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人關于吃飯要簡單的話

古人關于吃飯要簡單的話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0 20:32:14

文物小檔案

名稱:青銅雙魚紋三足洗

年代:漢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形制:高9cm、口徑38.3cm、底徑26cm

材質:青銅

館藏:東平縣博物館

古人關于吃飯要簡單的話(文言物語話東平之十一)1

東平漢代雙魚紋三足銅洗

古人十分重視盥洗,也極具儀式感,至少需要兩人服侍,一人緩緩澆水,一人手持盤接水,主人在中間洗手,稱之為“沃盥之禮”。

東平博物館的漢代青銅雙魚紋三足洗,是盥洗用具,出土于州城街道小壩漢墓,寬沿,斜直腹,三短足,平底上飾雙魚紋,高9cm、口徑38.3cm、底徑26cm,品相完好。

沃盥之禮曾經很重要

漢代之前,貴族洗手稱為“沃盥”。在祭祀、宴飲、婚禮、喪禮等場合,以及宴前飯後都要行“沃盥之禮”。

成語“奉匜沃盥”,說明了洗手的方式。奉,即捧;匜,古代像瓢的盛水器物;沃,即澆水;盥,是古代洗手專用字。

《禮記》記載:“進盥,少者奉盤,長者奉水,請沃盥。盥卒,授巾。”意思是,接待賓客,要由年輕的端着盆接廢水,年長的拿着匜澆水,客人洗完手,還要遞上毛巾擦手。

洗手不認真可能會惹上麻煩。《左傳》記載,當年,秦穆公把五個女子送給流亡的重耳(晉文公)作姬妾,其中包括自己的女兒懷嬴。有一天,懷赢捧着匜讓重耳洗手,重耳洗完,随意甩手,懷赢認為是鄙視自己,因而加以指責。重耳此時正有求于秦國,豈敢得罪?于是,脫去衣服把自己關起來表示謝罪。

漢代貴族流行用銅洗

近年考古發現,沃盥之禮,在西周中期以前,流行盤盉[hé]配合使用,西周晚期後,則多為盤匜[yí]配合使用。秦代以後,匜基本消亡,盤亦被“洗”替代,“奉匜沃盥”的禮儀基本終結。

銅洗最早出現于戰國晚期,漢代最為流行,作用相當于現在的臉盆。盡管漢代的洗手儀式已經簡化,但銅洗依然是貴族的專利,普通百姓一般用的隻是木洗、陶洗。

中國青銅器文化的發展分為形成期、鼎盛期和轉變期。商周時期,青銅器的制作使用進入巅峰,成為“禮”的象征,通常與等級、禮制、祭祀、戰争等相關。到漢代時,經過數百年的戰亂,社會深刻改革,禮崩樂壞,加之鐵器開始使用,青銅器走下神壇,成為生活用品。

魚紋寓意吉祥

東平博物館三足銅洗,底部的雙魚紋,魚鱗清晰可辨,線條流暢柔美,栩栩如生。當裝滿水時,宛如魚遊水中,富有動感。

魚紋是中國傳統紋飾之一,上古時期的文物上就有體現。雙魚紋,西漢以後非常流行。魚紋裝飾盛行,與其寓意緊密相關。魚,多子也,古人常以魚多子,象征子孫興旺,暗喻魚水之歡,加之,魚與“餘”諧音,又常被賦予富貴有餘、吉慶有餘等美好祝願。(撰稿:陳淑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