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可以說是佳節必備之品。它的吃法多樣,可以做花馍、蒸年糕、煲湯、煮粥……方便、美味的同時,還有新的一年紅紅火火、日子甜甜蜜蜜的美好寓意。
不過豆苗子要提醒大家,在吃紅棗時,有一件事千萬要注意!
案例
60歲的張大爺,近來常用紅棗煮粥、銀耳羹、生姜茶等吃。
半個月前的一天,張大爺突然出現了腹痛、腹脹的情況,起初還以為是腸道不适,不曾想,兩天後不但症狀沒有緩解,反而開始出現發熱的情況,于是趕緊前往醫院就醫。
醫生在經過一番詢問後,讓大爺去照了個腹部CT,結果發現一顆棗核卡在了張大爺的小腸處,必須盡快進行手術切除,否則有生命危險!
看到結果,張大爺有點難以置信,因為牙口不好,平時熬煮東西很軟爛,就着湯喝下去,完全沒有感覺,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吞下去的。
專家表示,誤吞棗核的案例其實不少,而棗核也真的是“暗器”,從吞下去那一刻開始就“步步驚心”。
棗核比較堅硬,不會被消化液所消化,而它的兩頭又非常尖銳,很容易劃傷器官組織。下面我們來看看,一個小小的棗核,吃進去需要經曆哪些關卡,又可能帶來哪些危機:
1
第一關:食管
食管并不是一根大小均勻的管道,而是有上、中、下三個生理性的狹窄部位,特别容易有食物、異物的滞留、卡頓。
①第一處為食管入口處,異物卡在這裡會産生疼痛,疼痛可以在頸部也可以在胸骨後部,吞咽時疼痛感加重,也可能出現吞咽困難;
②第二處為食管與右支氣管交叉處,此處因緊靠主動脈弓,是最危險的地方。如果紮得深一點,異物很有可能直接刺進主動脈,或者誘發炎症刺激,引起主動脈破裂大出血;
③第三處即食管出口處,這裡發生危險的情況比較少。
2
第二關:胃
如果棗核順利通過食管,沒有被卡住,就會進入到胃裡面。
尖銳的棗核可刺傷胃腸壁,形成局限性小膿腫或肉芽腫;也有可能穿透胃腸壁,引起胃穿孔,若是胃内容物流入腹腔,還會引起化學性或者細菌性腹膜炎,以及中毒性休克,一旦搶救不及時,恐有性命之憂。
胃穿孔的患者,大多數情況下會出現劇烈的腹痛,猶如刀割樣,先從上腹部開始疼痛,迅速擴展到全腹部。此時一定要立即就醫。
3
第三關:小腸
棗核通過胃後,會進入小腸。
小腸有5-6米,而在漫長的行進過程中,其也可能被棗核紮穿。小腸穿孔類似于胃穿孔,小腸中的消化液會進入腹腔,引起感染、化膿。
4
第四關:大腸
棗核順利通過小腸,那麼就會進入到大腸,一般來說,進入到大腸裡面,就比較安全了。因為大腸的管徑比較大,一般不容易被刺破。
但若是異物較大,則也可能誘發腸梗阻,或者是穿孔性病變。
若不幸造成了腸梗阻,就會出現腹痛、惡心、嘔吐、排便困難的情況;若是大腸穿孔,因其中細菌多,很容易引發菌血症、敗血症、膿毒血症等。
5
第五關:肛門
曆經四關後,不少人還會卡在最後一關——肛門。
在排便過程中,棗核剛好橫着,到了肛管,棗核兩端尖頭劃到肛管粘膜。
肛管受到刺激,反射收縮,導緻棗核一端或者兩端刺入更深,疼痛更厲害;而疼痛加劇又會使得肛門更加縮緊,如此“惡性循環”,棗核就卡在肛管出不來了。
總而言之,吃帶核的棗有風險,有時候明明很小心,也可能在不經意間吞咽下去了,建議大家在烹饪前先将棗核取出。
【取核的小妙招】
用吸管對準核的位置插入,一端插入一半後取出,然後從另一端插入,再往前一推就出來一整個棗核,而紅棗可以保持完整。
不僅是棗核,魚刺、雞骨頭、牙簽,甚至硬币、堅果等,都出現過被誤吞的案例。幸運的話,人體能直接排出,不然真的有緻命危機!
1
對孩子來說
①别讓孩子邊玩玩具邊吃飯。
②給孩子喂有核的水果時,要特别小心,把核取出後再喂。别喂瓜子、豆子、花生等小而堅硬的食物。
③在孩子玩耍時,留意孩子身邊是否有大頭針、扣子、硬币等異物,并及時清理。
④教育孩子,别把硬币、電池、磁珠、玩具等放在嘴裡或吞下。
2
對成年人來說
①吃飯時不要說笑,養成細嚼慢咽的好習慣,尤其在吃有骨頭、刺、核等的食物時,要更加仔細咀嚼;也不要邊吃邊看電視、手機、書報等,要集中注意力吃飯。
②牙齒少,或戴假牙的老年人,鼻咽部做過手術和放療的人等,吃東西時可能感覺不靈敏,更容易出現誤吞的情況,吃飯時應加以留心。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異物卡喉,喝醋、咽飯團、吃饅頭等偏方等沒有用,不要輕易嘗試,還是趕緊去醫院尋求幫助,若是影響了呼吸,可以試試下面這個自救法:
①左手攥拳,拳頭往裡彎,右手扣住左手的手腕,頂在上腹部,就是臍和肋骨之間,身體略往前傾,在呼氣的時候使勁壓,這樣有一些異物就可以咳出來。
②利用家具,比如圓角的椅子,身體上腹部頂在椅背上,用力擠壓。
來源:大醫教你吃
編輯:珠海市場監管團隊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後台,我們将24小時内進行處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