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最近你看書了嗎?蘭州晚報訊 今年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正式确定的第26個年頭為什麼要讀書?有種很好的說法是:生活的一切不解與疑惑,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讀書能夠使人超越自己所處的時代和地點,打開書便是踏上一場穿越空間的時間旅行世界讀書日,不隻是用這一天來讀書,更是用來提醒我們,什麼時候都别忘記閱讀但是在手機刷屏時代,大街上、地鐵中放眼望去皆是低頭一族,刷視頻、打遊戲、追劇、聊天,小小手機屏幕如有魔力一般吸引了人們的眼球,占據了人們大多數的閑暇時光,很多人都會發出疑問:“手機刷屏時代,誰還讀書看報呀”,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世界讀書日最近你看書了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蘭州晚報訊 今年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正式确定的第26個年頭。為什麼要讀書?有種很好的說法是:生活的一切不解與疑惑,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讀書能夠使人超越自己所處的時代和地點,打開書便是踏上一場穿越空間的時間旅行。世界讀書日,不隻是用這一天來讀書,更是用來提醒我們,什麼時候都别忘記閱讀。但是在手機刷屏時代,大街上、地鐵中放眼望去皆是低頭一族,刷視頻、打遊戲、追劇、聊天,小小手機屏幕如有魔力一般吸引了人們的眼球,占據了人們大多數的閑暇時光,很多人都會發出疑問:“手機刷屏時代,誰還讀書看報呀!”
現狀1
手機族
碎片信息侵占大腦
從讀書時代到讀圖時代,再到刷視頻時代,伴随着科技的發展,人們對于手機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每天看手機的時間越來越多,好像不看手機就被這個時代抛棄了一般。雖然有相當一部分的工作要在手機上完成,但人們還是争分奪秒地刷刷視頻、看看動态、玩玩遊戲,晚上睡覺前還要躺在床上“盤”會手機。
“長下班途中,就喜歡刷一些小視頻,看這些東西不用動腦子,就當是放松休息了。”4月22日,在早高峰的地鐵上,一位正在玩手機的上班族周先生說,“城市變得越來越大,我們上班族用在上下班的時間也越來越長。而玩手機可以打發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目的地。有座位的時候就打會喜歡的遊戲,站着時就刷刷視頻。”确實,放眼地鐵車廂内,像周先生一樣低頭看手機的人有一大半,他們或一手拉環一手撥拉手機,或倚在車廂邊上看手機,或坐在座位上玩遊戲、追劇。而當記者問“有沒有經常讀書的習慣”時,周先生回答說:“唉呀!自從走出學校工作後,讀書的時間就越來越少了。工作一天後,就算沒有社交活動,大多數時間也在玩手機。”
現狀2
讀書族
對閱讀情有獨鐘
知名作家、書評人、影評人韓松落對閱讀有着情有獨鐘的執着,對他來說,閱讀本身就是在一段段文字裡尋找故事的過程,是在專注間和散發着油墨之香的文字引發共鳴,“閱讀受益終生,閱讀讓人沉靜”。無論是在鬧市一隅還是寂靜時分,韓松落總是能拿出一本書從文字中尋找獨特的“閱讀密碼”。“那些我心目中好的讀書人,會給人非常沉靜的力量,僅僅是他們的存在就能幫我緩解很多焦慮和問題。”
郭女士在安甯高校行政崗位工作,平時熱愛讀書的她性格開朗,講話時幽默風趣,給人一種出口成章的愉悅感覺。“我喜歡讀書。年輕時喜歡根據愛好閱讀文學書籍,多以小說為主。讀研究生後,讀書逐漸以文史哲為主。”郭女士說,“最近一段時間,我讀書以作家追讀為特點。比如,我喜歡張愛玲和張承志,便要盡可能讀完能找到的他們的作品,包括傳記、改編的影視作品和評論等。甚至可能會拓展到與他們同一時期作家的作品,比如張愛玲同時期的蘇青等。中年以後,最愛看曆史書籍,逐漸回歸經典,慢讀《史記》《資治通鑒》等。”因為職業原因,郭女士身邊飽讀詩書的專家教授很多。在她的眼裡,讀書多的人“理性思維,不為社會的思潮左右,有自己獨特的判斷”。
“我一直認為書是人類靈魂的物種。我的閱讀經曆整體上是植根于經典,也就是所有的學習最終似乎是為了讀懂那麼一兩本書。”在甘肅建築職業技術學院任教的蔡老師是一位高顔值的讀書達人,雖然在理工科學校任教,但她讀書的喜好卻偏文藝,“我的閱讀視野相對分散,也就是沒有東西、古今之隔,有詩篇、有思論、有史志、有地理,無有定執。”愛讀書的她為人處事都顯得從容淡定,她說:“某種意義上,書隻是往心性源頭溯及的載渡。而其溯及就自然回到沒有書、沒有文字的世界,即存在的大地。隻要能在向世行走當中燃明心性(明心見性)者,都是好書,好書的深刻尺度就在于向人給出了一個釋開障礙的世界。”對于讀書人的感覺,她說,“截止目前我還沒有見過真正的飽讀之士。因為我沒有把書讀飽,所以沒有能力去證實他們是不是飽讀之士。但我見過真正的讀書人,謙遜,隐逸,在他們身上擁有着更純樸自由的生命印象。”
作者:
來源: 蘭州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