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美國和俄羅斯正面交手

美國和俄羅斯正面交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11:35:10

新華社柏林7月19日電(記者張遠 任珂)“現在就退出,否則後果自負!”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發出威脅,稱将擴大對“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參與方的制裁。

美國和俄羅斯正面交手(歐洲想從俄羅斯買點氣)1

這是2019年3月26日在德國盧布明拍攝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建設工地的資料照片。新華社/法新

“北溪-2”天然氣管道鋪設于海底,從俄羅斯直通德國,建成後将大幅改善歐洲能源供應狀況。然而,美國政府近年來将這個項目視作“眼中釘”。美方官員談到美德、美歐關系時,大概率會提及“北溪-2”項目,甚至惡語相向,威脅不斷。

“北溪-2”項目究竟觸動哪些利益?美國為什麼不依不饒,不搞黃不罷休呢?

俄羅斯的氣

“北溪-2”項目旨在鋪設一條穿越波羅的海的天然氣輸氣管道,連接俄羅斯和德國。項目總投資約95億歐元,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出資占一半,其餘由德國、法國、荷蘭、奧地利等國企業投資。

美國和俄羅斯正面交手(歐洲想從俄羅斯買點氣)2

這是2019年9月13日在波羅的海拍攝的鋪設“北溪-2”天然氣管道的船隻的資料照片。新華社/路透

對德國乃至歐洲而言,“北溪-2”有着重要經濟利益。管道建成後,預計每年将增加55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輸送能力,将極大降低能源價格。

同時,這條管道有助于保障供氣安全穩定。歐洲人對2009年的寒冬印象格外深刻。當年,俄羅斯和烏克蘭圍繞供氣價格、供氣量、過境費用等系列問題争端難解,導緻輸往歐洲的管線斷氣,緻使歐洲多國出現供暖用氣短缺。

美國和俄羅斯正面交手(歐洲想從俄羅斯買點氣)3

2009年1月12日,在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人們乘坐的電車車窗上結滿冰花。新華社發

“北溪-2”管道建成後,俄羅斯的天然氣可以繞過烏克蘭、波蘭等國直達德國,并通過德國幹線管道輸送到其他歐洲國家。

然而,在美國看來,這條管道将加大歐洲對俄羅斯的天然氣依賴,增強俄羅斯在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蓬佩奧7月15日在威脅制裁時,就把“北溪-2”稱作“克裡姆林宮破壞跨大西洋安全的關鍵工具”。

基于同樣理由,另一個俄羅斯天然氣管道項目“土耳其溪”也受到美國制裁威脅。“土耳其溪”分兩條線路,一線為通過黑海海底向土耳其供氣管道,二線為通過土耳其向歐洲南部供氣管道。

美國和俄羅斯正面交手(歐洲想從俄羅斯買點氣)4

1月8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右二)、俄羅斯總統普京(左二)、保加利亞總理鮑裡索夫(左一)與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參加“土耳其溪”天然氣管道通氣儀式。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最近,我越看蓬佩奧的發言越覺得,我是在看一部冷戰時期的電影。”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16日說,華盛頓正以“驚人的執着”向世界證明一個定律,即“除了制裁,美國在國際議程上已經沒什麼别的事可做了”。

美國有生意

美國對“北溪-2”項目的打壓可謂全面出擊,不遺餘力。

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6月在俄克拉何馬州舉行的總統競選集會談及這一項目,批評德國虧欠北約軍費的情況下,仍給俄羅斯“送錢”。去年4月,美國副總統彭斯在北約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上說,“北溪-2”會讓歐洲成為俄羅斯的俘虜。剛離任美國駐德大使的格雷内爾在任時甚至直接喊話相關企業,要求其退出項目。

退出後,歐洲的能源怎麼保障?蓬佩奧這次發出威脅的同時給歐洲人劃了條道。他說,美國已經提高了能源産能,“随時準備幫助我們的歐洲朋友”。

美國和俄羅斯正面交手(歐洲想從俄羅斯買點氣)5

2019年2月14日,在波蘭華沙,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出席新聞發布會。新華社發(亞普·阿林攝)

近年來,美國一直想為自己的頁岩氣尋找市場。不過,由于運輸路途遙遠,美國液化天然氣在歐洲市場的價格遠高于俄羅斯天然氣。德國世界趨勢國際政治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西格弗裡德·菲舍爾分析,美國發起制裁,是想用不公平的方式擠走競争者。

“以往搞非法制裁還需要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在‘北溪-2’的例子上,一切都很直接。”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回應說,美國這次制裁的理由非常直白,就是為了搶生意,把自己的液化天然氣賣到歐洲,全然不顧歐洲夥伴的利益。

他表示,“不管我們的美國朋友怎麼叫喚”,“北溪-2”項目一定會完工。

歐洲要自主

現階段,總長約1230公裡“北溪-2”管道剩下最後約160公裡未建完。去年12月,特朗普簽署法案,批準制裁參與修建項目的企業。當時,制裁主要針對施工方,緻使為“北溪-2”鋪設管道的瑞士全海洋公司暫停有關活動。不過,制裁僅延遲了“北溪-2”的工期,并未使項目終止。

美國和俄羅斯正面交手(歐洲想從俄羅斯買點氣)6

這張2019年9月13日在波羅的海拍攝的資料照片顯示,工作人員在鋪設“北溪-2”天然氣管道的船隻上工作。新華社/路透

這次,美國威脅的制裁還涉及金融領域,項目投資方也将受到打擊。德國東方商業協會主席奧利弗·赫爾梅斯估計,歐洲12個國家的大約120家企業将受直接影響。

“美國借制裁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這有損自由和公平競争。”赫爾梅斯說。他呼籲歐洲采取“強硬措施”,回應美國的“勒索企圖”。

目前,德國聯邦議院部分議員提出,可以對美國天然氣加征關稅作為反制,還可以考慮市場準入禁令、凍結資産等措施。政府方面的回應則多為口頭抗議。

德國外交部長馬斯16日發表聲明,指責美國無視歐洲對能源來源和獲取方式的自主決定權,直言“歐洲的能源政策将在歐洲決定,而不是在華盛頓”。

德國聯邦政府跨大西洋合作協調人彼得·拜爾表示,華盛頓應該給予德國和歐盟在能源領域完全的主權。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17日表示,他對美國針對歐洲“越來越多地實施制裁或威脅制裁深感憂慮”。“如果政策有差異,歐盟願意對話,”博雷利說,“但對話不能在制裁威脅下進行。”(編輯:唐志強、王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