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峽都市報
N 海都記者 陳燕燕 通訊員 郭莉莉
入夏,福建進入雨季,野生蘑菇瘋長,
又進入野生蘑菇中毒的高發期!
5月底,莆田一家三口采了5朵野生蘑菇,
熬湯喝下後,三個人都中毒了!
6月,龍岩又有12人吃野蘑菇中毒,
包括一家七口全被毒菇放倒的,
還有一對老夫妻喝野蘑菇湯後1人身亡。
吃蘑菇的大多是一家人,一旦中毒,可能全家遭殃。此次,龍岩的12名中毒者來自4個家庭,都被送到龍岩市第一醫院搶救。
醫生再次警告:
不要食用、采摘、購買野生蘑菇!
老夫婦誤食毒蘑菇,依伯兩進醫院搶救
7日,龍岩張奶奶(化姓)剛出院,但66歲的老伴林爺爺(化姓)再也沒有醒來。
張奶奶很難過,她告訴醫生,6月4日12時,她上山采了白蘑菇,蘑菇偏黑,柄比較粗,不像有毒的。當天,她把蘑菇洗了洗,煮了一鍋湯,味道很鮮美,夫妻倆喝光了。當晚12時許,老兩口上吐下瀉,被送到當地醫院搶救。
網絡圖
一開始,他們不算嚴重,醫生推斷是胃腸炎型中毒。不料,兩天後,他們突然出現急性肝衰竭、凝血功能異常等症狀,被緊急送到龍岩市第一醫院。林爺爺得過心梗,又放了心髒支架,身體較弱,搶救3天,他仍昏迷不醒,腹腔大量出血,并有腦出血的可能,即使治好,也可能成為植物人,家人隻好放棄治療。
小小蘑菇雖美味,卻毒倒一家七口
還有一家七口全被毒菇放倒的,77歲的永定盧奶奶說,她8歲就開始上山采野菇,從沒中過毒。6月11日,她又采回一臉盆蘑菇,洗好分成三份,自己留一份,又送給兩個兒子家嘗鮮。沒想到,次日,一家七口都開始惡心、上吐下瀉。幸好,兒孫吃得不多,症狀比較輕,盧奶奶夫妻年紀大,肝髒功能損害明顯,必須進行血漿置換、血液灌流等,清除體内毒素,治療下來,一家子花了四五萬元。
潛伏期超6小時 要引起警惕
張奶奶和家人很納悶,為啥中午吃的毒菇,半夜才發作?且兩天後加劇?
該院急診科的廖全旺醫生說,由于天氣、光照、雨水等原因,同一個山頭、不同年度、不同季節生長的蘑菇都可能不同,甚至同一種蘑菇、不同季節采摘,具有的毒性也不同。
蘑菇中毒後,臨床表現複雜多樣,超過90%的蘑菇中毒首先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表現,繼而根據蘑菇種類不同,可累及不同器官及系統。通常,毒菇中毒的潛伏期為2~24小時,有的僅10分鐘。
對蘑菇種類不明确,尤其是潛伏期超過6小時的中毒者,應警惕緻死性蘑菇中毒的可能,中毒者可能發病較慢,初期很難察覺,容易耽誤治療。
他強調,毒菇中毒後可能有“假愈期”,有些中毒者在惡心、嘔吐、劇烈腹痛之後,症狀看似消失,其實,毒素已進入内髒,發病2~3天後,進展為肝腎及其他多個髒器功能損害,甚至死亡。
因此,吃蘑菇後出現不适,要盡快就診。症狀好轉後,要觀察2~3天,看肝腎功能有沒明顯變化。
新聞多看點
毒蘑菇中毒事件
福建已發生多起
2019年5月,一對母女在廈門環島幹道周邊遊玩,憑借以往在老家的經驗,采摘了路邊草地上生長的野生蘑菇食用,最終出現了中毒症狀。
2018年7月中旬,同安區新民鎮蔡宅村村民林女士因為吃了野蘑菇躺在病床上。她在村裡發現了一片野蘑菇,采摘回家和瘦肉、雞蛋炒菜,而後上吐下瀉,被送到醫院接受治療。
2017年6月19日,廈門一年輕男子匆匆忙忙進了廈門市中醫院。頭暈、胸悶、嘔吐、腹瀉……“禍害”他的正是是自己采食的小蘑菇。
類似的事情時有發生
近日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
也收治了多起誤食毒蘑菇中毒病例
而廣西疾控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
今年以來,
廣西報告野生蘑菇中毒事件28起
發病人數135人,死亡3人
與去年同期相比
發病人數增加了4倍
135人發病,3人死亡
今年報告中毒人數比去年增加4倍
6月19日下午,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了解到,目前該院的重症監護病房正躺着3名因誤食野生蘑菇而中毒的患者。
近期在廣西引起中毒的毒蘑菇。
其中一名40多歲的女性患者病情最為嚴重,她于6月17日被緊急送往該院治療。毒蘑菇中的毒素導緻她身體多器官衰竭,醫務人員正在運用高等級器官功能支持治療對其進行救治。
廣西疾控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廣西報告野生蘑菇中毒事件28起,發病人數135人,死亡3人。與去年同期相比,事件數增加了3倍,發病人數增加了4倍。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
切勿憑個人判斷,采摘食用
速擴!多地疾控緊急提醒,現在是盛産蘑菇的最佳季節,山林,田邊,地坎,各種野生蘑菇都生長出來了,有些蘑菇可能有毒,緻死率很高。市民不要憑個人經驗鑒别蘑菇是否有毒,不要私自采摘食用野生蘑菇,更不要生吃“蘑菇刺身”!如發現吃蘑菇有中毒現象,應及時到醫院治療,不要輕信偏方土方,延誤最佳搶救時間。
常見的造成急性肝損害型中毒的毒蘑菇。圖片來源:中國疾控中心網站
• 切記 •
一旦誤食毒蘑菇立即催吐!
食用蘑菇後出現哪些症狀意味着可能中毒了?據介紹,不同的蘑菇含有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類型也不相同,常見的主要有幾個類型:
1.胃腸炎型:多在進食後10分鐘-2小時發病,胃腸道症狀,預後良好。
2.神經精神型:多在進食後10分鐘-6小時發病,精神症狀、幻覺等,預後良好。
3.肝腎損害型:多在進食後數小時-30小時發病,有“假愈期”,即在一兩天内出現症狀好轉的假象,随後症狀加重,死亡率高。
4.光敏性皮炎型:多在進食後24-48小時發病,皮膚紅腫或疱疹,日光照射後症狀加重,預後良好。
5.橫紋肌溶解型:多在進食後15分鐘-2小時發病,早期胃腸道症狀,6-12小時出現醬油色尿、肌肉酸痛、肢體無力等橫紋肌溶解症狀。可導緻急性腎衰死亡。
醫生提醒,一旦食用了毒蘑菇,一定要第一時間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醒的情況下盡快吐出毒物,減少毒素吸收。
可在食用蘑菇前留存一點樣本,一旦發生中毒,連同樣本一并送醫,幫助醫生盡快判斷中毒類型,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這也是非常有用的一個防範措施。
• 提醒 •
對野生蘑菇要做到“三不”
1. 不采摘
踏春郊遊期間,不要因為好奇或為滿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對于路邊草叢的野生蘑菇,由于鑒别毒蘑菇并不容易,不要輕易采摘不認識的蘑菇。
2. 不購買
勿在路邊攤販購買蘑菇,即使在正規市場上購買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
3. 不食用
為避免類似中毒事件,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體聚餐、餐飲服務、民俗旅遊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飲食消費安全。
最後送上
南方常見毒蘑菇圖鑒
請收藏備用↓↓↓
海都數媒中心
綜合:廣州日報、南國早報、中國疾控中心網站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