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麼時候,學車成了年輕人最頭疼的事情之一,幾大社交平台上網友的學車經曆簡直能夠上演一部情景喜劇。
近日,學車之路上又出現了一個小波折,廣大學車狗證一到手就立馬卸載的“駕考寶典”在全國多個地方被駕校教練抵制,不少學員都接到了同一條消息:不要再使用駕考通、駕校寶典、駕考精靈、元貝駕考等第三方軟件登錄交管12123APP,如果不聽勸,學車用戶的交管12123賬号會被拉黑,考試也無法預約。
盡管這則消息還沒有明确的官方通報,但根據多家媒體調查,國内用戶數量最多的駕考寶典的确被駕校大幅度抵制。7月末,駕考寶典發布聲明,稱平台遭到抵制是因為競争對手惡意抹黑。
真真假假,一時間讓本就頭疼的學車黨更加茫然。學車生涯一波三折,就在駕考寶典出事前不久,在同一個七月裡,曾經請得起林志穎代言的YY學車也突然被爆出倒閉。有意思的是,很多學員科一還沒過,一回頭卻發現駕校不見了。
那些年,死掉的網紅駕校
細數這些年來,紅極一時的駕校說崩就崩。
2022年7月8日,有網友爆料YY學車總部辦公室人去樓空;去年9月份,曾經廣告滿天飛的豬兼強宣告破産;再往前看,2019年10月,OK學車倒閉;2018年9月,凸凸學車發布公告,宣布平台停止運營……冥冥之中,殊途同歸。
即便是奄奄一息,但它們依舊活在學員無休止的投訴中。以YY學車為例,大部分學員的學費在3000到6000左右,根據不完全統計,平台至少需要退數百萬學費。在黑貓投訴平台上,關于YY學車的投訴達到2364宗,豬兼強的投訴量達343條,至今無一回複、無一完成。
當然,如今遍地狼藉并不意味着沒有風光過。
至少在五六年前,互聯網駕校平台的日子過得分外滋潤。有資料顯示,YY學車半年時間就實現盈虧平衡,而豬兼強在2015年時月銷售額達到3500萬元,2014年至2019年,豬兼強5年内累計融資2.4億元當時有媒體做過測算,豬兼強号稱有20萬學員,如果按人均5000元的學費來估算,那麼豬兼強的駕駛培訓學費收入就高達10億元。
就連58同城都曾眼紅這門生意,還推出過58學車,隻可惜,好景不長,不過短短數載而已,這個領域裡的活躍者幾乎團滅。到底是時代的殘酷,還是這個領域命途多舛?事實上,随着國内機動車保有量越來越多,駕培生意不可小觑。
有數據顯示,國内每年至少有3000萬學員需要接受駕駛培訓,遠遠大于考公之類的職業技能培訓市場。以7月份的最新數據為例,2022年上半年,全國新注冊的機動車有1657萬輛,新領證駕駛人1103萬人。按理說,駕培的生命力應該十分頑強。
而現實正好相反。互聯網駕培為何死得那麼快?
首先,這些企業賺得多,花得也不少。豬兼強自2014年創立後的4年間,累計投入營銷費用超過4億元,YY學車總支出的五六成也都用在了營銷上,2019年,YY學車光在請林志穎代言這一項上就花了五六千萬。
除了基本的駕培業務,平台的主要收入來源于廣告。但月狐iAPP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在線駕考類APP的30日活躍留存普遍處于10%以下的較低水平,就連行業龍頭的駕考寶典,2022年上半年MAU的峰值為3月的2058萬,較四年前的同期降幅接近40%。
2018年,駕考寶典互聯網廣告業務的營收高達1.17億元,同年,汽車導購信息服務營收也超過3400萬,占比接近17%。到2021年,這兩項業務收入出現明顯回落,廣告業務收入僅剩9050萬,汽車導購信息服務收入更是銳減超60%,僅剩1157萬。
流量變現在肉眼可見地萎收。
當然,這不是它們最終走向末路的關鍵。互聯網駕培被诟病最嚴重的就是經營模式,以YY學車為例,YY學車雖有自營駕校,但大多仍是與其他駕校合作。坦白來講,與其說YY學車是一個駕培企業,倒不如說是一個引流平台。
據悉,YY學車與駕校、教練之間存在YY、YA、YB三種合作模式。除了第一種直聘,剩下兩種,YA模式是指其他駕校與YY學車合作,平台負責宣傳引流、提供學員,駕校負責提供場地與教練。YB模式是指教練個人與YY學車合作,教練個人負責承擔場地費、油費等,平台負責提供學員。
似乎無論是A還是B,平台都很難去把控學員學習的一整個過程,大量投訴成了企業走向滅亡的一個恐怖預兆,隻是沒有想到,預兆這麼快就成了真。
智能駕培在瘋狂内卷
學車究竟有多難?除了遊蕩在駕校裡,學車黨回去也不忘跟着短視頻一遍一遍在腦海裡進行靈魂演練。
在B站上,《科目二駕考教程詳解》被播放量217萬次,有1.4萬發彈幕飄過。抖音“科目二”話題視頻播放量70億次,“科目三”播放量58億次。學車過程中,駕駛技術能不能熟谙于心是其次,大部分人在教練的毒舌打擊下就已經打起退堂鼓。
網絡上一度流傳着教練常用語錄,無時無刻不在勸退廣大觀望者。如何跟教練避而不見,還能順利拿到證成了這屆學車黨的一大心病。互聯網駕培的領域方向也逐漸從平台服務向培訓方式轉移,機器人教練、AI培訓、智能硬件……紛紛内卷起來。
例如2021年7月,木倉科技推出了多款智慧駕培硬件産品,包括智能教練、智能模拟器、路考儀和駕校智慧管理PaaS平台。成立于2016年的派學車,早在2020年就大力布局VR智能培訓系統,目前已擁有10個VR場館、200 VR設備、3個AI場地、70 的AI車輛。
無獨有偶,曾經孵化出超級駕校的“車輪”也在進行軟件加硬件結合;2019年10月29日,全國首個“智能駕駛培訓示範基地”在東方時尚駕駛股份有限公司啟幕,開創了全新VR AI智能駕培模式;2020年9月,易顯科技發布機器人教練5.0版本,據說能從五個維度上為駕培機構賦能。
智能駕培能否改寫行業早夭的悲慘命運?
首先,科技練車的炫酷與新鮮感精準地集中了大部分學員的心。此前成都有一項市場調查,未學車的人中完全願意接受AI學車的有70.89%。而對于駕校而言,相比于傳統駕校教練訓練,智能化駕培對于人員、場地、學習周期甚至是環保都有一個很高的效率輸出。
據悉,智能駕培在同等時間内的服務效率可提升200%。以易顯科技的機器人為例,如果一個教練帶30 台機器人教練,每年可以為駕校節省95%的人工成本;機器人教練每年可以為駕校減少車輛碰撞維修費10000元左右;同時,相比傳統人工教練,機器人教練自帶流量,可以帶來宣傳效應,能夠為駕校節省營銷費用。
數據顯示,2019年易顯機器人教練成功幫助駕校實現了32%的學員增量,合格率平均可以提升10.88%。可想而知,如今的駕培行業急需一個新方向調轉車頭,不說互聯網屬性的駕校,就連傳統駕校都樂得其所。
以交通安全為核心的多倫科技,旗下的一個智能駕培平台在去年上半年裡注冊的駕校數量新增227所,注冊教練員數量新增5770人,注冊學員數量新增92萬人,上半年活躍人次達3286萬人次。
不過,智能化無法在短時間内普及,大部分駕校還是人工為主。但無論未來如何,這都成為了一個行業轉變的支點,畢竟不謀新,便會亡。
被玩壞的學車生意
駕校比學員多,這是很多學車黨在練車過程中的真實感受。
公開資料顯示,全國正規注冊的駕培機構達19741所,教練車80萬輛,教練員92萬餘人,年培訓能力近6000萬人,但事實上,從2016年以後,國内的駕校年培訓量增長率就在逐年降低,為了拉人頭,附加服務、價格戰、新辟業務……每個駕校都在尋找活下去的機會。
特别是2020年後,當年全國新領證駕駛人數量達2231萬人,比2019年減少712萬人,下降24.19%,創近五年來的新低。與之有明顯對比的是,駕校産能利用。2020年以後,由于外部環境突逢巨變,大部分人的學車計劃與買車計劃都無奈延遲。
駕校教練車幾乎成了閑置品,根據南京駕校網的數據,有40.93%的駕校産能利用比率不到50%,隻有3.16%的駕校存在産能缺口。毫無疑問,駕培供應過剩為整個行業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惡性競争。
價格戰是最令行業頭疼的,從前學車動辄五六千起,現在在活動期間甚至1800就能拿到駕照。根據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駕駛培訓分會調查,這兩年,有43%駕校收費價格在成本線附近,超過50%駕校下調了學費價格。
明面上一片和諧,背地裡未必如此甯靜,駕校經營能不能撐得起一場場價格戰尚另當别論。要知道,2020年以後,高達67.1%的駕校認為經營成本繼續在升高。成本線附近的學費無疑會造成兩種後果,要不服務質量堪憂,要麼後續收費亂象。
《法制日報》曾經報道過,不少學員在交了學費之後,科目二、科目三考試前還要各交1500元的考前跑場費和保過費,那麼算下來,其實所謂的優惠不過爾爾。而裁員大潮也席卷了整個駕培行業,2020年以後,有44.08%的駕校通過自然減員和主動減員,減少了在職員工的人數。
駕校一本生意經,如今可以杜撰出多個版本。眼見學車的錢越來越難賺,駕校的新增業務也漸漸提上日程,不少駕校都開辟摩托車教學來曲線救國。不可否認,摩托車學駕考證人數攀升是這兩年來,駕培行業的一大亮點。
單從北京地區來看,2020全年約有超5萬人考取摩托車駕照,全年大概有16萬人學摩托車駕駛,摩托車的培訓班的收費大概是1000-2000元,幾乎能跟一次優惠性汽車培訓相媲美,但培訓周期卻遠遠比後者要短。
除了摩托車,更有意思的是,有些駕校做起了“專車”生意。以特斯拉為例,特斯拉頻頻出故障,從2020年6月至今,特斯拉在中國被曝光的10多起的交通事故,但特斯拉的回應大多數都指向了駕駛員的駕駛失誤。
就連副總裁陶琳在采訪中表示,在車輛使用環節,還需要加強消費者的教育,比如去跟駕校、交通部門合作,讓大家了解新型汽車的使用方法。随後就有駕校在電商平台上線特斯拉陪練課程,10個小時的課程售價高達2000元。
曾經絡繹不絕的駕校快開不下去了,駕考寶典無疑充當了一根導火線,被突然點燃,無論線上還是線下,一場大潰敗都即将上演。
道總有理,曾用名歪道道,互聯網與科技圈新媒體。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