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在金融體系中居于何種地位?中國網财經11月18日訊 2019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于今日在北京金融安全産業園會議中心召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金融學副教授徐建國在會上表示,簡單把當今貨币體系稱為美元體系,美元體系是不可持續的最近兩三年時間,全球經濟出現了很多的變化,包括大家都跟關心的中美貿易摩擦的事情,有很多個角度來解讀,其中一個解讀的角度就是現在的貨币體系已經産生了一個根本性的沖突,它無法持續下去,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美元在金融體系中居于何種地位?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中國網财經11月18日訊 2019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于今日在北京金融安全産業園會議中心召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金融學副教授徐建國在會上表示,簡單把當今貨币體系稱為美元體系,美元體系是不可持續的。最近兩三年時間,全球經濟出現了很多的變化,包括大家都跟關心的中美貿易摩擦的事情,有很多個角度來解讀,其中一個解讀的角度就是現在的貨币體系已經産生了一個根本性的沖突,它無法持續下去。
最後,徐建國将其在會上的發言總結為三句話:1、現有國際貨币體系美元體系是不公平、不穩定、不可持續。2、未來貨币體系一定是多貨币共存浮動彙率體系作為貨币兌換之間的基本格局;3、數字貨币在新的貨币體系當中一定會産生很大的作用。
以下為演講實錄:
很高興來開這個會,已經午飯時間了,我盡量簡短,說之前還是做個交代,本來是我們黃院長開個會,但是臨時參事室有個會,他必須去,所以我來分享一下我這方面的研究和思考。
今天會議的主題是金融科技、金融安全這是一個很大的主題,有很多個方面,我講的側面是目前的“數字貨币與國際貨币體系演變”。
這個題目和我們今天的主題是什麼關系呢?大概從兩個方面來講,目前兩個側面,一個是全球的經濟形勢;二是全球技術的變化,在過去半個多世紀時間裡面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有的二戰以後建立起來的貨币體系已經不穩定、不可持續的,它客觀上就要有一個變化,會講這個東西。
我們都知道貨币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是所有商業行為社會行為的基礎,如果有一個穩定的貨币體系尤其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沒有穩定的國際貨币體系金融安全是缺乏一個基礎的,所以我個人理解這是一個金融安全的基本性的問題,也可以說是個基礎性的問題。
我大概分享的思路是把這個事情分為三個問題:問題是,既然現在的貨币體系不可持續的話未來會怎麼樣?分三步來講:
一、簡單把當今貨币體系稱為美元體系,美元體系是不可持續的。最近兩三年時間,全球經濟出現了很多的變化,包括大家都跟關心的中美貿易摩擦的事情,有很多個角度來解讀,其中一個解讀的角度就是現在的貨币體系已經産生了一個根本性的沖突,它無法持續下去。
二、未來的國際貨币體系可能的形态,它長什麼樣子?
最後我們說,金融科技特别是以區塊鍊技術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數字貨币這些重要會在演化過程當中産生什麼樣的影響。
先來看一張圖,這張圖想說的事情是,當今的貨币體系是怎麼形成的,當今貨币體系無疑是美元體系美元是二戰以後美國在布雷頓森林會議上确定的,當時歐美特别日本範圍内顯然是非常大的經濟體,當時美國經濟占全球40%幾,當時美聯儲占全球黃金儲備的59%這麼一個巨大的地量,所以當時的美元在黃金的幫助下,成為國際主要的貨币,它是有客觀的基礎。可是六七十年代時間過去了,現在美元經濟占全球的經濟體量是24%,而且中國長成了巨大的體諒,還包括幾大闆塊,所以美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份額已經大幅下降,不僅是GDP是這樣的,其他方面也是這樣的,因為這是此消彼漲的過程,美國雖然在進步,其他方面漲的更快,整個利益平衡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種環境下美元繼續充當以前依靠它的實力,經濟實力充當全球基礎貨币穩定性就會受到影響,這個影響很大意義上,一個古老命題,特裡芬難題上面充分體現,這張圖顯示美國的貿易赤字基本的事實上是過去将近50年半世紀的時間,美國貿易一直是赤字的,在中國加入WTO之前2001年之前已經赤字,而且赤字一直在不斷擴張當中,這個事情告訴一個基本的事實是美國的貿易赤字和中國的關系并沒有那麼大,因為中國還在沒有加入WTO的時候它已經赤字了,美國的貿易赤字是現在的貨币體系的一個進項,當美元是當今世界的儲備貨币,美元必須為世界提供流動性的時候,美國必須有赤字,這是1960年左右法國經濟學家提出來的基本的邏輯悖論,必須是個赤字狀況,至于跟誰赤字隻是另外的問題,早期跟日本赤字,後來跟亞洲其他國家赤字,後來中國崛起以後跟中國赤字,其實是全球貿易鍊環境下,最後一個生産環節是組裝基地,所謂美國貿易赤字隻是全球當今貨币體系的一個競項。
而且美國拿到這些貿易赤字就是大量的金融流入,美國并沒有把這些金融資産留在美國,而是2/3的量是投資全世界,用它的巨大的金融優勢吸收了全世界的資金投到其他國家,通過FDI、貸款、其他方式賺取金融利潤,這是全球分工的另外一面。所以它在這個地方取得了優勢,美國兩大核心競争力科技和金融,是其他國家在制造和其他方面的優勢這是全球的貿易的基本格局。我們想說的事情是什麼,這個格局,我們今天不講中美貿易的事情,這個事情它的基本底層邏輯是不對的,我們回到特裡芬悖論,因為美國的經濟體量已經在下降,其他國家已經在崛起,美國這個時候如果不要貿易赤字的話,同時它就不能要它的金融盈餘,所以貿易赤字的減少,美國減少貿易赤字的同時就要減少金融盈餘,金融産業利潤就會受到很大影響,同時就危機了當今的國際貨币體系,這是一個邏輯的悖論是無解的。最近一兩年炒的很多的中美經貿摩擦事情隻不過是底層邏輯悖論的一個反應而已。
很多事情都可以在這個地方講,加一點資料如果我們看當今的格局,我們看過一點數據,美國整個體量在下降,對應來說中國的體量在上升,這張表是一些基本的經濟數據包括人口、GDP、進出口總額、專利、國防開支,總體上當今世界的規模大概是幾塊,美國第一、中國第二、歐洲、日本。這種情況下中美之間産生了一種戰略上的摩擦或者在情緒上産生了很多不信任,在這種情況下,美元體系也很難再持續下去,所以這裡想說的是,國際上的沖突、中美的摩擦加劇了美元相對地位下降的速度,這個短期内可能不一定沖突這是全球經濟的底層力量決定的。
所有的讨論讓我們回到特裡芬悖論這個悖論告訴我們現在的美元赤字是不可持續的,美國繼續赤字的話美元經濟會相對走弱,對價值産生影響,美國要走向全世界的貨币美元必須是強勢貨币,強勢貨币和赤字是沖突的,因此美元體系是不可能持續的,如果再加的話也不是一個公平高效的體系,很多貨币專家指出來了,美元體系,美國據此得到的巨大的鑄币稅也不是很公平,再加全球力量的下降讓它是不可持續的,這是對過去和現狀的分析。
未來會怎麼樣呢?未來得貨币根據剛才大家知道的,整個經濟格局的理解應該是一種多元貨币體系,未來格局必然是一種多元貨币體系,因為任何一種單一貨币都是不穩定的,都會必然面臨剛才說的美元的問題。多元貨币體系按照現狀分析,未來得候選人也很簡單,美元、歐元、人民币、英鎊、日元還有其他一些貨币,多元貨币之間因為各國的情況不太一樣,必然會産生一種相對浮動的彙率體系,這基本的格局是不太可能變的,具體演繹的路徑會有很多的變化到這裡我們想說的是,現在的貨币體系确實面臨很多的困難,對未來整個全球包括中國的金融安全都是一種威脅。
下面的問題是怎麼辦?剛才說了,演化的方向,今天是個金融科技和金融安全的會,重點講的是在這個大的話題下人民币如何成長、如何成為整個國際貨币體系的重要一員,當然這是依賴于中國經濟的進一步成長,改革開放很多個方面,是一個系統工程。這個會上重點講的就是數字貨币的可能貢獻的作用。
根據所有的公開資料,央行研究數字貨币已經5年時間,2014年開始,最近已經在各個場合公開披露了各種信息,數字貨币電子支付的一種工具,它采用雙層架構,央行發行這個貨币,商業銀行全額兌換再進行流通,替代的是現在流通中的紙币,不替代M1、M2,替代M0,大家想象,替代M0之後,M1、M2也會相應的演化是漸進一步步走的過程,可以想像當電子貨币替代M0以後,M1和M2的形态也會發生大量變化,未來信用創造方式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央行披露的另外一個關鍵信息是,技術中性,目前的央行數字貨币并沒有采用區塊鍊的模式而是支持中心化發行,但是并不排除一些金融機構進行技術上的探索,進行多方位的研究,增加貨币的效率和流動性各個方面,因此它其實是務實的态度,這個貨币先發出來,商業世界可以利用現有的力量、技術、人才、資金等等資源把它進一步推廣,所以看起來,央行的數字和平經過5年的研究,它是一個比較成熟、比較務實的想法,而且是既利用的現有政府信用的基礎,又利用了新的技術産生了各種可能性,可以思考的空間是很大的。
如果再稍微展開一點,它至少對于金融監管和跨境的使用和支付都有直接的影響,金融監管是什麼意思,當我們的電子貨币替代了我們的流動現金在很大程度上替代流動現金的話,金融監管整個技術都會改變,現在很多不能監管的事情理論上都是可以監管的。跨境支付比如說周邊國家地區性的其他國家在使用人民币電子貨币的時候都有很大的便利性,因為隻需要手機的APP,在當地不太多的金融中介機構就可以做到兌換是巨大的成本的節約和監管的便利,因此總體上看起來,央行設立的DC和EP是有利于人民币的,不管是境内還是境外的使用,對于人民币成長逐步的國際化是有很大幫助作用。如果進一步往前想,未來國際彙兌體系現在還是基于美國和現有體系中的swift和chips體系,技術是比較落伍的,還有很多潛在的不是很安全的因素,那麼未來得數字貨币很可能用某種方式補充甚至替代現有的國際貨币體系,因此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央行的政策思路和設計思路的話,未來得貨币體系是在慢慢發生改變或者說已經在開始發生轉變。
最後還有時間稍微再展開講一點區塊鍊可能發生的作用,根據公開的資料,央行并沒有現在采用區塊鍊技術,但是對于區塊鍊這種新的技術其實有很多個角度去思考,極端的情況下可以說是一種極端的技術信用,但是可以把它分解,它是一組技術産生了一組功能,加密技術不是新的、共識算法不是新的、點對點存儲、分布式存儲、不可篡改都不是新的,但是它卻産生了一些新的技術的做法,這種做法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把功能分解用到未來的金融體系當中去,這是區塊鍊技術潛在的作用,而且央行在設計當中留下了一個口子,雙層設計當中是允許這樣的作用發揮得空間。所以看起來這是一個比較值得深入思考的領域。
總結一下我剛才的分享,基本上是三句話:1、現有國際貨币體系美元體系是不公平、不穩定、不可持續。2、未來貨币體系一定是多貨币共存浮動彙率體系作為貨币兌換之間的基本格局;3、數字貨币在新的貨币體系當中一定會産生很大的作用。
(責任編輯:曾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