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三思而後行的原則

三思而後行的原則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9 20:25:22

我們常聽人說,做事要“三思而後行”。

就是說我們做事要經多次考慮,再做決定,這樣才能避免因為思慮不周或魯莽而失敗。

“三思而後行”出自哪裡呢?

《論語·公冶長》: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即季孫行父,春秋時期魯國正卿,曾促成魯國之改革發展,開一代正氣之風。他為人謹慎,做事之前“三思而後行”,孔子聽說後,評論道:“再,斯可矣。”

對于“三思而後行”孔子是什麼态度呢?

孔子說了“再,斯可矣。”

關鍵在于“再”字。目前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加”的意思,就是說,再多加思考幾次。意味着同意多次考慮。另一種是“兩次”的意思,意思是,考慮兩次就行了,不用過多考慮。

這兩種解釋意思截然相反,具體孔子是什麼态度,我們不得而知。

我比較傾向于後者,因為“三思而後行”的危害太大了。

主要有什麼危害呢?

一、時間成本太高

思考次數過多一定會消耗比較多的時間,花費比較大的精力。

二、造成心理落差

做事考慮的過多,一定會充足地做好各項準備,甚至做了防範工作,然而,實際收益卻不高,與想象的結果有出入,造成心理落差。

三、造成失敗的結果

考慮太多,證明這件事本身對自己是有困難的,所以,随着思考的深入,會臆想出很多過于困難的問題,造成自信心不足,導緻最終擱置或者直接放棄的結果。

四、錯過機會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我們要善于抓機遇,若瞻前顧後,猶猶豫豫隻會錯失良機。

五、造成不自信

俗話說:“百密必有一疏”,無論你如何缜密思考,而結果很可能因為一個漏洞造成滿盤皆輸。

這件事失敗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會覺得自己考慮了這麼多,付出了這麼多,最後還是失敗了,自信心大受打擊。你以後做事肯定會更加猶豫,更加擔心事情的失敗。

一旦恐懼的情緒注入了你的内心和潛意識,你會慢慢發覺自己越來越不走運,因為你每次都因為思慮的漏洞而失敗。而這裡的真實原因是,你内心的擔心、恐懼産生的能量,會吸引來與之相對應的不好的結果。如此反複,會形成惡性循環。

“三思而後行”有這麼多的危害,那麼我們就要魯莽行事嗎?

并不是。

我們應該做到以下三點:

一、平時做好積累,提高認知水平

平時我們要多學習、多實踐、多思考。提高自己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這個能力提高了,我們在做決策的時候,會節省很多成本。

二、擅于抓住機遇,迎難而上

機遇伴随着困難,當我們覺得自己能夠做好的時候,一定要果斷出擊,先把機會抓住。

我們就應該不斷的挑戰自己,這樣自己的能力才會逐漸提高,隻呆在舒适區,隻做有十分把握的事情,最終會“不進則退”,因為這個世界不變的唯有變化。隻有改善自己、提高自己,才能适應時代的發展和進步。

無數事實證明,無論是國家、企業、個人,在大的機遇中采用的都是“摸着石頭過河”的方法,遇到問題,針對問題精準分析,才能更有效的解決問題,看似曲折,困難不斷,其實,縱觀全程,總體上節約了很多成本。

三、以“利他”的出發點思考問題。

如果我們做事的出發點隻是“利己”,那麼,你的内心會有很多膽怯和不自信。如果我們以“利他”的出發點做事,我們會非常自信,而且能夠心生光明、勇往直前。

最重要的是,你的潛意識是積極的,那麼一定會吸引來好的事情,長此以往會産生正向循環,你會越來越好。

我們每個人很少會因“三思而行”而竊喜,更多的會因為“錯失”而懊悔。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海明威的名言:“人生來不是為了被打敗的,人能夠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三思而後行的原則(三思而後行是最大的錯誤)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