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上的糞便都哪去了?随着科技的發展,大家出行可以說是越來越方便了,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火車上的糞便都哪去了?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随着科技的發展,大家出行可以說是越來越方便了。
但論起與鐵路感情最深的,應該就是綠皮火車了,大家是不是都對它非常熟悉呢?
以前過年的時候,火車站人山人海,為了擠進車廂甚至有人翻窗進去,場面極度熱鬧。
不過關于火車上的一些“秘密”,卻很少有人注意到。
比如說,火車上的排洩物都去了哪裡?
為什麼一到晚上乘務員就必須拉窗簾?
我們在火車上用的水為何會源源不斷呢?
火車排洩物去哪了?2018年1月的早晨,一坨藍色的不明物體從印度古爾岡天上降落。
當時,村裡人圍在一起,小心翼翼地捧着這塊藍色不明物,因為大家都沒有見過而且還是從天而降,所以都以為這是上天賜予的“神物”。
一些非常信奉“神力”的人甚至還舔了幾口,試圖獲得長生不老的特殊功能。
可令人大吃一驚的是,經過專家的檢驗,那坨藍色的“神物”竟然是飛機上的排洩物。
得知此消息,有些人開始作嘔起來,恨不得把舌頭割掉。
不過話說回來,既然飛機上的排洩物可以直接從天上扔下來,那麼火車上的排洩物是不是也可以直接掉落到軌道上呢?
其實,早在七八十年代,綠皮火車上的排洩物還真是直接排到外面的。
想象一下,一個人正在上廁所,火車的速度與風的速度相交,屁股得承受多大勁的“吹打”啊?說不定冬天還會被凍壞,而且如果把東西掉進坑裡,根本是找不回來的。
更要命的是,綠皮火車廁所裡的空間是非常狹小的,再加上“直接排洩”,整個空氣裡都惡臭不堪,這種感覺就像是農村裡爬滿蟲子的土坑發出來的味道。
雖然聽起來有點惡心,但七八十年代科技還比較落後,很多人還沒到站點就忍不住大小便了,如果不設計個廁所難道直接在車廂内解決嗎?
對于環境污染的問題更是不用擔心,這些排洩物是不會弄髒鐵軌的。
因為火車在快速行駛的途中,氣流比較大,排洩物在降落的過程中很快就會被分解,并以小分子的形式散落到軌道上。
火車速度減慢或停止時,就沒了壓力較強的氣流,排洩物也就沒辦法得到充分的分解,這個時候如果大家都不自覺,場面将不堪設想。
這也是為什麼每次火車進站,乘務員都會鎖廁所門的原因。
另外,你有沒有發現,鐵軌周圍全是小石子而不是水泥地,在小石子的夾縫中,總會有幾棵小草探出腦袋?
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排洩物分解後可以撞擊到小石子上,然後經過幾天的風吹雨打基本上就“塵埃落定”了,它們會成為養料,養育出幾株小草。
就算有“漏網之魚”,也會有專業的清潔人員用工具進行維護和打掃。
不過,這樣的方式也給清潔人員增添了不少勞動量,況且排洩物都是人體裡的“廢物”,如果攜帶病毒,那麼将會對周圍居民不利。
所以從2000年起,我國火車和高鐵上開始使用“真空集便器”,每一個車廂都會配備一個,它是利用正負壓的原理把排洩物“吸”到污物桶裡。
然後裡面特殊的液體會将所有排洩物分子化,火車到站後,就會有“吸糞工”将它們抽到吸糞車内,再統一送到污水處理廠。
他們往往兩人分工,一人負責管道的連接情況,另一人則負責操作,整個處理過程迅速又省勁。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納悶,污物桶裡的排洩物滿了會怎樣?
當水位報警器發出警報時,廁所就會被停用,乘客隻能暫時更換廁所,但這種情況很少出現,火車到站時會有專業人員進行檢查。
總之,科技的進步和發展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方便,我們也要自覺維護公共環境,給他人留有舒适的私密空間。
為什麼到了晚上乘務員會強行拉窗簾?對于坐長途火車的人來說,選擇卧鋪應該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不僅到了晚上會按時熄燈,還能躺着睡上一覺,第二天醒來,該旅遊的旅遊、該辦事的辦事,不至于像硬座那樣坐一晚就渾身酸疼了。
但你有沒有注意過,到了熄燈的時間,乘務員還會強行把窗簾拉上呢?
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如果有人打開又會怎樣呢?
我們都知道,漆黑的環境更有利于睡眠,雖然火車在夜間行駛,但從窗外進來的光線往往會打破他人的睡眠情況。
比如說,火車進入隧道後是一片黑暗的,它不像汽車經過的隧道那樣有燈光,這時人們的視覺就會随着進入黑暗中。
可當它駛出軌道進入平地時,路旁的燈光和居民樓裡散出的光芒就會照進車廂裡,一些睡眠比較淺的人就會受到影響。
而且,現在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了,如果居民樓裡的小狗看到開着燈的火車呼嘯而過,會引起犬吠,周圍的鄰居也會被打擾。
其實拉上窗簾不僅能提高乘客的睡眠質量,還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大家的财産安全。
火車靠站後,如果外面的人看到内部的情況,很有可能會圖謀不軌,再加上夜間乘客正在休息,警惕心和行動力都會減弱,這時如果出現個小偷,是很容易得手的。
以前買票還不是實名認證,出了事也很難抓到罪魁禍首。
可拉上窗簾就不一樣了,那些有歪心思的人無法判斷裡面的情況,如果一個接一個地進行搜索,那麼拉窗簾的聲音就會引起一些“夜貓子”的注意。
除此之外,窗簾也保護了乘客的隐私。因為有些人晚上睡覺時穿得很單薄,有些母親甚至還要給嬰兒哺乳,最要命的就是那些真正的“摳腳大漢了”。
當外面的人看到這些場面,會不會犯尴尬癌呢?
所以,拉窗簾是很有必要的事情,這也是火車上的規矩,至于能不能拉開,那就要得到周圍人的一緻同意了。
火車上的水為什麼源源不斷?要問在火車上最絕妙的配餐是什麼,應該就是方便面配火腿腸了。
既方便,又能吃飽。
可泡一碗泡面是需要熱水的,如果你泡一份我泡一份,火車上的水還夠用嗎?
像我們平日裡坐高鐵和動車還好,坐幾個小時可能就到目的地了,但坐火車就說不準了,可能十幾小時、幾十小時,也可能幾天。
如果在這個時候停水,乘客将無法飲水、洗漱、沖廁所,想想就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除了一些跨國、貨運火車或者跨境的火車外,以前國内的火車基本都沒有專門的儲備水箱。
因為如果要供所有的乘客用水,那麼水箱的體積肯定會很大,這不僅會縮小大家的空間,還會因為重量問題增加事故的發生率。
問題來了,既然火車上沒有專屬水箱,水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為什麼這麼多年了,火車很少遇見缺水的情況?
如果大家注意看,你會發現火車頂是呈圓弧形的,類似于圓柱體的一小半截面,其實這裡就是水的來源,也就是我們很難發現的水箱。
每個車廂内都會有一個,大概能盛放800公斤的水源,正常情況下,能滿足乘客10小時左右的用水量。
可水用完了又該怎麼辦呢?
沒了就沒了呗,以前火車上的水靠的是人工搬運,當火車進站後就會有供水人員及時補滿水箱裡的水。
但800公斤一個水箱,工人補水的過程的确非常費勁,不光耗時大,還需要在短時間内完成極大的任務量,這樣會讓工人感到疲憊,火車的安全度也會随着下降。
而且火車停靠的位置和站台距離比較遠,如果一點點地搬運,恐怕水箱還沒有加滿火車就要出發了。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都是實名購票,再加上有具體的乘客數量的顯示,工作人員完全可以根據人數的多少提前準備供給品和水源。
即使水不夠,火車到站後也可以及時的補充,目前人工搬運已經被取消,隻需要一支高壓水槍就可以迅速的加滿水,可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雖然機器不能完全替代人力,但在人工的幹預下,水箱很快就會被加滿。
當然,水槍的接頭肯定不是接在水龍頭上,每個站點都會有相應的水井,該水井就是水源的來源。
這也是為什麼火車上的水會源源不斷的原因。
供水的疑問解決了,新的疑問也會随着産生,這些水幹淨嗎?能不能直接飲用呢?
工人在給水箱加水前,都會有專業人員檢測水質,包括PH值、微生物的檢測、消毒殺菌情況等,所以水的質量大可不必擔心。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科技的進步已經改變了很多不便,但加水工的工作依然很辛苦,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寒,他們都要堅守在崗位上,以防火車上的乘客沒有水用。
有位工人曾說過:
“我們有時一小會給4輛火車加水,一輛算17節車廂的話,也要加68節。火車一來,就要拿起高壓槍用最快的速度工作,往往一天下去,就能走2萬步左右”。
可以看出,他們的工作依然很辛苦,所以希望大家在乘坐火車時能夠珍惜水源,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其實綠皮車上的“秘密”都是科技進步的證明,綠皮車也是時代變化的象征。
這一交通工具凝聚了無數人的智慧,也在舒适感上有了飛一般的提升。
火車發展也是國家發展的縮影,火車能在幾十年内越發完整,離不開每個科學家和工作人員的付出,我們應該懷有感恩之心,配合他們、信任他們、支持他們。
有句話說得好“從前生活慢,車、馬、郵件都很慢”,有時候來一場慢旅行也不錯,而綠皮火車就是最好的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