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拜訪客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把我們的産品賣給客戶,完成簽單。客戶肯定也知道我們見到他們,可能會推銷各種産品,那客戶為什麼還願意見我們呢,客戶見我們之前,心裡到底在想什麼呢。
客戶到底為什麼購買?一般客戶說出來的業務需求,是表,是果;而客戶個人想要實現、解決或避免什麼的想法,是裡,是因。有時候我們滿足了客戶的業務需求,但客戶仍然不選擇我們,很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考慮到客戶需求背後的概念。隻有滿足了客戶個人内心深處的某種訴求、感覺和期望,客戶才會有行動。相比産品和方案的特性、優勢和價值,真正主導客戶采購的是内心深處的感覺,并由此衍生的具體需求。
例如小熊打算買個電視的,在買之前小熊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體的想法,因為他家客廳比較小,看電視的沙發離牆比較近,放個大的不合适,所以最好壁挂,不宜超過42英寸。另外,他計劃拿出四千塊錢來買電視。
當他去國美或蘇甯看電視時,銷售會先說歡迎光臨,之後開始介紹他們的熱銷産品。小熊實際上對銷售員介紹的并不感興趣,隻會選擇性聽了一些。這時如果推銷員指着一台55寸的電視對他說,現在搞促銷,這台價格非常優惠,價格和42寸的差不多,他也肯定不會買。
所以,每個人買東西,都可能有他獨特的理由,就像小熊買電視,很明顯,隻有對方提供的産品或方案符合了他的概念,他才會做出決定,而不是因為銷售人員說的有多好或者産品和方案有多麼好,價格有多麼低。
購買的理由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因為某個變化或某個事件發生,導緻我們有了想改變現狀的想法。外界環境的變化,導緻必須通過改變來應對變化,這種改變就是行動和購買的原動力。
人的意識、思維形成決定的過程大緻如下:
人的行動或決定,都源于自己的原始動機,是結合自己的價值觀和主觀評估标準,形成行動的行為準則,從而決定自己的行動。決定源于動機,取決于價值的判斷,這就是客戶做出決定的過程。
客戶的概念客戶的内心想法,簡稱為客戶的概念,即客戶的認知與期望。
客戶的認知是由對現狀的感知和感受組成的。
期望是客戶對未來的預期,是希望通過采購實現哪些目标,解決哪些問題,避免哪些風險的想法,是對采購之後的一種憧憬。
我們和客戶溝通,一定要深入了解他們的認知和期望,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和客戶溝通,達成共識。在分析客戶的概念時,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