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江西萬載非遺舞

江西萬載非遺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4 04:06:12

江西萬載非遺舞(江西非遺宜春傳統舞蹈)1

江西萬載非遺舞(江西非遺宜春傳統舞蹈)2

宜豐宋家雙獅舞為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

簡介

據宋家“雙獅舞”第十一代傳人宋箭道介紹,宜豐宋家村“雙獅舞”緣于福建省永泰縣嵩口陳埔的“紙獅舞”,又稱“興獅”。大約始于七百多年前的元代,于清乾隆年間,由福建省永泰縣藝人傳入宜豐新莊宋家村,當地人因地制宜,融入本土文化,結合本地舞龍特點,先由“單獅”表演發展成“雙獅”表演,并在制作工藝和造型上加以了改進,距今已有270多年的曆史。

當地舞獅的目的,是為了消災驅邪,祈求吉祥、和順、豐收,亦有濃重的“敬神”色彩。相傳舞獅的主神爺為玉皇三太子,謂之“九天風火院三田都元帥”,還有一個娛樂神叫“鄭二爺”,傳說鄭二爺特别喜歡娛樂而最怕哭泣,它能助人為樂。舞獅隊利用舞獅活動到各神廟、各家各戶廳堂去表演敬神活動,以示答謝神明的恩賜。在災荒年份,災民則利用“興獅”,以獅為吉祥物,祈求神靈驅邪消災,賜與平安,以此為精神依托。每年的農曆十二月,舞獅隊就開始籌備、排練,正月初九起開始受邀出演,一直延至正月十五元宵佳節。當地群衆在元宵節前就已做好接獅入戶的準備,都要把獅接到家中舞動一番,特别是新婚之家和新蓋樓房的家庭以及家中發生不順心、不吉利的事情都必須接獅到家逐間舞動,以求早生貴子,求财祈福,驅邪消災。

宋家“雙獅舞”傳入時動作極為簡單,至六十年代末,宋家雙獅舞才由本村農民宋蘭芳等人對表演動作加以改進創新,由單獅改成雙獅,并由原來的三下半動作發展成“彩球誘獅”“雙風追月”“引獅出洞”“猛獅撲食”“雙獅連環”“鯉魚穿梭”“淩空飛球”“腹下溜珠”“雙鳳朝陽”等九套動作,賦予了形象化的名稱。表演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鼓樂聲中,引獅人揮舞長柄彩球将雙獅引出,模仿獅子搶球、撲食、打滾、相互親昵玩耍及躲閃騰挪、坐卧直立等動作,整個過程渾然一體,一氣呵成,令人眼花缭亂,目不暇接。

宋家“雙獅舞”,源遠流長,曆史悠久,動作剛勁有力,九套動作渾然一體,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厚的民族民間文化特質。

曆史淵源

據雙獅藝人宋箭道介紹,宜豐宋家雙獅舞緣于福建省永泰縣嵩口陳埔的“紙獅舞”,又稱“興獅”。在災荒年份,災民則利用“興獅”,以獅為吉祥物,祈求神靈驅邪消災,賜與平安,以此為精神依托。清乾隆年間,由福建省永泰縣人傳入江西省高安,再由高安引入宜豐新莊鄉宋家村。據《宜豐縣志》(1985年版)載,紙獅舞傳入宜豐時,動作簡單,長期以來隻在衙裡、宋家等少數村落表演。1979年,經宋家村農民宋蘭芳、宋尚騷等人加以改進、創新,使單獅發展成雙獅。

表演内容

請獅的人家要放燃鞭炮,叫作“接獅”,舞獅隊聽到炮聲,也要燃響鞭炮,叫作“回應”,表示已知道哪家要接獅。回應後,獅神要到戶表演。表演時,引獅人揮舞長柄彩球将雙獅引出,雙獅表演九套動作模仿獅子搶球、撲食、打滾、躲閃、騰挪、坐立等動作。每一處演出完畢,鑼鼓以“四不象”的打法告之結束。收獅後在路上行走時要用大、小鑼鼓斷續打幾聲,叫作“引獅”。到戶演出完畢,村民獻上紅包叫作“花彩”,也有百姓送點心、酒菜,,這些酒菜作為演出結束後齊集祠堂飲用的宵夜,叫作“謝獅”。謝完獅,獅隊全體人員,擡着全套演具,先到神廟“參境”,後繞村子一周,叫作“遊獅”。遊完獅便設壇“殺獅”。 “殺獅”儀式開始時,先打三聲木魚,然後撕一小塊“獅皮”在水中蘸三下,不能發聲,而後鳴炮,将獅子送回祠堂“剝皮”。剝下的“獅皮”由村裡的新娘于正月十六洗滌曬幹,與獅子骨架一同供放祠堂内,以備來年使用。“殺獅”時未成年人和女人不得參加。

舞獅動作:“彩球誘獅”、“雙風追月”、“引獅出洞”、“猛獅撲食”、“雙獅連環”、“鯉魚穿梭”、“淩空飛球”、“腹下溜珠”、“雙鳳朝陽”九套動作。

江西萬載非遺舞(江西非遺宜春傳統舞蹈)3

整裝待發(姚曉勇攝)

江西萬載非遺舞(江西非遺宜春傳統舞蹈)4

鯉魚穿梭(姚曉勇攝)

江西萬載非遺舞(江西非遺宜春傳統舞蹈)5

猛獅撲食(姚曉勇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