蟲害主要危害的對象是白楊派和黑楊派品種。
在防治上,可以采用在林地及其周圍清除其他樹種,以斷絕成蟲的各類補充營養源;做好桑天牛的天敵啄木鳥的保護;也可使有機磷藥劑滴注蟲孔及插毒簽的方法。
2.4食葉害蟲
該類害蟲主要是楊扇舟蛾。在防治上,可在幼蟲它們處于1-2歲齡時,及時摘除蟲苞,并随後采用蘇雲金杆菌、白僵菌懸浮液殺死幼蟲,也可采用有機磷農藥以噴灑法除蟲。
對于另一種常見的食葉類害蟲楊尺蠖,可根據其發生時間較早的特點早防早治。如,在中耕時,搗毀蛹室,可以用膠環塗樹幹的基部,以阻止雌蛾在樹上産卵,還可以采用噴灑蘇雲金杆菌、敵敵畏、久效等常用藥劑來防治。對于較高的樹木,可采用噴灑煙霧機來進行防治。
綜合以上所述,楊樹雖然具有生長速度快,生命力強的特點,但其常見的病蟲害仍然不容忽視,需要我們針對其特點,堅持早防早治,以避免其因為防治不力而造成大的損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