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倚窗聞鳥語坐榻望星辰

倚窗聞鳥語坐榻望星辰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21:09:29

倚窗聞鳥語坐榻望星辰?松色濃經雪,溪聲澀帶冰吟餘還默坐,稚子問慵應,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倚窗聞鳥語坐榻望星辰?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倚窗聞鳥語坐榻望星辰(閑聞啄木鳥疑是打門僧)1

倚窗聞鳥語坐榻望星辰

松色濃經雪,溪聲澀帶冰。

吟餘還默坐,稚子問慵應。

作者 / [北宋]魏野

詩人賈島有名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我時常在想,這句詩中鳥是凡鳥,普普通通地睡着,睡得發憨,僧是山僧,平平無奇地敲門,閑而無味,要是把它改一下,“僧宿池邊樹,鳥敲月下門”,是不是就有趣多了?

我這麼改,可不是亂改,是有典故的:巢父就整日睡在樹上。說是樹,其實是歲月之賢者,想必那裡彙聚靈氣,通風透水,與天地同性,故此甚能使人精進。俗話說,大隐隐于市,太隐隐于樹。“栖木蘭之遺露”,陶淵明不過是高卧林下,“僧宿池邊樹”,此僧偏又能攀爬玩賞那聳然的雲樹,得常人難會之妙,誰曰不宜?

至于鳥,聲鳴九臯者,睡太多反而會堕了修行,倒不如領略此僧之心意,做個信使,代送清思,所謂“隔葉黃鹂傳好音”,不是很好麼?總之,鳥為僧之使,僧是鳥之靈,明心照性,各得其所,并成一段佳話,豈不美哉?

“僧宿池邊樹,鳥敲月下門。”我這個改法,一般人恐怕不太容易理解,不過,隐士魏野卻一定是會贊同的。說起來,那是某個冬日,渾渾蒼蒼,天氣不暖,魏野一想至此,便懶得動彈,正所謂此間吾喪我,何必問其餘?這時候,不知怎麼,他聽到了啄木鳥的聲音,卻忍不住動了個清晰的念頭:是不是有我的高僧朋友在打門呀……

這一段看似沒來由的起意,其實并不是胡思亂想,更不是什麼幻覺。試想,高僧大德要來相訪,心下一動,怎能沒有那深通靈性的禽鳥撲啦啦張開翅膀,飛上門來,預先通報呢?西王母要見漢武帝,不就是派了一隻青鳥先來傳訊嗎?

于是,魏野心下甚明,雖然他依舊隐幾而坐,并未移動分毫,卻衆竅皆開,悟到了天籁之妙,他仿佛看到松色在雪中變得更濃,溪聲帶着冰棱顯得很澀,在那青松下、溪水中,隐約間有人乘風而來……

彼身雖然默坐,此心卻已遊于四方。隻是他的小兒子覺察到一些異樣,不明所以,還在傻傻地發問。咳!這呆子,你又不是我們這樣的知音,令尊那宛轉的心曲,這其中的種種妙處,哪裡和你講得清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