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漢磚書法拓片高清圖

漢磚書法拓片高清圖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5 09:16:42

文/潘 勁

摘 要:漢代吉語磚瓦文字的産生,不僅受漢代政治經濟的影響,而且與漢代的室墓文化、書法教育密切相關。吉語磚瓦文大緻分為裝飾意味濃郁的、整饬規範的、自然率意的幾個類别。從文字意義上看,這些“吉語”是古代先民對生活的美好祝願。從書法藝術的角度來看,它在反映社會物質生活形态的同時,以其博大雄渾的藝術特征,融貫古今的表現形式,充溢着時代文化精神。

關鍵詞:漢代;吉語;磚瓦文字;書法藝術

在我國漢字中“吉祥”二字出現較早。古文中有很多“吉”或“吉祥”字樣。“吉者,善也。”我國古代先民們多用“吉”或者“吉祥”表達對生存的美好祝願。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社會,人們多用虔誠之心祈禱上蒼給予其安居樂業,如《詩·召南·摽有梅》:“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戰國策·秦三》則雲:“天下繼其統,守其業,……豈非道之符,而聖人所謂吉祥善事與?”《周易·系辭下》:“吉事有祥”。《莊子》也有“虛實生白,吉祥止止”的說法。可見古人們已經把吉祥視為國家與民族安定、繁榮的一個象征。至今保存完整的磚刻文字如:“加氣始降”“千秋萬歲”“富貴昌,宜宮堂。意氣揚,樂未央。長相思,毋相忘,爵祿尊,壽萬年”。這些磚刻文字不僅具有很好的寓意,而且具有很高的書法藝術水平。本文以漢代磚瓦“吉語”文字為載體,着重研究磚刻文字的産生、特點以及對後世書法藝術的影響。

一、吉語磚瓦文字的産生

漢代初期的統治階級,在治國方面,政治上采取“無為而治”,經濟上提倡“休養生息”的措施,在這樣的治國理念下國家逐漸富強起來。《史記·平準書》記載:“漢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廪庾皆滿,而府庫餘貨财。……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衆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随着國家的富強,文化藝術也随之繁榮起來。建築、雕塑、工藝、繪畫、書法等都有了較大的發展。漢代很重視儒家學說,漢武帝在政治上采納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學說逐漸成為漢代的統治思想。當時以“儒”治國的社會理念,“舉孝廉”的選官制度以及厚葬之風,直接或間接地刺激了磚瓦文的産生。

室墓是漢代墓葬結構的主流。巫鴻曾在《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一書中提到“一旦室墓被發明,它就受到各個社會階層的歡迎,并很快成為最主導的墓葬類型。磚的廣泛使用也為建造各種形态、帶有劵頂或穹頂的房形室墓提供了更為經濟和有效的手段。這些以及其他的創新也激發了新的藝術形式和表現技術:壁畫、畫像磚和畫像石出現了。”随着室墓在漢代墓葬的盛行,磚瓦作為墓葬建築的主要材料對磚瓦的需求和要求顯而易見,這些磚主要用來鋪地闆或貼牆壁。它們上面刻有吉祥的語言,表達了墓主人對死後生活永恒幸福的向往。

漢代的吉語磚瓦文不僅和書法有密切的聯系,它對後世的篆刻藝術也有極其深遠的影響,特别是對明清的篆刻家們。黃惇先生在他的《秦漢魏晉南北朝書法史》中曾說:“以裝飾美為主要手段的漢代模壓磚銘,雖然與書寫美的内涵有所不同,但卻與以書法為基礎的篆刻藝術合拍,所以後世文人篆刻家将磚瓦銘視為‘印外求印’的活水源頭”。“印中求印”的秦漢篆刻藝術固然是我們學習傳統篆刻的必經之門,但“印外求印”的漢代吉語磚瓦文字對我們篆刻創新精神的培養,無疑是源頭活水。

漢磚書法拓片高清圖(試論漢代吉語磚瓦文字書法藝術)1

二、吉語磚瓦文字的分類

(一)裝飾意味濃郁

這些吉語磚主要用來鋪地闆或貼牆壁。瓦則是覆于檐際,起到遮擋、固定瓦檐的作用。兩者都是用來美化裝飾建築。為了達到美以及和諧的需要,有的不惜将文字簡化、減筆或誇張、變異。如“加氣始降”瓦當,“加”字為“嘉”字的簡寫。簡寫是為了與其他三個字的筆畫、比例和諧統一。“氣”字減去一筆,“加”“始”又将筆畫诘屈填空、方圓曲直并用,使整個布局安排舒朗美觀。再如“千秋萬歲”瓦當,作鳥篆,“千”字一橫彎曲,下面增加六個裝飾的點,上面作鳥頭狀,使“千”字像隻張開雙翼的小鳥。“秋”字也用鳥頭作裝飾。四個字的筆畫也多呈彎曲的形狀,瓦當的中心也作一隻鳥的形狀,極富裝飾意味。

(二)整饬規範

這類吉語磚文無論從書體、字的結構還是章法上來看都相當嚴謹、規整、統一。“千秋”瓦,二字是标準的小篆體,章法絕妙,其布局打破了二字的界限,以“火”部中線為軸心,使其平均分布,和諧統一。其線條十分瘦勁挺拔,趣味橫生。再如“富貴昌,宜宮堂。意氣揚,樂未央。長相思,毋相忘,爵祿尊,壽萬年”磚,此為陽文,大十字界欄,将方磚分為四個區域,每個區域内置方欄,每方欄置六字,構圖整飾,章法嚴謹,線條生意盎然。

(三)自然率意

此類吉語磚瓦文多為濕刻磚文,書刻者在刻的時候沒有矜持拘束的心态,追求“寫”的趣味,因為速度較快,故顯得簡率,放縱恣肆,相同方向的筆畫往往一氣刻就,看似散亂,實則自然成勢。如“八月大吉”磚,(“吉”字寫作“古”字,應該為“吉”字的減筆。)此磚雖為隸書,卻具有很強的行書意味。其文字一氣呵成,飛動潇灑,結體寬博,點畫渾厚,極具韻味。又如“日入千萬”磚,四字為草隸,刻劃十分率意酣暢。

漢磚書法拓片高清圖(試論漢代吉語磚瓦文字書法藝術)2

三、漢代篆書、隸書對吉語磚瓦文字的影響

自甲骨文産生之後,到我們今天能見到的篆、隸、楷、行、草諸種書體,其實都是文字不斷發展演變的結果。漢代是書法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裡,書法由繁到簡、由粗到精、由疏散到嚴整、由平淡到美妙,各種書體在這一時期逐漸孕育成型,确立了中國書法篆、隸、楷、行、草等幾種基本書體。

(一)篆書對吉語磚瓦文字的影響

漢代通行的書體是隸書,篆書看似失去了它的實用價值,隻有在特别莊重的場合或者為了起到美化的需要才會使用篆書,從某種意義上講篆書的存在和實用是一種純藝術的行為。但篆書作為書法的一種表現方式,仍然具有很強的生命表現力。從漢代的吉語磚瓦文來看,筆者認為它更多起到的是裝飾美化和寄托美好願望的作用。一是因為篆書本身的特點。線條的可塑性強,便于安排布局;二是因為篆書在漢代已不是官方通用書體,因而其實用性和規範性大大減弱,更多追求的是其裝飾性和藝術性。如在西安西北郊出土的“萬世無極”磚,書體在小篆和繆篆之間,方圓并用,可以從中看到漢代篆書對吉語磚瓦文的影響。

(二)隸書對吉語磚瓦文字的影響

漢代是隸書盛行的時代,隸書創始于秦代,盛于漢代。晉代衛恒在《四體書勢》說:“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曰隸字。漢因用之。……隸書者篆之捷也”。這證明隸書起源于令隸人佐書。在秦代已由篆書圓轉的筆畫逐漸變為方折的筆畫,形式上也加以簡化、省并甚至是改變,從而一種新的書體誕生了——隸書,且到了漢代,隸書還在繼續發展,走向成熟。如“安定”磚,此二字為隸書,線條渾厚蒼勁,用筆剛柔并濟,方圓結合。結體布白自然和諧。又如“千秋萬世,子孫益昌,長樂未央”磚,從體勢上看,應屬于隸書。其構思極為巧妙,将字中的菱形和三角形結構進行誇張,使其和第二行的圖案相協調,具有極強的裝飾意味。再如“千萬歲”磚,此三字雖為隸書,但更像是介于隸書和篆書之間的古隸。其線條瘦勁勻美,其筆圓起圓落,無波碟,精神内聚,其體勢稍成縱勢,細細品味,韻味無窮。

漢磚書法拓片高清圖(試論漢代吉語磚瓦文字書法藝術)3

四、結語

韓愈在他的《伯夷頌》中,盛贊伯夷“特立獨行”“信道笃而自知明”。伯夷的事有些争議,且不提他。但李斯的事,還是值得一說的。秦王朝建立以後,丞相王绾提出以分封制治國,沒有人提出疑義,獨李斯區區一個廷尉,敢當衆站出來反對,并提出了一個新的制度,即郡縣制。重要的是,他舌戰群儒,最終使得秦始皇采納了他的意見。郡縣制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也為現代的行政區劃分提供了重要的曆史參考。

篆刻藝術在明清時期有了一定高度的發展。這個時期出土了大量青銅銘文、碑版、磚文等,而且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篆刻家,這裡僅以幾個取法漢代磚瓦文字的清代篆刻家為例加以簡單的闡述。

黃士陵為晚清著名篆刻家,“黟山派”篆刻藝術創始人。在篆刻上主張“印外求印”,很多篆刻作品都取法了漢代的磚瓦文。就《溫其如玉》這方印可以窺見其從磚瓦中的借鑒。此印裡面,大多數線條都是橫平豎直,隻有“如”字的“女”字旁由兩個對稱的圓弧構成,這就打破了印面布局的呆闆,使作品生動起來。

徐三庚晚清著名篆刻大家,工篆隸,尤精撫刻金石文字。其篆刻藝術從漢代磚瓦文字中吸收頗多,如《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這方印就是仿漢瓦當的。

吳昌碩為晚清著名篆刻大家、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又廣泛吸收石鼓文、鐘鼎、泉布、碑碣、磚瓦、封泥等文字入印。從《道在瓦壁》這方印中就能看出是從磚瓦文中取法的。

吉語磚瓦文隻是漢代書法實物資料中很小的一部分,但他對後世書法篆刻藝術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這些磚瓦文字或是天真稚趣,或是自由率意,或是中正規範,這些審美元素影響着我們的審美觀念,對我們今天的書法篆刻藝術創作産生一定的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向.戰國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巫鴻.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M]. 施傑,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

[3]華人德.中國書法史·兩漢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4]李萍.書法經緯[M].西甯: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

[5]黃惇 .秦漢魏晉南北朝書法史[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8.

[6]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孟雲飛轉自《美與時代(下)》 2018年第7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