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生活不易文案?儀式感,就是讓某一天或某一刻變得與往常不同,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成年人生活不易文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儀式感,就是讓某一天或某一刻變得與往常不同。
小時候,最有儀式感的日子就是過年,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定要在新年的那天,換上新衣服,至今回想起來,都覺得儀式感十足。還有中秋,滿桌子的菜可齊全了,連水果都是認真擺盤的,因為是團圓的日子,所以一定要全家人都到齊才開飯,我記得不管多晚,都會等老爸回來,有一次時間真的不早了,剛要開動,老爸就走進院子了,這個場景在腦海裡記憶了很多年,驚喜,幸福。臘八節也是,大人們淩晨五點多就起來煮臘八粥,天黑麻麻的,一煮一大鍋,等我們醒了粥也熟了,香啊,你想想,大冬天兒的,得多好喝。再就是生日,一定是去姥姥家過生日,具體為什麼這樣的風俗我也記不清了,但那時,每年總盼這一天。
所以常常,懷念兒時,特純粹,且知足,真美好。
現在,節日的名頭變得更多了,物質生活與那時也完全沒有可比性了,可以說什麼都不算稀缺的了,同時,可以表達的方式也更豐富了,儀式感其實更容易實現了。但是呢,也可能是因為什麼都變得“多”了,反而感覺沒那麼深刻了。
其實,重要的不是某一個節日,難得的是有一份“用心”在裡面。有些人特别注重儀式感,總能制造驚喜出來,而且,很少人能抵擋住被驚喜的那一刻,與金錢、物質等等都沒關系,是一份被重視和被惦念。寫到這,不由得想起一位同事,我們叫她“幸福珊”,是個樂天派,她老公,我們叫“小明哥”,兩個人是絕配,結婚多年仍是熱戀的樣子。曾經,小明哥為幸福珊“獨創”了一個節日,6.3節,源自老婆全名的諧音。有沒有覺得很浪漫,是一個專屬的日子呀,儀式感加滿,幸福感爆棚,不得不說太有心了。
我經常吐槽娃爸不記得結婚紀念日,已經連續念叨了很多年,他依然是從不記得,但即便如此,我也會讓那天變得略有不同,哪怕隻是訂一款漂亮的蛋糕。近幾年,不知道是年紀大了還是怎樣,總覺得想要對自己的家人、要好的朋友更好一些,想在每次可以表達情感的契機,向他們表示自己對他們的重視,想讓他們感受到對于我來說,你們是重要的。所以,如果平日裡不善于表達的、不好意思說出口的、發現對方心儀已久的禮物還沒到手的,都是天賜良機,不妨借着這些特殊的日子,盡情表達出去。
原本也重視儀式感的自己,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盡量去制造這份小驚喜。家人生日的當天,第一個送去祝福,也是特别的,再小的禮物,也是珍貴的。之前,我一直也不覺得送花的意義能有多大,尤其是媽媽輩的,可能會更認為華而不實,但這個想法真的大錯特錯,收到花的人,我相信都是心花怒放的,平時嘴上說這也不要那也不要的,别過分當真,悄悄地借助某個日子幫她實現,不會有人拒絕的。
儀式感絕不是矯情,更不是隻在某個時刻做做樣子,相反,正是因為細水長流的關注與重視,才會有特定的儀式。讓平淡如水的泛泛日常多一點色彩,特别好。不能說每個熱愛生活的人都注重儀式感,但有儀式感的人,一定很熱愛生活,而且,每每如此,最感到幸福的那個人,其實是我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