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幫病人擺脫疾病

幫病人擺脫疾病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01 21:02:58

幫病人渡過生命的岔路口 | 白衣戰士戰疫日記

比十幾年前抽出第一管血氣還要激動

2月18日 武漢同濟醫院 晴

林玉晶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北醫三院老年内科醫生

接班時了解到,37床昨天開始由少尿進展到無尿,24小時入量3000ml,尿量僅200ml,利尿效果不佳。而且,今天早上靜脈血也采集不出來。

有過危重症救治經驗的醫護都知道,如果經驗豐富的護士都采不出靜脈血,除非患者本身血管條件過差(多為高齡老人),否則,一定是患者病情極危重,影響了外周循環。

12:30,我接替上一組醫生進入病房。危重病人床旁交班後,付源偉醫生在離開前向我簡單介紹了本病房血氣分析針和血氣分析儀的用法。

動脈血氣分析,是一種先采集動脈血,再利用血氣分析儀分析血液标本的檢查操作,目的是評價患者呼吸功能及酸堿平衡等狀況。平時,這個操作絕對是内科醫生和外科護士的“拿手好戲”,但當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戴着防護眼罩,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在普通内科病房,醫生負責采血,采血後的按壓止血、上機分析等,則由ICU護士輔助完成。在隔離病房裡,看到護士們忙得不可開交,我決定自己搞定。

37床是氣管插管的患者,目前偏左側卧位,右側腹股溝暴露充分,站在患者右側、采集右側股動脈血順理成章。然而,當我觸診了右側股動脈後,竟完全無法觸摸到搏動點,還是去左側吧。

但是患者的“肚子”恰好擋住了左側腹股溝。比劃來比劃去,根本無從下針。一不做二不休,還是紮右股動脈!安裝好血氣針、充分消毒,隔着手套,我一點一點仔細感受患者股動脈的跳動,有那麼一瞬間,都有了脫下手套的沖動。突然,我貌似感受到了一點搏動。

盡管此時也無法準确區分究竟是患者的股動脈搏動,還是由于按壓過狠我自己的脈搏跳動,來不及遲疑了,機不可失,我趕緊原位進了針。有血出來了,顔色和流速都正常,是動脈血!不知為何,我覺得自己的心情比十幾年前剛進臨床抽出第一管血氣時還要激動。

拔針以後,我一手按壓止血,一手不停地旋轉這管珍貴的血氣标本。一會兒,小孫護士又返回來接替我按壓止血,我趕緊去進行血氣分析,血氣分析儀工作正常,一切順利。患者代酸、呼酸同前,血鉀5.4mmol/L,并不高。

出隔離病房脫防護服時,意外發現自己肩膀部位的防護服外層布滿了晶瑩剔透的水珠,原來汗水已經滲透突破了防護服,但願這款防護服不會反滲。

想想自己這次困難重重的采集動脈血操作,更加佩服醫護團隊中的護士兄弟姐妹們了,他們為了高質量完成工作,每天不知要克服多少類似甚至更大的困難。

重症病房傳來喜訊

2月19日 武漢同濟醫院 晴

王明春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北醫三院骨科護士

幫病人擺脫疾病(幫病人渡過生命的岔路口)1

王明春

今天天氣晴朗,心情愉悅,因為有好幾位患者核酸檢測已經轉陰,可能很快就要出院了。

大家聽到這個消息都非常開心,工作上更是幹勁十足!

在“頻繁上線,答疑解惑”的呼吸ICU高東晗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我們這些非專業科室的“小白”迅速成長,無創呼吸機,有創呼吸機,經鼻高流量,密閉式吸痰,不敢說得心應手,大家操作起來也是有模有樣,都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對于病情危重的患者,我們加強巡視,密切觀察,有異常及時和醫生溝通對症處理。症狀相對較輕的患者,我們則會在治療和護理的同時,給他們更多的關心和照顧。每次進病房,尊敬地稱呼一句叔叔、阿姨、或者爺爺、奶奶,他們也會很開心。

一位病人是年輕壯小夥,每次發飯時,大家都會盡量多給他一些,讓他吃得飽飽的!我們和患者一起對抗病魔,一起戰鬥。春暖花會開,陰霾總會散。櫻花爛漫時,我期待可以看到武漢街頭熙熙攘攘,人們都摘去口罩,露出由衷的微笑!加油!!

工作的小确幸

2月19日 武漢協和醫院西院 多雲轉晴

王長亮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援鄂醫療隊

在隔離病房工作辛苦是一定的,但我很幸運,擁有配合默契的戰友,和堅強的患者們。

短短幾天,我和搭班的陳洪雲就可以通過眼神知道對方需要什麼,完全不需要言語,這就是經過“戰火”洗禮才有的啊。

幫病人擺脫疾病(幫病人渡過生命的岔路口)2

工作中的陳洪雲(左)和王長亮(右)

最幸運的是,我們的患者個個都是好樣的。

在我們病區,有一位老先生,因病情嚴重,進行了氣管插管。這是一般人很難承受的,更何況是一名神志清醒的老年患者。

這位老先生很有毅力,一直在堅持,并配合大家的操作。我們每次到他床旁時,都會給他鼓勁,為他加油。這時候老先生就會努力眨眨眼睛。每每這時,我心裡就酸酸的,總想多為他做些什麼。

慶幸的是,老先生經過治療,情況比較平穩,希望他能好起來。

牛奶去哪兒了?

2月19日 武漢協和醫院西院 晴

段洪超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援鄂醫療隊

晚上五點,這天是我這一組接班。同往常一樣,我們把患者的晚飯帶進了隔離病房。為給患者補充蛋白質,加強營養,我們每次都會給患者額外準備一盒牛奶或者酸奶。

“小夥子啊,新聞上說全國各地捐贈物資,也給你們醫務人員送奶送水果。你們是不是把這些又發我們身上了?”一位患者拿着剛發的牛奶問我,語氣親切帶着焦急,“你們把營養品都發給我們了,你們怎麼辦啊!”

“您們先吃,多吃點、身體好了,我們就開心了。”我寬慰着患者。

幫病人擺脫疾病(幫病人渡過生命的岔路口)3

工作中的段洪超

聽到我的話,同屋的幾位患者,默默地流下了眼淚。一位胃口不佳的患者更是拿起他已放下的飯,吃了起來。吃的很努力很努力。看到此景,我有些感動也有些喜悅,感動于患者對我們發自内心的關懷,喜悅于患者對病魔抗争的努力。

我愛你重症護理

2月19日 武漢協和醫院西院 晴

郭京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援鄂醫療隊

有一天,我接管了一名上呼吸機的重症患者。

看着他靜靜地躺在床上,不能言語,不能動彈,我滿腦子就隻剩下一個想法:一定要幫助他盡快好起來。隻能卧床還有些水腫的患者,皮膚容易出現壓瘡,不光要注意骶尾部,還要預防管路對皮膚的壓瘡。

幫病人擺脫疾病(幫病人渡過生命的岔路口)4

工作中的郭京

我把靜脈留置針接着三通的地方都墊上了紗布,妥善進行了固定,并檢查了患者的末梢循環情況。這時,我接到了血氣分析的醫囑,要給患者采集動脈血了。消毒好的手指按壓在股動脈處,我都分不清是自己還是他的動脈波動了。

定下心來,我認真感受着脈搏的跳動,一針見血。血氣分析結果比之前查的好了一些,所有人都為他高興。有醫生推着床旁超聲來了,患者無法動彈,不能配合擺體位,我就輕輕擡着患者的腿,完成了所有檢查。

檢查完,我檢查了各個儀器的運轉情況後,又為患者擦拭了身體。如此一套流程下來,我早已是汗流浃背,防護鏡也因霧氣變得迷糊不清。

重症護理工作确實很累,但通過我的努力,很有可能挽救一條生命、挽救一個家庭,我很自豪。我有着重症護理人都有的“本能”,一看到患者不适就要馬上沖上去的“本能”。

出發時我們護士長一直叮囑我,沖前先做好自己的防護,她怕我沖得太快了。

信任,是勝利的基石

2月19日 武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 晴

周曉晨 江蘇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核工業總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師

今早要承擔大約三十多個病人的治療。來到一個病人床位前,透過護目鏡看到病人的表情有些緊張。我問“阿婆怎麼啦”,她說“有點害怕”,緊接着她就把手伸了過來。我頓時明白了,原來是手上的留置針沒有了。

我說:“别怕,你忘記了嗎?上次的留置針也是我給你打的。”

“哦哦,原來是你啊,來自蘇州的男護士”。

我說:“這回你還是放心,相信我吧。”

其實我心裡還是有點忐忑的,畢竟戴了3層外科手套。後來在阿婆的配合下“一針見血”穿刺成功。其實類似的情況幾乎每天都在病區裡上演。

信任,是我們勝利的基石!

幫病人擺脫疾病(幫病人渡過生命的岔路口)5

幫病人擺脫疾病(幫病人渡過生命的岔路口)6

工作中的周曉晨

為與時間賽跑,我們都得争分奪秒

2月19日,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晴

趙旭明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核工業總醫院)急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18日淩晨2點30分,我才下班回到酒店。算起來到武漢已經十天了,各種規範的落地,使早期忙亂的醫療工作慢慢變得井然有序。

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療中,氣管插管、有創呼吸支持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對學急重症醫學專業的我來說,平時插管是基本技術,但為新冠肺炎患者插管,無論是心理上還是技術上,卻面臨巨大挑戰。當你打開患者氣道,意味着打開了病毒的大門。為減少風險,我們得穿上幾層防護裝備,這會使動作遲緩,讓平時簡單的氣管插管操作變得較為困難。但當真正面對垂危患者時,為與時間賽跑,我們都得争分奪秒。我一直也認為:醫生最大的作用,是幫病人渡過生命的岔路口。

晚上10點左右,一個病人病情惡化,必須盡快給予有創呼吸支持治療。接到通知,我立即從宿舍趕到醫院,換上防護服,迅速進入病房,完成呼吸機、患者準備,随後在插管小組的配合下,完成了本病區的第一例氣管插管、有創機械通氣。當搶救結束,看到患者情況慢慢改善,心裡特别高興,這就是醫生的職業魅力所在吧。

幫病人擺脫疾病(幫病人渡過生命的岔路口)7

工作中的趙旭明

除了勝利,我們别無選擇

2月18日 武漢同濟醫院 晴

田慈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北醫三院急診科醫生

幫病人擺脫疾病(幫病人渡過生命的岔路口)8

工作中的田慈

北醫三院急診科的兄弟姐妹們:

醫療隊獨立接管重症病房的第一天,作為第一組進駐病房的先鋒隊,我們接診了17個危重患者,20分鐘以内先後推進來四名病危患者,SPO2(血氧飽和度)均在70%以下,其中兩位SPO2不足50%。最嚴重的已是休克狀态,周身濕冷花斑。李姝和我,默契地對視了一下,一人負責兩名患者,給予初始診治,連接無創呼吸機管路,以最短的時間讓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療。看着他們氧合逐漸回升,生命體征趨于平穩,我們舒了口氣。瞬間有種回到三院搶救室的感覺。在病人的無助眼神裡,仿佛我們的工作是那瀕臨絕望的眼神中最後一絲希望,是他們生命裡的那一道光。

工作中我是急脾氣,每次我焦躁的時候,會想起你們那句“田麻麻,你别着急”。都會努力讓自己安靜下來。這裡的患者時常對我們豎起大拇指誇贊,其實我們都知道,是我們遇到的每一位患者,讓我們有了今天的自信和沉着。也隻有不斷努力,才能更好護佑他們的健康。

在這場戰役裡,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堅強和脆弱,有病人恢複健康的激動,也有病人離去的遺憾和痛惜。雖然醫學有限,并不是所有疾病都能治愈,可總想還能為他們做些什麼,還能不能做得更好,不讓他們離開……

在這場戰役裡,我們用心感受着每一位患者對生命的渴望,踐行着醫者最初的理想。我們和武漢同呼吸、共命運,唯有堅持、堅定、堅守。因為除了勝利,我們别無選擇。等疫情過去,等我們回來,繼續并肩作戰!

來源:科技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