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倡導文明祭掃保護生态環境

倡導文明祭掃保護生态環境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4 11:09:01

新華社北京4月4日電 題:文明祭掃是最美的風景——清明祭掃清風撲面

新華社記者

芳草綠野細雨紛,又是清明哀思時。每年四月初的清明節是中國老百姓最重視的傳統祭祀節日之一。近幾年,在國家“文明祭掃”的倡導和移風易俗的影響下,老百姓傳統的燒紙錢、放鞭炮、甚至擺“清明酒”的祭拜方式已經悄然發生轉變,“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網絡雲祭祀”……老百姓越來越習慣用這些清新的方式寄托對親人的思念。

4月4日上午,在湖南省江永縣梅花山公墓,往年煙火彌漫的場景已經不見,人們大都手捧鮮花和水果,或者在公墓門口的文明祭掃服務點上,免費領取樹苗,栽一棵樹、獻一束花,以這樣的方式祭祀先輩。

據江永縣千家峒瑤族鄉古龍社區黨支部書記羅金鳳介紹,往年清明節村民都會大量購買爆竹、紙錢、香燭等用品,還要大操大辦“清明酒”,鋪張浪費嚴重。“現在把禁止大操大辦寫進了《村規民約》,情況大不一樣了,獻花、種樹等文明祭掃成為主要形式。”

倡導文明祭掃保護生态環境(文明祭掃是最美的風景)1

4月3日,江永縣市民何先生與家人在父親墳前種樹、獻花。以綠色、環保的祭掃方式,緬懷父親養育之恩。(何雲雄 攝)

江永縣是勞務輸出大縣,上江圩鎮河淵村有300多人在外地務工,決定清明節不返鄉的約占95%。越來越多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習慣通過網絡祭祀等綠色方式追思先人,形成了文明清新的祭祀新風尚。

在西安市郊的鳳栖山人文紀念園,清明節前就已經迎來了三次祭掃高峰。“紀念園以往每年有近40萬人前來祭拜,今年為了踐行文明祭掃和疫情防控的需求,我們從3月初就通過微信公衆号和短信,多次提醒大家錯峰祭掃。對于不能親自前來祭拜的親屬,我們在清明節前舉行了公祭活動,并開通了代客祭掃和網上祭祀,通過多種渠道讓人們表達對親人的思念。”紀念園辦公室副主任胡穎介紹說。

倡導文明祭掃保護生态環境(文明祭掃是最美的風景)2

清明節期間,鳳栖山人文紀念園的工作人員代客祭掃,為逝者送上獻花。(鳳栖山人文紀念園供圖)

在祭掃方式變得更文明更生态的同時,中國老百姓選擇的殡葬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轉變。

西安市閻良區北部的荊山塬,埋葬着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劉湍,同時也是漢皇樹葬墓園所在地。在墓園的最北端,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柏樹林。4日上午,一棵棵柏樹前站滿了前來祭拜的群衆,他們将絲帶和卡片系在柏樹枝頭,面帶哀思。“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老頭子,一路走好!”卡片上的思念之語讓人動容。

“這是墓園的樹葬區,每一棵柏樹下都長眠着一位逝者。近年來,樹葬的方式被越來越多老百姓接受,這一片區安置了2000多名逝者。這種生态葬的方式,土地之下是可降解的骨灰盒,土地之上沒有墓碑,隻有編号。親人祭掃時,一般選擇祈福絲帶和思念卡片,或者在林區前刻有每一位逝者名字的紀念牆下送上鮮花。”墓園負責人馮林慶介紹道。

清明期間,浙江省磐安縣統一采購了菊花,免費發放到14個鄉鎮(街道),開展“鮮花換燒紙”活動,倡議用敬獻鮮花、踏青遙祭、網上祭奠、種植花草樹木等綠色低碳方式寄托哀思。同時大力推行節地生态安葬,截至目前,全縣建成23座骨灰堂,共有13例骨灰實施了海葬,尚有6例正在等待海葬儀式。

倡導文明祭掃保護生态環境(文明祭掃是最美的風景)3

清明節前,新昌市民到舟山祭奠海葬的親人。(受訪者供圖)

家住浙江省新昌縣南明街道市中社區的呂秋靈,今年在家裡燒了一桌好菜來祭奠父母。五年前,呂秋靈父親的骨灰撒入了舟山普陀蓮花洋;2020年7月,呂秋靈的母親同樣選擇了海葬。“我為爸媽的這一選擇感到驕傲,如今他們達成心願,與海為伴,應該會很高興的。”

呂秋靈說,往年他們都會帶上父母生前愛吃的食物和鮮花美酒,乘車前往普陀祭奠。“今年因為時間原因,就隻在家裡燒了一桌好吃的菜肴來祭拜。”她說,清明祭祀重于心而不拘于形,她相信父母能感受到家人對他們的思念之情。

清明節同樣是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清明節前夕,山東濟南市五龍潭公園美銘廣場迎來了一群少年。在黨的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的雕像前,濟南市舜耕小學正式成立“王盡美中隊”“鄧恩銘中隊”,以此号召全校師生紀念先烈、學習先烈。

倡導文明祭掃保護生态環境(文明祭掃是最美的風景)4

清明節前夕,舜耕小學成立“王盡美中隊”“鄧恩銘中隊”。(舜耕小學供圖)

“作為家鄉學校,我們以英烈的名字成立兩個中隊,就是希望讓同學們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舜耕小學校長胡愛紅表示,學校還聘請了高校思政教師、在校研究生擔任導師和校外輔導員。他們将到同學身邊講黨史、談未來,共同傳承革命先烈的精神。(記者李亞楠、李平、謝櫻、蕭海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