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是一種成年女性比較容易發生的婦科疾病,是指宮頸口外部的鱗狀上皮和宮頸内側的柱狀上皮在交界處發生位移,由于覆蓋面的新生上皮非常薄,可以看到下方的血管和紅色的組織,看起來像真正的糜爛,故稱之為宮頸糜爛。
發生宮頸糜爛時可導緻白帶多甚至黃稠、腰酸肚疼、尿頻、尿急、夫妻生活接觸性出血或疼痛等症狀。一般分為脾虛、濕熱濕毒等,要根據不同的症狀辨證施治。
主要證型:
1、脾腎兩虛型
主要表現:帶下量多、顔色發白質地稀薄、伴有腥味,同時伴随着納呆便溏和腰膝酸軟、小腹墜痛、尿頻等症狀,脈沉緩、舌質淡、苔白滑。
治則:健脾溫腎、化濕止帶。
推薦方藥:溫經白帶丸等。
2、濕熱下注型
主要表現:帶下量多、顔色發黃或者夾雜着血絲、質地粘稠如膿、氣味臭穢,同時可伴随着小便短黃、陰.道内灼痛腫,脈滑數,舌質紅、苔黃膩等症狀。
治則:清熱利濕、止帶。
推薦方藥:抗宮炎片等。
平時預防調護:1、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2、定期進行婦科檢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