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05:35:29
《三十六計》【檀道濟】南北朝·宋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1

總說

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術中有數。陰陽燮理,機在其空,機不可設,設則不中。

【按語】解語重數不重理,蓋理,術語自明;而數,則在言外,若徒知術之為術,而不知術中有數,則術多不應,且詭謀權術,原在事理之中,人情之内。徜事出不經,則詭異立見,詫世惑俗,而機謀洩矣。或曰:三十六計中,每六計成一套,第一套為勝戰計,第二套為敵戰計,第三套為攻戰計,第四套為混戰計,第五套為并戰計,第六套為敗戰計。


三十六計 【勝戰計】
第一計‧瞞天過海

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内,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

【按語】陰謀作為,不能背于秘處行之。夜半行竊,僻巷殺人,愚俗之行,非謀士之所為也。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2

第二計‧圍魏救趙

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

【按語】治兵如治水,銳者避其鋒,如導疏;弱者塞其虛,如築堰。故當齊救趙時,孫子謂田忌曰:「夫解雜亂糾紛者不控拳,救鬥者,不搏擊,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3

第三計‧借刀殺人

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

【按語】敵象已露,而另一勢力更張,将有所為,便應借此力以毀敵人。如:鄭桓公将欲襲郐,先向郐之豪傑、良臣、辨智、果敢之士,盡書姓名,擇郐之良田賂之,為官爵之名而書之,因為設壇場郭門之處而埋之,釁之以雞豭,若盟狀。郐君以為内難也,而盡殺其良臣。桓公襲郐,遂取之。諸葛亮之和吳拒魏,及關羽圍樊、襄,曹欲徙都,懿及蔣濟說曹曰:「劉備、孫權外親内疏,關羽得志,權心不願也。可遣人蹑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釋。曹從之,羽遂見擒。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4

第四計‧以逸待勞

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

【按語】此即緻敵之法也。兵書雲:「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緻人而不緻于人。」兵書論敵,此為論勢,則其旨非擇地以待敵,而在以簡馭繁,以不變應變,以小變應大變,以不動應動,以小動應大動,以樞應環也。管仲寓軍令于内政,實而備之;孫膑于馬陵道伏擊龐涓;李牧守雁門,久而不戰,而實備之,戰而大破匈奴。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5

第五計‧趁火打劫

敵之害大,就勢取利,剛決柔也。

【按語】敵害在内,則劫其地;敵害在外,則劫其民;内外交害,則劫其國。如:越王乘吳國内蟹稻不遺種而謀攻之,後卒乘吳北會諸侯于黃池之際,國内空虛,因而搗之,大獲全勝。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6

第六計‧聲東擊西

敵志亂萃,不虞,坤下兌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按語】西漢,七國反,周亞夫堅壁不戰。吳兵奔壁之東南陬,亞夫便備西北;已而吳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敵志不亂,能自主也。漢末,朱隽圍黃巾于宛,張圍結壘,起土山以臨城内,鳴鼓攻其西南,黃巾悉衆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東北,遂乘虛而入。此敵志亂萃,不虞也。然則聲東擊西之策,須視敵志亂否為定。亂,則勝;不亂,将自取敗亡,險策也。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7


三十六計 【敵戰計】
第七計‧無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實其所诳也。少陰、太陰、太陽。

【按語】無而示有,诳也。诳不可久而易覺,故無不可以終無。無中生有,則由诳而真,由虛而實矣,無不可以敗敵,生有則敗敵矣,如:令狐潮圍雍丘,張巡縛嵩為人千餘,披黑夜,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得箭數十萬。其後複夜缒人,潮兵笑,不設備,乃以死士五百砍潮營,焚壘幕,追奔十餘裡。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8

第八計‧暗渡陳倉

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

【按語】奇出于正,無正不能出奇。不明修棧道,則不能暗渡陳倉。昔鄧艾屯白水之北;姜維遙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結營焉。艾謂諸将日:「維令卒還,吾軍少,法當來渡,而不作橋,此維使化持我﹒令不得還。必自東襲取洮城矣。」艾即夜潛軍,徑到洮城。維果來渡。而艾先至,據城,得以不破。此則是姜維不善用暗渡陳倉之計;而鄧艾察知其聲東擊西之謀也。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9

第九計‧隔岸觀火

陽乖序亂,陰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勢自斃。順以動豫,豫順以動。

【按語】乖氣浮張,逼則受擊,退則遠之,則亂自起。昔袁尚、袁熙奔遼東,衆尚有數千騎。初,遼東太守公孫康,恃遠不服。及曹操破烏丸,或說曹遂征之,尚兄弟可擒也。操曰:「吾方使斬送尚、熙首來,不煩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還,康即斬尚、熙,傳其首。諸将問其故,澡日:「彼素畏尚等,吾急之, 則并力; 緩之,則相圖,其勢然也。」或曰:此兵書火攻之道也,按兵書《火攻篇》前段言火攻之法,後段言慎動之理,與隔岸觀火之意,亦相吻合。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10

第十計‧笑裡藏刀

信而安之,陰以圖之,備而後動,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

【按語】兵書雲:「辭卑而益備者,進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故凡敵人之巧言令色,皆殺機之外露也。宋曹玮知渭州,号令明肅,西夏人憚之。一日玮方對客奕棋,會有叛誇數千,亡奔夏境。堠騎(騎馬的探子)報至,諸将相顧失色,公言笑如平時。徐謂騎日:「吾命也,汝勿顯言。」西夏人聞之,以為襲己,盡殺之。此臨機應變之用也。若勾踐之事夫差,則意使其久而安之矣。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11

第十一計‧李代桃僵

勢必有損,損陰以益陽。

【按語】我敵之情,各有長短。戰争之事,難得全勝,而勝負之訣,即在長短之相較,乃有以短勝長之秘訣。如以下驷敵上驷,以上驷敵中驷,以中驷敵下驷之類:則誠兵家獨具之詭謀,非常理之可測也。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12

第十二計‧順手牽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陰,少陽。

【按語】大軍動處,其隙甚多,乘間取利,不必以勝。勝固可用,敗亦可用。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13


三十六計 【攻戰計】
第十三計‧打草驚蛇

疑以叩實,察而後動;複者,陰之媒也。

【按語】敵力不露,陰謀深沉,未可輕進,應遍揮其鋒。兵書雲:「軍旁有險阻、潢井、葭葦、山林、翳荟者,必謹複索之,此伏奸所藏也。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14

第十四計‧借屍還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按語】換代之際,紛立亡國之後者,固借屍還魂之意也。凡一切寄兵權于人,而代其攻守者,皆此用也。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15

第十五計‧調虎離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誘之,往蹇來連。

【按語】兵書曰:「下政攻城」。若攻堅,則自取敗亡矣。敵既得地利,則不可争其地。且敵有主而勢大:有主,則非利不來趨;勢大,則非天人合用,不能勝。漢末,羌率衆數千,遮虞诩于隊倉崤谷。诩即停軍不進,而宣言上書請兵,須到乃發。羌聞之,乃分抄旁縣。翔因其兵散,日夜進道,兼行百餘裡,令軍士各作兩竈,日倍增之,羌不敢逼,遂大破之。兵到乃發者,利誘之也;日夜兼進者,用天時以困之也;倍增其竈者,惑之以人事也。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16

第十六計‧欲擒故縱

逼則反兵;走則減勢。緊随勿迫。累其氣力,消其鬥志,散而後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按語】所謂縱着,非放之也,随之,而稍松之耳。「窮寇勿追」,亦即此意。蓋不追者,非不随也,不迫之而已。武侯之七縱七擒,即縱而随之,故蹑輾轉推進,至于不毛之地。武侯之七縱,其意在拓地,在借孟獲以服諸蠻,非兵法也。故論戰,則擒者不可複縱。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17

第十七計‧抛磚引玉

類以誘之,擊蒙也。

【按語】誘敵之法甚多,最妙之法,不在疑似之間,而在類同,以固其惑。以旌旗金鼓誘敵者,疑似也;以老弱糧草誘敵者,則類同也。如:楚伐絞,軍其南門,屈瑕曰:「絞小而輕,輕則寡謀,請勿捍采樵者以誘之。」從之,絞人獲利。明日絞人争出,驅楚役徙于山中。楚人坐守其北門,而伏諸山下,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又如孫膑減竈而誘殺龐涓。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18

第十八計‧擒賊擒王

摧其堅,奪其魁,以解其體。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按語】攻勝則利不勝取。取小遺大,卒之利、将之累、帥之害、攻之虧也。舍勝而不摧堅擒王,是縱虎歸山也。擒王之法,不可圖辨旌旗,而當察其陣中之首動。昔張巡與尹子奇戰,直沖敵營,至子奇麾下,營中大亂,斬賊将五十餘人,殺士卒五千餘人。迎欲射子奇而不識,剡蒿為矢。中者喜謂巡矢盡,走白子奇,乃得其狀,使霁雲射之,中其左目,幾獲之,子奇乃收軍退還。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19


三十六計 【混戰計】
第十九計‧釜底抽薪

不敵其力,而消其勢,兌下幹上之象。

【按語】水沸者,力也,火之力也,陽中之陽也,銳不可當;薪者,火之魄也,即力之勢也,陰中之陰也,進而無害;故力不可當而勢猶可消。《尉缭子》曰:「氣實則鬥,氣奪則走。」而奪氣之法,則在攻心。昔吳漢為大司馬,有寇夜攻漢營,軍中驚擾,漢堅卧不動,軍中聞漢不動,有傾乃定。乃選精兵反擊,大破之。此即不直當其力而撲消其勢也。宋薛長儒為漢、湖、滑三州通判,駐漢州。州兵數百叛,開營門,謀殺知州、兵馬監押,燒營以為亂。有來告者,知州、監押皆不敢出。長儒挺身徒步,自壞垣入其營中,以福禍語亂卒日:「汝輩皆有父母妻子,何故作此?叛者立于左,脅從者立于右!」于是,不與謀者數百人立于右;獨主謀者十三人突門而出,散于諸村野,尋捕獲。時謂非長儒,則一城塗炭矣!此即攻心奪氣之用也。或日:敵與敵對,搗強敵之虛以敗其将成之功也。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20

第 廿 計‧混水摸魚

乘其陰亂,利其弱而無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按語】動蕩之際,數力沖撞,弱者依違無主,散蔽而不察,我随而取之。《六韬》曰:「三軍數驚,士卒不齊,相恐以敵強,相語以不利,耳目相屬,妖言不止,衆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将:此弱征也。」是魚,混戰之際,擇此而取之。如:劉備之得荊州,取西川,皆此計也。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21

第廿一計‧金蟬脫殼

存其形,完其勢;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

【按語】共友擊敵,坐觀其勢。尚另有一敵,則須去而存勢。則金蟬脫殼者,非徒走也,蓋為分身之法也。故大軍轉動,而旌旗金鼓,俨然原陣,使敵不敢動,友不生疑,待己摧他敵而返,而友敵始知,或猶且不知。然則金蟬脫殼者,在對敵之際,而抽精銳以襲别陣也。如:諸葛亮卒于軍,司馬懿追焉,姜維令儀反旗鳴鼓,若向懿者,懿退,于是儀結營而去。檀道濟被圍,乃命軍士悉甲,身自(白)服乘輿徐出外圍,魏懼有伏,不敢逼,乃歸。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22

第廿二計‧關門捉賊

小敵困之。剝,不利有攸往。

【按語】捉賊而必關門,非恐其逸也,恐其逸而為他人所得也;且逸者不可複追,恐其誘也。賊者,奇兵也,遊兵也,所以勞我者也。吳子曰:「今使一死賊,伏于曠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視狼顧。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是以一人投命,足懼千夫。」追賊者,賊有脫逃之機,勢必死鬥;若斷其去路,則成擒矣。故小敵必困之,不能,則放之可也。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23

第廿三計‧遠交近攻

形禁勢格,利從近取,害以遠隔。上火下澤。

【按語】混戰之局,縱橫捭阖之中,各自取利。遠不可攻,而可以利相結;近者交之,反使變生肘腋。範睢之謀,為地理之定則,其理甚明。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24

第廿四計‧假道伐虢

兩大之間,敵脅以從,我假以勢。困,有言不信。

【按語】假地用兵之舉,非巧言可诳,必其勢不受一方之脅從,則将受雙方之夾擊。如此境況之際,敵必迫之以威,我則诳之以不害,利其幸存之心,速得全勢,彼将不能自陣,故不戰而滅之矣。如:晉侯假道于虞以伐虢,晉滅虢,虢公醜奔京師,師還,襲虞滅之。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25


三十六計 【并戰計】
第廿五計‧偷梁換柱

頻更其陣,抽其勁旅,待其自敗,而後乘之,曳其輪也。

【按語】陣有縱橫,天衡為梁,地軸為柱。梁柱以精兵為之,故觀其陣,則知精兵之所在。共戰他敵時,頻更其陣,暗中抽換其精兵,或竟代其為梁柱;勢成陣塌,遂兼其兵。并此敵以擊他敵之首策也。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26

第廿六計‧指桑罵槐

大淩小者,警以誘之。剛中而應,行險而順。

【按語】率數未服者以對敵,若策之不行,而利誘之,又反啟其疑;于是故為自誤,責他人之失,以暗警之。警之者,反誘之也:此蓋以剛險驅之也。或曰:此遣将之法也。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27

第廿七計‧假癡不颠

甯僞作不知不為,不僞作假知妄為。靜不露機,雲雷屯也。

【按語】假作不知而實知,假作不為而實不可為,或将有所為。司馬懿之假病昏以誅曹爽,受巾帼假請命以老蜀兵,所以成功;姜維九伐中原,明知不可為而妄為之,則似癡矣,所以破滅。兵書曰:「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當其機未發時,靜屯似癡;若假癫,則不但露機,則亂動而群疑。故假癡者勝,假癫者敗。或日:假癡可以對敵,并可以用兵。宋代,南俗尚鬼。狄青征侬智高時,大兵始出桂林之南,因佯祝曰:「勝負無以為據。」乃取百錢自持,與神約,果大捷,則投此錢盡錢面也。左右谏止,傥不如意,恐沮軍,青不聽。萬衆方聳視,已而揮手一擲,百錢旨面。于是舉兵歡呼,聲震林野,青亦大喜;顧左右,取百丁(釘)來,即随錢疏密,布地而帖丁(釘)之,加以青紗籠,手自封焉。曰:「俟凱旋,當酬神取錢。」其後平邕州還師,如言取錢,幕府士大夫共祝視,乃兩面錢也。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28

第廿八計‧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援應,陷之死地。遇毒,位不當也。

【按語】唆者,利使之也。利使之而不先為之便,或猶且不行。故抽梯之局,須先置梯,或示之梯。如:慕容垂、姚苌諸人慫秦苻堅侵晉,以乘機自起。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29

第廿九計‧樹上開花

借局布勢,力小勢大。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也。

【按語】此樹本無花,而樹則可以有花,剪彩貼之,不細察者不易覺,使花與樹交相輝映,而成玲珑全局也。此蓋布精兵于友軍之陣,完其勢以威敵也。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30

第 卅 計‧反客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機,漸之進也。

【按語】為人驅使者為奴,為人尊處者為客,不能立足者為暫客,能立足者為久客,客久而不能主事者為賤客,能主事則可漸握機要,而為主矣。故反客為主之局:第一步須争客位;第二步須乘隙;第三步須插足;第四足須握機;第五步乃成功。為主,則并人之軍矣;此漸進之陰謀也。如李淵書尊李密,密卒以敗;漢高視勢未敵項羽之先,卑事項羽,使其見信,而漸以侵其勢,至垓下一役,一舉亡之。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31


三十六計 【敗戰計】
第卅一計‧美人計

兵強者,攻其将;兵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頹,其勢自萎。利用禦寇,順相保也。

【按語】兵強将智,不可以敵,勢必事先。事之以土地,以增其勢,如六國之事秦:策之最下者也。事之以币帛,以增其富,如宋之事遼金:策之下者也。惟事以美人,以佚其志,以弱其體,以增其下怨。如勾踐以西施重寶取悅夫差,乃可轉敗為勝。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32

第卅二計‧空城計

虛者虛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複奇。

【按語】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虛而示虛,諸葛而後,不乏其人。如吐蕃陷瓜州,王君煥死,河西惱懼。以張守圭為瓜州刺史,領餘衆,方複築州城。版幹裁立,敵又暴至。略無守禦之具。城中相顧失色,莫有鬥志。守圭日:「徒衆我寡,又瘡痍之後,不可以矢石相持,須以權道制之。」乃于城上,置酒作樂,以會将士。敵疑城中有備,不敢攻而退。又如齊祖廷為北徐州刺史,至州,會有陳寇,百姓多反。廷不關城門。守陴者,皆令下城,靜座街巷,禁斷行人雞犬。賊無所見聞,不測所以,或疑人走城空,不設警備。廷複令大叫,鼓噪聒天,賊大驚,頓時走散。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33

第卅三計‧反間計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按語】間者,使敵自相疑忌也;反間者,因敵之間而間之也。如燕昭王薨,惠王自為太子時,不快于樂毅。田單乃縱反間曰:「樂毅與燕王有隙,畏誅,欲連兵王齊,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齊人唯恐他将來,即墨殘矣。」惠王聞之,即使騎劫代将,毅遂奔趙。又如周瑜利用曹操間諜,以間其将;陳平以金縱反間于楚軍,間範增,楚王疑而去之。亦疑中之疑之局也。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34

第卅四計‧苦肉計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間以得行。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按語】間者,使敵人相疑也;反間者,因敵人之疑,而實其疑也;苦肉計者,蓋假作自間以間人也。凡遣與己有隙者以誘敵人,約為響應,或約為共力者,皆苦肉計之類也。如:鄭武公伐胡而先以女妻胡君,并戮關其思;韓信下齊而骊生遭烹。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35

第卅五計‧連環計

将多兵衆,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按語】龐統使曹操戰艦勾連,而後縱火焚之,使不得脫。則連環計者,其結在使敵自累,而後圖之。蓋一計累敵,一計攻敵,兩計扣用,以摧強勢也。如宋畢再遇嘗引敵與戰,且前且卻,至于數四。視日已晚,乃以香料煮黑豆,布地上。複前搏戰,佯敗走。敵乘勝追逐。其馬已饑,聞豆香,乃就食,鞭之不前。遇率師反攻,遂大勝。皆連環之計也。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36

第卅六計‧走為上策

全師避敵。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按語】敵勢全勝,我不能戰,則必降,必和,必走。降則全敗,和則半敗,走則未敗。未敗者,勝之轉機也。如宋畢再遇與金人對壘,度金兵至者日衆,難與争鋒。一夕拔營去,留旗幟于營,縛生羊懸之,置其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懸,則足擊鼓有聲。金人不覺為空營,相持數日,乃覺,欲追之,則已遠矣。]可謂善走者矣!

三十六計全文及圖解(圖文并茂三十六計全文)3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