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快速變遷的社會,我們有太多人總陷入“想要成功”的焦慮,為了可以超越他人,我們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餘,報了一堆以為可以走向成功的課程,或者是從一些成功者的手裡獲取了一張長長的書單,感覺隻要擁有了這些,我們就離成功不遠了。
可事實卻很殘酷,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們發現我們除了更加焦慮,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沒有任何提升,從而我們就再次回到自我懷疑的惡循環中。
我們開始懷疑别人的課程就是在割韭菜,别人介紹的書不過如此,我們為了課程每天努力打卡完成作業,我們為了看書,努力劃重點,做思維導圖,可我們連成功的影子都瞧不見,唯一發現的是錢包在減肥的同時,我們還在原地踏步。
這其實是現在很多人的現實縮影,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個。心裡渴望要學的東西很多,書架上擺着滿滿的書,電腦裡、手機裡收藏着密密碼碼的課程,有多少是收藏後再也沒有打開過的?我也真的不好意思說出來,可我也知道我不是唯一一個。
我的這種焦慮是因為我感覺自己明明抓了很多東西,卻要在握緊的時候怎麼也抓不緊,它們就像沙子一樣在我手上流失,最後在手上殘留的隻是依附在手溫下的少量散沙。
都說我們的底層邏輯要正确、要牢靠,然後才能構架出自己的知識體系,一旦有了體系的牢固樹幹,才能把一個個知識點挂上去,最後我們的知識體系才會越來越豐滿。
可事實是我們似乎讀了那些成功者介紹的大部分書,可我們卻絲毫沒有他們半點成就,到底是我們看錯了書,還是我們沒有他們聰明,或者成功本來就屬于小部分人?
最近看了一本周嶺的《認知覺醒》,突然發現自己真的是走進了“以為讀書就能成功”的死循環,我正如書中寫到的那樣:明明在很使勁的努力,可是卻對自己的目标越來越迷茫。
看完這本書後,我醍醐灌頂,原來讀書可以改變一切,是沒錯的,隻是我連最基本的閱讀方式都用錯了,所以看我自己花了那麼久的時間在使勁努力,可始終卻沒有明顯的成績出來。
當關上書的那刻,我問了自己幾個問題:
其實問題提出的同時,我已經從書中找到了答案,就像書中所說的,“我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根本差異是認知能力上的差異,因為認知影響選擇,而選擇改變命運,所以成長的本質就是讓大腦的認知變得更加清晰。”
1、那些“嗜書如命”的人隻是在假閱讀
《認知覺醒》給我們分析了當前兩種“嗜書如命”的人:
這種人在完成購買的舉動後,就以為書中所講的知識都已經為我所用,似乎隻要把這些書買回家,自己就成了塔尖上的人。
可真的到翻書的那刻才發現,書裡的内容并沒自己想的那麼容易理解,翻個幾頁興趣沒了,然後自我安慰說這些書可能并不适合自己,接着繼續刷手機,再去發現新的書單,最後又是一個購書的循環,而那些看不了幾頁的書最終隻是書架上的擺設。
這種人讀書極快,就像現在出去吃快餐一樣,隻講速度不講質量。這群人稱得上“嗜書如命”吧,隻要别人說好的書,他們一本都不落下,然後瘋狂地讀,快速地讀,因為在他們眼裡,不讀快一點,還有那麼多書怎麼來得及。
的确這種人一年可能讀個上百本書,别人一說某本書,他就會說,“這個我看過,那個我看過”,可真要讓他說點什麼來,卻發現腦子有點空白。
這些不正是假閱讀嗎?也許第二種人比第一種人好一些,最起碼他們有讀了,而不像第一種人隻是把書買回來當擺設。
但第二種人可能更焦慮,在他們的眼裡明明花了那麼長時間去完成閱讀,可為什麼卻沒見自己有任何改變呢?腦子依然一片混沌,理不出自己想要的清晰目标。
我自己其實就是這第一種人和第二種人的混合體,書架上有未拆封的書,同時也會一個月看上好多書,可腦子裡卻還是一片混亂。
他們希望隻讀幾本書就能博學多識,堅持21天就能養成一個習慣,少吃幾口飯就能變瘦,讀完一篇幹貨文章就能立即改變……
我們希望可以通過閱讀更多的書來改變自己,卻發現看的時候像是獲取了所謂的知識,可當我們把書合上的那一刻,我們跟這本書根本沒有建立任何的聯系。
“知識消化不良”的症狀是,得到回答跟沒得到一樣,讀了書跟沒讀一樣,記了筆記跟沒記一樣,參加了培訓跟沒參加一樣。想不到和自己的聯系,加工不出自己的應用,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轉變不成自己的能力。—《這樣讀書就夠了》
我們還是原來的生活方式,還是以前的做事方法,沒有實踐,沒有行動,書本上的知識還是在書本上,沒有成為我們的技能,所以,怎麼改變?
2、閱讀是最低成本的投入書籍是傳承思想的最好介質,頂級的思想都能從書籍中找到,隻要選書得當,就能以極低的成本找到行業裡頂級的思想。這些思想通過書籍被清晰無誤地記錄下來,簡潔精練,甚至還經過了上百年時間的沉澱和檢驗,而你隻要花上幾十元就可以直接獲得。
在《認知覺醒》中周嶺其實很直白的剖析了我們大部分陷入焦慮的人的最根本問題。明明閱讀改變了那麼多人,為什麼偏偏到我們就不行了呢?
讀一本好書就是在跟作者交流,這種成本極低,隻有幾十塊而已,我們就可以從他們的文字中獲取他們的成功秘密,但是我們往往把這種唾手可得的知識當成了配角。
我們沉迷于聽書、聽幹貨、聽講座、買課程,似乎隻有高投資才會有高回報,這也是我一直陷入的迷茫,直到我看了《認知覺醒》這本書,才認識到,自己是真的陷入了知識付費的怪圈了。
通過讀書提升自己是正确的,可就是我們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讀,這才是最關鍵的,我們都用錯了勁。
周嶺說:“讀書要先學會選書。選書比讀書本身更重要。”
我們在迫切想要改變的時候,往往就是病急亂投醫,聽見哪個名人說哪本書好,我們收進自己的書單,好像我們隻要買了這本書就離成功很近了,可我們并沒有想過,這本書是不是我們現在所需的。
我們要通過讀書去改變是沒錯的,錯的是我們跟那些厲害的人所在的階層不同,大家層次不同,而當前所需改變的東西也不同。
在我的理解就像遊戲通關一樣,明明自己還在第10關,偏偏要拿第10關的裝備去打第100關,這不是找死嘛!就算第100關的大佬把通關秘笈給到我們,我們沒有經過一關關的操練,最後隻會被碾壓到失去信心。
所以周嶺在書中強調“一定要讓興趣、難度、需求三者盡可能匹配。”
3、“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并不是雞湯我們很多人都聽到“熟能生巧”這個成語,可又有多少人相信它的力量呢?我想真的是少數,又有多少人會認為“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隻是誇張的比喻呢?
至少我曾經一直覺得一本書讀個100遍,這有點過了,能讀個10遍就了不起了,更何況我以前在追求看書的數量時,我就從來沒有把那些書翻看過第二次,我看似是讀了不少書,卻依然沒有改變我的現狀。
巴金,把《古文觀止》讀了100遍
茅盾,把《紅樓夢》讀了100遍
蘇步青,童年放牛時把鄰居家一部殘缺不全的《三國》讀了100遍
我們在以為誇張的時候,這些人早已傻傻地這麼做了,可我們還以為自己很聰明,在到處找捷徑,而“真正的捷徑正是那條看起來漫長且低效的行動之路。”
猶太人的格言說:學習就是重複。
在科學家看來,學習任何一門技能,本質上都是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在建立連接。用神經科學的術語解釋就是:通過大量的重複動作,大腦中兩個或者多個原本并不關聯的神經元受到反複刺激之後産生了強關聯。
這讓我想到我在教女兒做10以内的加減法時,也正是在大量重複着這些内容,倒過來倒過去,從陌生到熟悉,僅僅這些數字,在長時間的練習中才真正的熟記于心,而從剛學習到熟練遠超過100遍。
我想我們小時候剛學習的時候也是如此,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反而覺得這種方法很傻,在沒有掌握基礎,也就是地基沒打牢的情況下,還在不斷地往上搭建,一味地追求着進度,卻忽略了質量。
這種種的原因還不是因為我們太過急于求成,可當我們了解了成長應該有的規律後,我們就該重新審視自己,隻要認清事實,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若不改變,過個5年、10年的,我們還不是老樣子,那何不從最簡單的開始改變呢?
《認知覺醒》值得推薦,全書分上篇:内觀自己,擺脫焦慮和下篇:外觀世界,借力前行,共8大章節,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成本最低的成長之道。這本書對于那些缺乏耐心、急于求成、極度焦慮的人來說,會讓你有種豁然開朗的覺醒!
#今天看了一本好書#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