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時候我比較喜歡想一些事情,有時候也會去做一些驗證。
需要對某一個問題進行調研了解,比如說了解某一個技術,我大緻記錄一下自己去思考、調研的過程,或許對你是有用的。歡迎補充和吐槽。另外說明下,這裡的“問題”、“某問題”并不一定是一個具象問題,也可以理解是一個事物、一個方向、一個行業,泛指我們未知而想去知道的,即一個我們想要理解了解的問題(貌似描述的 也有點兒亂了)。
我會先從百度搜一下這個詞,看下大緻的意思,如果在百度百科中有了相關的介紹,我将其完整的看完,這裡面有哪些不清楚,摘出來,然後沿着這幾個不清楚的去搜對應的知識,再遇到不清楚的不知道的,繼續去搜……例如要了解A,搜到A中有a1、a2、a3不清楚不理解,那麼搜a1、a2、a3,如果a1當中有a11,a12不清楚,那麼搜a11,a12,依次類推。當然不是無限制的找下去,大緻有這麼三五級,差不多已經清楚了。
這隻是第一步,初步了解這是啥,大緻的分類有哪些。如果這是什麼都不清楚沒有一點兒認知,那麼就談不上更深入的了解了~
第二步,在知乎、簡書、豆瓣等通用平台查,相關的資料大緻看下,把相關度高的複制鍊接留出來,在後面的時候進行篩選摘錄以及較深入的理解。除了這類較通用的平台,如果是比較确定的東西,例如IT技術,那麼查CSDN、51CTO等,如果是不清楚哪些平台,那麼搜出來,然後到這個專一性的平台再查。
第二步基本上已經找到了可以用于深入了解的資料,此時還不能夠深入的去了解,而是通過這些資料進一步在脈絡上去找到各個關鍵點和關聯關系,在這些通用平台和專一性平台中,往往搜到的資料在舉例時都非常的貼合,往往也會做一些可行的類比,這裡面就有我們熟知的方向,進而結合一下。了解到這個問題涵蓋的點有哪些,面有哪些,以及整個問題本身是在哪個面上。
此時不僅僅是沒深入,看到大資料往往都還隻是浏覽了一遍,沒有仔細去思考。
第三步,整合資料,這時候我一般會在這幾個問題上進行整理整合,基本概念是什麼(可能是幾個專用名詞、方向等);曆史過程中的演進是怎樣的,最初是怎樣的,發展到現在經曆了哪些階段,各階段的原因……當前最通用的方式以及拓展情況,包括細節的信息;關聯的信息是哪些,資料有哪些……
到第三步,基本上已經了解了這個問題是啥,有哪些點,在哪個面上,屬于哪個學科,跟哪些有關聯關系;我可以從哪裡入手去了解它的本質……
第四步,大約就是在第三步的基礎上選擇自己最合适的方式,最有效的路徑去系統的學習。通常兩個方向可以一并來做,一是從已有資料中拓展資料,還是基于問題本身,即從上到下學習;二是從其所屬的學科、關聯關系入手,即從基礎開始。兩個可以一起。
在第四步大約會用比較久的時間了,這裡主要還是要看問題的廣度深度。
第五步,如果有條件結合實踐,然後整理總結,做輸出,在知乎、簡書、豆瓣等通用平台發,在專一性平台發布,讓大家來指正。如果沒有結合實踐也可以輸出,隻不過這樣就會有些不太接地氣兒。
以上,有這五大步,基本上的問題都可以有一個比較好的調研,能夠有處着手,不至于說是遇到新的問題有些不知所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