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傳統文化傳承重慶

傳統文化傳承重慶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19:51:10

傳統文化傳承重慶?■中國好校長·名校長工作室系列,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傳統文化傳承重慶?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傳統文化傳承重慶(凝聚文化共識一起)1

傳統文化傳承重慶

■中國好校長·名校長工作室系列

“教育是做的哲學”,這是馬宏名校長工作室的秉承辦學思想。基于此,工作室以學校文化為切入點,激發團隊成員内生動力,從管理、課程和教師三個方面的文化建設入手,推動工作室成員共同經曆,彼此滋養,通過“律動教育(與學生脈搏一起律動)”實踐研究引領學校教育内涵發展,從而形成了立足巴蜀小學、輻射渝中區并影響帶動重慶市其他成員校的生長共同體。

以管理文化為核質,系統研發,資源共享

2015年10月,工作室建立之初,馬宏校長工作室對“巴蜀”品牌背後的文化内涵進行了梳理,在學校80餘年的辦學曆史和經驗基礎上,進行了巴蜀文化标準的研發,從規劃背景、目标系統、實施系統、保障系統4個方面,讨論并制訂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同時,工作室總結并提煉了“巴蜀三大文化精髓”:精神與行動并舉的管理文化、創造與個性共生的課程文化、科學與人文統整的形象文化。工作室對巴蜀文化标準的建設,使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更清晰、更系統,據此形成的資源包,為互助交流活動提供了科學、有效的資源保障。

工作室的研究工作确立了巴蜀小學教育集團清晰的定位——非獨立法人的發展共同體,力求通過管理輸出,達成管理互動、教師互動、活動互動,實現資源共享。同時,馬宏校長工作室依托重慶市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重點試點項目——“1 1 N”文化互助發展項目,使工作室成員定期進行學校課程建設、團隊打造、幹部培養、教師成長等方面互助研讨,全面開放巴蜀小學現場、共享全部學習機會并盡可能将其卷入參與共同項目。

“1 1 N”文化互助發展項目是在巴蜀小學傳統項目“陽光區縣行”的深化與延續,旨在使城鄉學校通過聯合教研,互助、共進、雙赢。即:通過牽手一所農村學校作支點開展聯合教研,帶動周邊N所學校,影響N片區域,撬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N個效應,并最終實現城鄉學校互助發展。目前項目已形成以“名師引路,引領研究;互動探讨,互助發展;教學反思,聚焦課堂;主題講壇,分享成功”為主要内容的聯合教研模式,通過“城鄉教研工作五步工作法”,加強城鄉教研聯合,有效促進結對農村學校文化建設。

以課程文化為基石,有效執行,落根現場

課程改革和團隊建設,始終是工作室成員聯系彼此的主要紐帶。在工作室主持人馬宏的帶領下,工作室成員以3年為一個發展規劃周期,拟定“三年行動計劃”,從實踐中提煉确立了“基于學科的課程綜合化實施”課改路徑,并通過變革課堂文化、重構教師文化、創新評價文化,在立足分科課程充分發展基礎上,逐步推進課程綜合改革。

工作室大膽探索成員學校之間的“品牌和管理輸出”文化融合新方式,在璧山、合川兩所成員校,以派出巴蜀小學管理幹部三年常駐、骨幹教師半年輪駐的方式,提升課程建設幫扶工作效率,加強工作室成員的執行力和課程建設能力,打造成員學校整體形象,從而提升其影響力。

經過幾年共同成長,工作室團隊成員形成了安靜務實的工作作風和重責任、強擔當的教育情懷,凝練了“真”與“動”的巴蜀精神,提升了辦學質量,擴大了辦學影響,研究成果連續兩年入選全國教學創新成果博覽會,每年6月的“學術年會”,已升級為具有全國品牌效應的小學教育巴蜀峰會。

2016年12月,工作室在成員學校之一的璧山實驗小學率先開啟學術品牌打造,成功舉辦主題為學生評價和課堂教學改革的璧山實驗小學第二屆學術年會——“2016青雅論壇”。工作室最年輕的成員,璧山實驗小學校長傅靜從容走上論壇,在全國各地來賓和專家面前分享璧山課改實踐心路曆程。

工作室牽頭成員學校中南坪實驗小學、大渡口實驗小學、萬盛實驗小學等共同申報英國領事館文化教育處2016種子基金項目——莎士比亞項目,成為2016年重慶片區唯一成功申報團隊,并以項目為契機,成功承辦IPHF(國際小學校長聯盟)第四屆會議,邀請外方項目學校、工作室成員學校相聚巴蜀,共話教育,建立了以巴蜀為紐帶,聯通中英基礎教育的平台。

工作室通過“1 1 N”文化互助發展項目,與重慶市35所學校“牽手”建立互助機制,堅持聯合教研,進而輻射到重慶市30個區縣的200餘所學校,形成了廣泛的教育思想互動實踐場,滋養着一大批正在成長中的教育家型校長與教師。

以教師文化為引擎,同心共享,主動成長

賦予工作室每一位成員“教育家辦學”的視野與情懷,是馬宏校長工作室的最終目的。

為了改變溝通不暢的問題,工作室開啟“項目大使”工作機制,在巴蜀小學選拔有熱情、能幹事的管理幹部,以志願者的形式參與工作室成員之間的聯系工作,組建團隊與工作室成員保持日常交流,以巴蜀小學鮮活的教師文化和強大的團隊凝聚力,有效帶動成員校的教師隊伍建設,也通過文化互助,提升工作室團隊成員精神境界。

去年在彭水土家族自治區鹿角中心校舉辦的主題為“全校師生總動員,精彩創意美校園”工作坊的活動中,孩子們興高采烈地展示着自己制作的團花紙盤、臉譜花傘、燈籠團扇。在模特隊的孩子拿着作品,伴随音樂自信地走上舞台的那一刻,這所烏江邊上的鄉鎮小學如此花團錦繡、色彩缤紛。校長張國剛,這個樸實的土家漢子幾近哽咽,對着活動策劃者——巴蜀大使李俊淑不停地感歎:“沒想到會如此成功,沒想到我們的孩子也這麼棒,沒想到我們的老師也這麼有激情,我終于找到了當校長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在巴蜀小學承辦的“重慶市小學學科課程綜合化實施現場會”上,奉節師範附屬小學校長塗懷清發自肺腑地說:“走進巴蜀小學,學了‘道’,借鑒了‘法’,再結合自己的實際加以消化與吸收,讓學來的東西在自己身上生根發芽,在學校實現本土化和校本化。”

事因人而成,人因事而美。安靜地做更好的教育、踏實地做更良善的自己。馬宏攜工作室團隊成員通過不斷讀書、不斷實踐、不斷研究、不斷寫作,用品質與學術、情懷與擔當,持續發揮引領示範作用,以學術的方式守候生命的靜好。

(本文由校長國培計劃——中小學名校長領航班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培養基地提供)

【鍊接】

牽手互助,幸福看得見

程明敏

記得2015年年底,巴蜀小學文化互助團隊一行10人來到酉陽龔灘小學進行學術活動。在完成龔灘小學教師的問卷調查後,我們對學生訪談時有這樣一個話題:小朋友,聖誕節要到了,你最想對誰說什麼心裡話呢?

小男孩騰飛怯生生地站起來說:“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回來?我好想你們回來陪我過個年。”一位叫俊玲的小姑娘說:“我最想說的是,感謝我的外婆,是她天天給我煮飯,每天夜晚都是外婆陪我睡覺。”

孩子的真實的想法,讓人不禁為之動容,原來,這裡有一部分孩子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一年很少回家,這些留守兒童特别渴望父母的陪伴。“巴蜀龔灘行”項目小組的老師們對師生問卷和訪談進行了分析與診斷。并針對留守兒童的現實問題,主動聯系對方學校,還收集到了一份留守兒童的名單。

盡管已經放寒假了,巴蜀的師生們卻沒有停步。向芸遠老師在班裡發起了關愛留守兒童一對一的倡議書,号召學生們主動給對方小朋友寫一封書信,表達自己真誠和問候,送幾本好書和學習生活用品,送去友善和溫暖。

記得一名學生在作文中這樣寫到:“這個六一兒童節,我們在開學時給龔灘五(2)班的手拉手同學送去書信和禮物,可是,我們當中,收到對方回信的同學歡天喜地,沒有收到的卻感到遺憾和難解。向老師組織我們在班會課上讨論,為何他們不能給大家回信?向老師說,或許打開留守兒童封閉的心靈,才能找到彼此交往的良方吧。”

于是,在這個屬于全天下兒童的節日,微笑中隊的巴蜀孩子們紛紛以小組為單位,趕在六一前,給龔灘小學五(2)班的孩子們寄出滿滿一箱充滿關愛的問候與祝福。除了用零花錢為手拉手班級同學寄去文具書籍,細心的同學還寄去班級的《作文周報》、生活所需的台燈電筒等。書信中,孩子們告訴對方,微笑是世上最美的語言,教會他們“創意生活快樂小妙招”。更有意思的是,畫一幅世界地圖的簡筆畫,鼓勵山裡的同齡夥伴努力學習走出大山。

這樣的故事隻是馬宏校長工作室中學校文化互助曆程中的冰山一角。牽手,讓大家銘記!因為牽手,即使嚴寒的冬天,騰飛同學心裡也是暖暖的;因為問候,即使僅僅隻有外婆陪伴的冉俊玲,也開始不再孤獨。因為牽手,讓步入職業倦怠期的班主任老師,受到心靈的洗禮和觸動,變得更加有了教育的激情。

(作者系重慶市巴蜀小學馬宏校長工作室項目大使)

研究支持,締造“青雅教育”

傅靜

2015年2月,我校與重慶市巴蜀小學進一步合作辦學,我有幸成為馬宏校長工作室成員。工作室的引領,尤其是其辦學研究團隊的支持,進一步改變了我校教育生态。

從2009年開始,我校期末考試成績,連續六年蟬聯全區第一名,這曾經令我校師生深感自豪。然而,在工作室的引領下,我意識到孩子的學業成績固然重要,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是學校的最終育人目标。在來自工作室主持人所在的巴蜀小學的研究支持團隊協助下,我們深入挖掘厚重的校史,凝煉出“青雅”主題文化,以“先進的思想興校,實驗的項目強師,青雅的文化育人”為治校方略,以培養“雅言、雅行、雅趣”的學子為育人目标,養育“行起于正,學成于雅”的校風、“養正于蒙,育雅于幼”的教風、“樂思于學,好雅于藝”的學風,後又确定了“一線兩面三體”的發展思路,即以“學生綜合評價”為主線,抓好“課程建設”和“團隊建設”兩個面,培育好“管理成長共同體,教師成長共同體,學生成長共同體”。由此,全面縱深推進課程改革,構建了“青雅課程體系”,以“基礎學科課程、雅行修養課程、個性涵養課程”承載人的全面發展。

曾經,我校管理更多地陷于繁雜的事務之中,往往“把事情做完”便感到欣慰。然而,在工作室主持人馬宏的“律動教育”思想影響下,我校所有課程都會緊扣“與學生脈搏一起律動”的辦學理念追問育人價值與目标,對内容、實施、評價、總結、創意等進行拷量,并且把課程文化與團隊文化結合起來,強調在工作當中凝煉團隊,在研究之中專業成長。我們借鑒巴蜀小學開學節的設計思路,來研制我校的“開學節”。經過與研究支持團隊的共同策劃,我們設計了“暑(寒)假作業超市”,分“必選超市”和“自選超市”兩部分,變以前以紙筆作業為主成了以“生活體驗”和“社會實踐”為主,并與開學第一天的全校展示分享結合起來設計。同時,還精心策劃“一年級新生入學”和“四年級進入新校區”的活動。由此讓開學第一天,成為深得孩子們喜歡的快樂節日。

随着工作室相關研究的持續開展,我校以學校大部制統整、分校區落根的管理思路,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理機制,打造了扁平化的現代學校管理結構,塑造了有思想、能創新、高效率的管理隊伍。

這些工作推動我校“青雅教育”特色日益彰顯,成為了璧山區小學教育課程改革的支點學校。

(作者系重慶市璧山區實驗小學校長)

畫龍點睛:

在“律動”理念下共生共長

鮑傳友

“示範引領,共同成長”是領航校長工作室的一個基本定位,也是促進領航校長改進自身辦學實踐,推動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一個重要路徑。馬宏校長工作室正是秉持着“一支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工作理念,着力發揮巴蜀小學對成員校的示範引領作用,積極推動成員學校改進管理和教學,不斷提升辦學品質。

校長工作室就是一個發展共同體,共同體的運行首先取決于價值的認同,馬宏校長工作室充分發揮巴蜀小學百年曆史文化底蘊,以其獨特的“與學生脈搏一起律動”的辦學理念,帶領成員校改進學校文化,幫助學校辦學從價值上回歸到人的主體性上,回歸到基于學生和為了學生的發展上,從管理文化、課程文化和教師文化三個方面,進行了工作室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創新,可以說是抓住了共同體發展的關鍵。

名校長工作室也是一個學習共同體。加強理論學習、提升校長的理論素養和理論水平是馬宏校長工作室的一個重要特色。圍繞國家宏觀教育政策和改革行動,結合區域教育發展的特殊問題和需求,馬宏校長不僅組織工作室成員系統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學校管理的相關知識,還積極組織校長學員研讨如何将理論轉化為實踐行動,以重慶市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重點試點項目——“1 1 N”文化互助發展項目為依托,開展了有關集團化辦學、學校課程建設、幹部培養和團隊建設、教師成長等方面的研讨活動,在研讨學習中凝聚共識,明确工作思路,以研讨活動生成研讨主題,以研讨主題生成研究項目,以研究項目生成研究團隊,以研究成果促進交流對話,真正實現了科研引領學校發展和團隊發展的作用。從工作室每學期一次的學術研讨會,發展到今天在西南地區有重要影響力,乃至輻射全國校長的巴蜀峰會,成為校長思想交流的盛宴,對校長理論素養的提升和科學實踐,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領導者既需要是思想家,也需要是理論家,當然更重要的是改革家。改革家講究實幹,務實是改革家的精神氣質,所以,校長不能總是坐而論道,而是要把“道”轉化為具體的辦學行為。馬宏校長工作室追求思想落地的聲音和力量,多年來一直把校長行動和行動的效率作為工作室活動的宗旨,在“做中學”成為工作室所有成員的行動指南。馬宏名校長工作室深知“教育是做的哲學”,隻有帶領成員學校一邊做一邊學,激發工作室成員共同經曆,才能用行動帶領行動,用行動感染行動,彼此滋養和激發,促進校長互動分享。彭水土家族自治區鹿角中心校“全校師生總動員,精彩創意美校園”工作坊活動、“重慶市小學學科課程綜合化實施現場會”等都是做中學的典型案例。通過強調“行動“促進校長積極思考,創新實踐,實現了成員學校的品質提升。馬宏校長工作室通過“手牽手”帶動了周邊N所學校,影響了N片區域,撬動了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N個效應,實現了圍繞巴蜀教育理念的一起律動,實現了城鄉學校的互助發展和共同發展,充分彰顯了領航校長工作室的使命和價值。

(作者系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副主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培訓學院常務副院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07月19日第4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