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西部高質量發展綠色生态屏障

西部高質量發展綠色生态屏障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2:09

濰坊市峽山生态經濟開發區,是山東省首個以生态經濟命名的省級開發區,2021年迎來建區十三周年。近年來,峽山區立足自身生态優勢,着眼新舊動能轉換,初步構建起現代農業、文化旅遊教育、生命健康與養老、綠色工業四大産業為主導的生态産業體系,如今已成為濰坊乃至山東一張亮麗的生态宜居名片。

西部高質量發展綠色生态屏障(保護優先綠色發展)1

因水而立

2007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切實解決庫區生産生活問題,濰坊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于9月6日作出了組建峽山生态經濟發展區的重大決策。目的就是把庫區作為中心城區的五大闆塊之一進行運作,加快庫區經濟社會發展,充分保護和利用水資源,統籌協調庫區群衆生産生活問題,形成庫内庫外一體化、庫區城區一體化的發展格局,促進濰坊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西部高質量發展綠色生态屏障(保護優先綠色發展)2

2008年1月1日,峽山生态經濟發展區正式成立運行,全區總面積491平方公裡,轄4個街道、277個行政村、23萬人。近年來,先後争創為全國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有機産品認證示範區、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産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國家生态原産地産品保護示範區、山東省優質生态農産品基地。

2015年,山東省政府批準設立濰坊市峽山生态經濟開發區。491平方公裡的峽山區,擁有山東省最大的水庫——144平方公裡的峽山水庫,3333公頃的生态濕地和45%的森林覆蓋率,全域負氧離子濃度達到每立方厘米3000多個,空氣質量高于世界衛生組織“空氣清新”标準的兩倍以上,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有“半島綠肺”之譽。水潤峽山,良好的生态是最美底色,為峽山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因水而美

峽山區因水庫而建,保護好這片珍貴水源地,是峽山區組建的起因和源頭。牢記使命的峽山人,在生态保護上一張藍圖繪到底,始終咬定綠水青山不放松。從2012年開始,累計投資1000餘萬元,沿水庫周邊建設了100公裡圍網,實現了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全封閉管理。建設峽山水庫視頻監控系統,設置環庫監控點100餘處,實現了水源地24小時全天候、全方位監控管理。近年來,峽山區以環湖、沿河為主,大力實施“綠滿峽山”戰略和“三年生态提升”計劃,全區共造林1.5萬餘公頃,恢複濕地2000餘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47%,摘得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濕地公園等綠色“招牌”。

峽山區作為濰坊主城區的生态闆塊,秉承“生态立區,産業引領,創新驅動,民生優先”的發展理念,開啟了綠色發展的探索。如今的峽山,區内的幾個廢舊礦坑,經生态修複成為群衆休閑娛樂的水中央公園;迪夢溫泉小鎮、華安田園綜合體等文化旅遊項目加速建設,迎春燈會、金風筝國際微電影大賽、國際鄉野馬拉松賽等文化節會亮點紛呈;建成峽山生命科學産業園,引進了北京源宜基因、荊衛生物、維泰生物等12家高科技企業,峽山康養小鎮、宏濟堂中醫藥現代産業園開工建設;中鐵國駿智造谷、韓國新型顯示屏、華信纖維素等8個高端制造業項目先後落戶,創建為省級生态工業和循環經濟示範區,以現代農業、綠色工業、生命健康養老、文化旅遊教育為主導産業,以科技和金融支撐的“4 2”現代産業體系全面起勢。原來四縣交界的邊緣地帶上,一座生态宜居、活力十足的現代小城已初具規模。

因水而興

峽山水庫位于濰河中遊,濰河作為濰坊市最長、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被譽為“濰坊的母親河”。1958年11月開始,到1960年9月,聞名遐迩的峽山水庫基本建成,當年成功蓄水。從建成、蓄水到除險加固再到增加興利庫容,建成了膠東地區調蓄戰略水源地工程,彈指間峽山水庫走過了60多個春秋。

2018年,峽山水庫升格為膠東地區調蓄戰略水源地。緣于對水的“渴”望,2019年11月,山東省政府在濰坊市新建成膠東地區調蓄戰略水源地工程,将黃河水、長江水調入峽山水庫作為戰略儲備,實現黃河水、長江水、當地水的有效調配,輸送膠東調水幹線,每年向濰坊、青島、煙台、威海等地供水數億立方米,從此,青煙威濰不再喊渴。峽山水庫由此也不再是一座傳統意義上的水庫,轉而成為山東水網的一個重要節點,與山東半島緊密相連。目前,峽山水庫流域面積4210平方公裡,總庫容14.54億立方米,興利庫容5.53億立方米。以水為脈,交織成網,覆蓋濰坊市主城區及寒亭、坊子、濱海、高密、昌邑、峽山等縣市區,300餘萬人共飲一湖水。

西部高質量發展綠色生态屏障(保護優先綠色發展)3

因水而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着眼把生态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發展優勢,峽山區瞄準産業鍊、價值鍊中高端,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近幾年,有機農業在峽山蓬勃發展,華以、優渥、新和盛、神州姜窖等一大批農業龍頭企業加速崛起,脫毒姜苗育繁推中心、興峽高效農業示範園、峽耕番茄小鎮等重點項目先後落地,峽山區成功舉辦了兩屆峽山湖有機産業國際論壇。目前,全區建成有機農業園32個,有機種養基地1.5萬公頃,有機魚共有8個品種通過認證、認證面積達到1.5萬公頃,注冊有機産品商标20個,認證有機産品120多個,20個蔬菜品種通過歐盟、美國有機認證,10種産品被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為生态原産地産品,實施“全民艾健康”行動,被世界中醫藥聯合會授予“世界艾灸之都”。僅現代高效農業一項,峽山區農民年增收3億多元。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群衆滿意度連續多年位居濰坊市第一名。

因水而立、因水而美、因水而興、因水而富的峽山區,堅決奉行綠色發展理念,創新實踐“兩山”理論,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一路高歌。良好的生态宜居環境讓峽山成為綠色、高端産業集聚的理想之地,現代高效農業、高技術産業、醫養健康産業、金融産業、文化旅遊教育産業持續膨脹,一條“峽山路徑”越走越清晰,越走越寬。好生态帶動好産業,好産業反哺好生态,畫卷之上,一個個現代化高品質小區拔地而起,商超、醫院、學校、公園等公共服務項目日臻完備,綠水青山間,峽山人的幸福生活觸手可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